中共十八屆三中全會閉幕半個月,解讀潮餘韻未絕,連中共自己也要組成「宣講團」,分赴各地解說文件。因為這份文件篇幅太長,有二萬字;內容太多,有十六大部分;再加上傳統八股與潮流新詞雜陳,意識形態與經濟學說齊飛,要想有所把握,實在不易。讀不明這份文件,不能怨人們見識短,要知道這是四大組六十精英,在玉泉山閉門半年的成果。字如此文山,自難攻克。凡事總有去繁從簡之道。如果我們從「一條主線」、「二個機構」、「三個新」、「四個爭」、「五個進一步」、「六大改革」,去耍庖丁解牛之刀,也許可以看出點眉目。
首先看「一條主線」。這條主線,叫治理。依這條主線去理解,則中共三中決定,不是改革文件,而是治理綱領。
習近平去年十一月十五日,在中共十八大發表準「就職演說」,而中共三中決定文件,比傳統時間提前,於今年十一月十五日公布。其機巧之處,就是要對應習近平就職或中共新領導層到位一年。決定文件,相當於習近平或中共新領導層的治政綱領。
這是因為中共和「有中國特色」的政治制度,不論黨國,領導班子都是先上位後宣言,而且通常要有一年的時間,來展示自己的施政藍圖。用習近平自己的話來說,三中全會文件,是回答「舉什麼旗、走什麼路的問題」。至於因何施政要叫治理了,可參考諸多中共智囊文稿。
「一條主線」,主要由「兩個機構」護航。這兩個機構,即擬建的「國家安全委員會」和「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這兩個機構,「國安會」雄崛國家政權機關,「深改組」潛隱在黨的組織之中,雖然細目還未亮相,但相信都掌握在最高權力核心之中。
「國安會」和「深改組」,一個在國一個在黨,一個形外一個實內,透露出的是習領導層的領政之重點,一在求穩的安全,一在求變的改革。因其深具不安全感,又深知要求得安全靠不得維穩,只能求變。在這層意義上,兩個機構的現身,遠比改革內容還重要。
對「一條主線」和「兩個機構」有點把握,後面的內容淺識即可。比如「三個新」,是中共決定文件起草的要求,有兩大「三個新」,一是內容上要成「新藍圖、新願景、新目標」;一是表現手法上要用「新思想、新論斷、新舉措」。這兩個「三新」是歷代中共領導人在登基之後搬出自己的執政綱領,都會提出這一要求。
「四個爭」比較有意思,即這份三中決定文件要解決重大問題,而在諸多「重大問題」中,有四個具爭議性問題,其中包括意識形態,也包括經濟學說。
這四個具爭議性的問題,首先是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和如何發揮政府作用,解決政府和市場關係的問題;其次是如何堅持和完善基本經濟制度,解決公有、民營甚至外資的平等地位問題;其三是城鄉一體化的問題,要打散城鄉二元結構;四是司法體制和運行機制的改革,從體制上為推動中國大陸司法獨立動刀,從機制上對司法不公糾偏。
認識到治政的難點,解決重大爭議,要提出一個基本目標,這個目標就是「五個進一步」,即進一步形成公平競爭的發展環境,進一步增強經濟社會的發展活力,進一步提高政府效率和效能,進一步實現社會公平正義,進一步促進社會和諧穩定。在這「五個進一步」之外,還有一個「進一步提高黨的領導水平和執政能力」,那是與民無關的陳詞。
要實現這「五個進一步」的目標,最後就必須全面改革,也就是「六大改革」,即經濟體制、政治體制、文化體制、社會體制的改革,加上一個中共黨的制度建設的改革。這六大改革,分別可細分派生出諸多改革,是以可叫「全面」。至於這些改革何以叫「深化」,那只是尊重歷史的一種委婉。(系列之一)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