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年全球股災的序曲,是人民幣跳水急殺;中國金融危機、中國經濟硬著陸、油價崩跌,這些令金融市場不安的噩夢,如今都和人民幣緊密糾纏。投資大師羅傑斯認為,核心問題在於美國聯準會長期低利率,才會造成今日市場波動的大增;瑞士信貸亞洲區首席經濟分析師陶冬解讀,「維穩」仍是中國政策目標。 劇烈動盪的開年 這個擁有全球第2高市值股票市場的世界第2大經濟體,無論是經濟結構或資本市場,今年開始都已走進改革深水區,而且,是在「摸著石子過河」,步步驚心,也隨時牽動全球資金的風險意識。 其中,熔斷只是表象,陸股崩跌的背後原因及其影響,才是觸發劇烈動盪的關鍵。「從時間點來看,金融市場真正關注的焦點,是人民幣匯率!」元大寶華綜合經濟研究院董事長梁國源說,1月4日陸股第一次熔斷的前奏曲,是在當天股市開盤前的人民幣匯率驟貶,「早上9點7分到17分,人民幣離岸匯率(CNH)在十分鐘內急貶0.3%,9點30分陸股開盤前,已貶破6.5(一美元兌6.5元人民幣)的重要心理關卡。」一周結算,CHN貶值幅度約達1.7%。 這個近年來在全球市場角色愈加吃重的明星貨幣,為何會在一夕之間成為麻煩製造者?原因,在於它串連著金融市場的3個惡夢。 噩夢一》引爆中國金融危機? 據估計,目前中國的民間債務餘額佔GDP(國內生產毛額)比率已高達207%以上,這個數字,超過美國在2008年發生金融海嘯時的水準。而中國企業債務狂增的起點,大約是在09年,當時,美國採取零利率政策並大量印鈔,豪不掩飾地宣告,美元自此走入長期弱勢格局,而中國企業則在此時開始大量「借美元」,一般估計,目前的民間債務中,約有85%屬於美元債。 此時此刻,中國顯然需要有足夠的資金與寬鬆的信貸環境,才能讓企業渡過沉甸甸的「大債時代」;然而,人民幣貶值的另一個效應,卻讓債務麻煩雪上加霜。「當人民幣貶值的預期心理愈來愈強,中國資金外逃的力度必然加重,影響所及,信貸環境趨緊,金融危機發生的機率也就提高。」梁國源說。 噩夢二》中國經濟硬著陸 內需尚未撐起經濟動能的中國,亟欲以貶值手段提振出口,以達全年6.5%的經濟成長目標;但貶值的過程,必須耗損外匯存底作為剎車,才能避免資金逃殺造成更嚴重的金融災難與經濟動盪;而在未來一年,中國可用來撲滅資金逃亡氣焰的銀彈,約有4000億美元。 換言之,4000億美元的外匯存底消耗就是一條紅線,在觸及這條紅線之前,中國必須讓出口有效回溫,減少繼續貶值的必要性;否則,不僅出口持續疲弱,更有可能遇到嚴重的資金外逃,那麼,硬著陸也就不再只是一種懷疑了。 噩夢三》全球通縮蔓延! 人民幣貶值造成全球通縮、全球通縮引發金融緊縮,這樣的劇本是否會真實上演?一個合理的指標,是中國在15年12月間正式推出的CFETS人民幣匯率指數。這個指數的意義,在於判斷人民幣兌13個主要貿易貨幣的匯率升貶,以14年底為基期。當指數超過100,代表人民幣匯率偏高,貶值有理,低於100則反之。 梁國源解釋,至少在中國的官方說法上,將這個指數維持在100附近,就是政策目標;「所以如果指數明顯低於100,中國又還在引導匯率續貶,那麼,就等於對外放出明顯的匯率戰訊號。」CFETS指數並無固定的公布頻率,在15年底時,指數約在102左右,但經過16年初的急跌,目前已來到99.96,首度低於100。人民幣是否將掀匯率戰?逐漸走入關鍵期。 中國之於世界的角色,從帶動經濟成長的重要引擎、安定區域經濟的力量,如今已變成了全球金融市場的不安因子,這是2016年慘烈開局給世人的啟示。而在這樣的格局中,「不出大事的中國,加上景氣明確復甦的美國」,恐怕已是投資人面對16年最樂觀的劇本了。 大師觀點》羅傑斯、陶冬解讀人民幣後市 談投資策略,羅傑斯在接受《今周刊》專訪時提到,核心問題在於美國聯準會長期低利率,才會造成今日市場波動的大增。面對混沌難測的市場,他對現階段眾人避之唯恐不及的中國,依舊熱情不減,「我還是長期看好中國。」 瑞士信貸亞洲區首席經濟分析師陶冬解讀,「維穩」仍是中國政策目標,人民幣匯率不至短期遽貶。人民幣貶值屢屢引發市場震盪,說穿了是政策不夠透明,市場摸不透人民幣的實質匯價與政府的匯價底線。人民幣一次性大貶機會不大,但中國人行連番降息、降準也止不住經濟趨緩時,降匯極可能是人行救市的一招。 (尊重智慧財產權,如需轉載請註明資料來源:今周刊995期 謝謝!) |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