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鐵誕生後,高票價也帶來了高便利,不過百年鐵道不是喊假的,十九世紀火車開通時恐怕帶給當時這裡的人們更大的震撼。
起大厝是從阿公到這一代共通的夢想,古早時代的大厝格局比現在更講究,或許還能給現代人一種購屋時風水方位的參考哦!
台灣小歸小,但可以說的故事也是不少的,讓我們繼續看下去。
今日我們所熟悉的民主選舉,實際上是一點一滴累積而成的。台灣最早的選舉,是在許多有志之士力爭之下,於日治時期舉行,共舉行兩次(1934年和1939年),但這兩次選舉都是間接選舉,要符合資格的人,才能夠前往投票。
國府遷台後,在實施「憲政」的壓力下,於1946年進行參議員選舉,層層選出縣市及省參議員,組成縣市及省參議會,成為台灣的最高民意機關,後更選出中央級的國民大會代表、立法委員、監察委員。只是這些台灣人民選出的菁英,許多在1947年的二二八事件中遇害,造成日後深遠的族群隔閡。
參議員選舉經過
戰後初期的台灣,儘管百廢待舉、經濟凋敝,仍在1946年初,如火如荼展開由地方至中央的選舉。當國府接收初期,社會動盪不安之際,是否適合舉行大選,當時也引起許多討論,但就當時國府所面對的大環境而言,時值國共內戰初期,國民政府以「民主、憲法」用以區隔中共,並號召其信奉者,因此立憲及實施各級選舉勢必要落實,對台灣當時的情勢而言,那時候台灣內部醞積許多不滿的情緒,也需要有管道得以疏導。在此內外雙重因素下,戰後的首次選舉,就這樣積極展開了。
主掌台灣事務的行政長官公署,為配合全國實施之選舉,於1945年12月26日公布《台灣省各級民意機關成立方案》,規定省內各級民意機關成立的時序表,從1946年1月15日辦理公民宣誓登記起,始拉開序幕。此次選舉,與日治時期及現在的選舉方式均有所不同,選民必須先取得公民資格,後再選出各鄉鎮民代表或區代表,由鄉鎮民代表及區代表選出縣市參議員,再由縣市參議員選出省參議員,由下而上,層層選舉。換言之,縣市參議員、省參議員並不是由合格選民直接投出,乃是間接由代表所選出。
而這次的選舉,台灣民眾可說是熱烈響應,更號召到許多人士投入競選,希望能參與建設台灣的機會,共有36,968人登記參選,從最基層的鄉鎮民及區代表競選起,參選人數是全省應選各級民意代表人數四倍以上,可見其熱烈程度。最後於1946年4月15日,正式選出三十名省議員,為這一次選舉劃下休止符。
〉〉〉沒有負擔地閱讀的台灣史入門書!
自強運動在台灣,以清末劉銘傳的一連串改革為主。其路線是基隆到新竹,一八八七年四月在大稻埕開工,一八九一年基隆至大稻埕通車,一八九三年通車至新竹,台灣正式進入鐵路時代——當時服役的台灣第一輛火車「騰雲號」如今保存於二二八紀念公園。瞧著「騰雲號」,便可以想像當時它奔馳在台灣時,大家對這個跑飛快的龐然大物,是多麼驚訝!
鐵路在台灣大規模的開展,是日本來台後之事。台灣總督府於一九○八年興建完成基隆到打狗(今高雄)的縱貫鐵路,從此台灣的建設主軸都以鐵路為基礎,例如台灣總督府大力推廣的糖業,最後都透過火車到打狗港,運往日本本島或其他地區。而各地糖廠也都有載貨及客運的五分車,鐵路網密布全台各地,直到糖業不再風光,加上公路逐步興起,才使許多鐵路及車站被廢棄不用。
鐵路的另一場革命,則是二○○七年通車的台灣高鐵,從此台北到高雄僅需一個半小時,西部的「一日生活圈」立即成形,台灣人的生活模式跟著改變。而影響所及,原來北高的航空客運也在二○一二年劃上句點,高鐵、台鐵加上捷運的「三鐵」逐漸成為台灣運輸的主軸,徹底改變台灣的交通生態。
〉〉〉比名嘴開講更有趣精彩的台灣小故事!
台灣漢人主要民居是以陰陽和風水觀來擇宅定位、空間規劃。其中,生生之「氣」被認為是影響人們健康和運勢的主要能量,而且,「氣,乘風則散,界水則止。」換言之,絕佳的住宅空間形式是要能「藏風」,才能「納氣」;住宅前面有水,更能聚氣。在此建築的指導準則下,坐北朝南、前敞後實、左右包合的三合院建築,乃是傳統最具代表性民宅。
〉〉〉台灣在地生活第一手「近距離寫照」,圖解方式大呈現
★2016空白月記事手帳禮物書--好讀出版最療癒、最萌的禮物書。全彩大圖,貓熊與貓咪的生活,妙趣暖心對白,不容錯過的好書推薦!
★好讀圖說經典四大名著套書:三國演義、紅樓夢、水滸傳、西遊記。經典文學,全彩圖片,完整譯註,名家評點,不容錯過的好書推薦!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