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9月28日,安徽淮北市第5屆石榴文化旅遊節開幕,全大陸首家石榴博物館同時開館迎賓。
安徽省北部的淮北市,居蘇、魯、豫、皖四省之交,古稱相縣,素有「煤都」之稱。不過,今天的淮北,已擺脫漫天黑塵,搖身變為「皖北江南」的山水生態旅遊城市;而石榴,是淮北的一張「新名片」。
在淮北眾多的文化旅游資源中,石榴文化源遠流長,歷史上有不少關於淮北石榴的記載。
晉代潘岳(潘安)著述中記載:「榴者,天下之奇樹,塔山之名果…」明代嘉靖年間士大夫吳夢騫所著「隋年」中也有「塔山石榴,顏色鮮美,粒大籽軟,汁甘而濃……」的記載,清代又以此為珍奇果品,進貢朝廷。
記者自南湖公園驅車往東,沿著彎曲的鄉間公路,開不到半小時,就到了榴園。
這個龍脊山腳下的小村落,村民不到3000人,卻種植了6萬畝石榴,是大陸著名的軟籽石榴基地。
榴園村下轄的塔山自然村,至今仍保留著700多畝石榴古林園,有上千棵「高齡」老樹,是迄今為止大陸華東地區發現年代最久遠的古石榴園。
據林業專家考證,石榴平均樹齡150歲,最老的大約400歲,即種植於明朝後期。
數百年的石榴種植,給當地留下許多有關石榴的故事;近年來,當地也將石榴作為主要產業,不斷擴大種植面積,形成以塔山為中心,綿延40餘公里的石榴種植基地生態群落。
從村邊望去,全村宅前屋後、溝旁路邊,滿眼都是石榴樹。
每年6月,滿山遍野火紅的石榴花,把塔山、龍脊山裝扮得煥然一新,白牆紅瓦的漢風民居藏於花海,錯落有致,吸引大量遊客。
淮北石榴、特別是軟籽石榴,以粒大、核軟、皮薄、含糖量高、可食率高等優勢,連續5年被評為全大陸優質石榴。以石榴做觀光名片,淮北舉辦石榴採摘節、榴花節、石榴旅遊文化節,擴大知名度,吸引觀光客。
坐落在榴園村的石榴博物館,建築面積4400平方公尺,採現代漢韻建築風格,整體莊重典雅。館內設有「青史留名,榴之源」、「榴珠芬芳,榴之學」、「榴光溢彩,榴之益」、「榴花似火,榴之願」、「榴香雅韻,榴之韻」等五大展區,同時設有4D影廳,向遊客多角度、全方位展示石榴的起源和豐富價值、石榴的典故,及淮北地區特有的石榴文化暨孝文化、張果老文化等。
愛妻燒餅 甜蜜傳香
中國大陸每一個城市都有不一樣的美食,安徽、山東、河南、江蘇四省交匯之處的重鎮淮北,千年前隋唐大運河沿岸最繁榮的地方,也有著屬於自己的味道。
淮北最有名的美食是臨渙燒餅,尤以濉溪縣臨渙古街上烘焙的燒餅知名度最高。關於臨渙燒餅的來歷,當地還有一個傳說。一位溫柔善良的村姑,嫁入銍城集市上的一戶手藝人家。按照當時的禮俗,女子是不能上桌用餐的,所以村姑常常是一日三餐只能吃些剩飯殘羹。丈夫是個厚道人,十分疼愛妻子,看著妻子每天吃些剩飯殘羹,心中十分不忍。
後來,丈夫用餐時趁父親不注意,偷偷把大饃放在袖口中,帶給妻子吃。待丈夫把大饃交給妻子時,大饃已是又冷又硬了,兩人一起點燃火,把切成片的饅頭在火上面烤熱。慢慢地村姑發現,加上一些佐料後,烤熱的饅頭會更好吃。
為了家庭生計,村姑便和丈夫在街頭支起爐子,賣起了「燒餅」; 街坊鄰居品嘗了這種燒餅,人人拍手叫好,夫妻倆生意也紅火起來。
臨渙燒餅歷經演變,不斷創新,放寬了原材料選擇範圍,樣式多,具有濃鬱的地方特色風味。有以脆香見長的油酥燒餅,有以柔潤見長的馬蹄燒餅,有以疊層見長的千層燒餅,有以塊大見長的薄層燒餅。最為人們稱稱的是嵌入細碎蔥花、撒滿芝麻、用正宗生豬油做出來的燒餅。
剛出爐的臨渙燒餅,又焦又酥又香,一口咬下去,滿口酥香,缺口處,燒餅一層層疊加,五、六層層次分明,裡面的蔥油經過烘烤,充分地滲入到燒餅的每一層。即使是對麵食不感興趣的人,也會忍不住咬上一口。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