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開往合歡山的台十四甲線上,團員們從車窗看到很多台灣人騎著單車,奮力爬坡,「這很不可思議。」德國人嘖嘖稱奇。合歡山海拔三千多公尺,歐洲人很難想像可以在山頂的公路旁騎單車,且人車共道……
2009年春天,我拿到國際領隊及英語導遊執照,準備開始第二生涯。當時最想做的事,就是以貼近在地的體驗,讓更多朋友認識台灣這片土地。於是,一則接待外國來台客人的旅行社招募英語車導(司機兼導遊)啟事,開啟了我的在地導遊旅程。
一天四步道,山癮大滿足
相較於玉山須兩天一夜背負裝備步行才能抵達,合歡山是親近台灣高山的另一種愜意體驗。我跟外國團員提到台灣的國民運動是健行爬山,有登百岳經驗及完成的人可是不計其數,尤其是在這類車子直接把人帶到三千公尺以上的高山,常常是不分老少、經驗不拘的最佳登山選擇。
在開往合歡山的台十四甲線上,團員們從車窗看到很多台灣人騎著單車,奮力爬坡,「這很不可思議。」德國人嘖嘖稱奇。
合歡山海拔三千多公尺,歐洲人很難想像可以在山頂的公路旁騎單車,且人車共道。他們也不停問我:「這裡可以看到雪嗎?」「不常有,但這裡可說是台灣最容易到達的賞雪之地。」我向他們解釋,每當冬季寒流來襲,水氣與冷鋒在合歡山區交會,有機會飄雪的消息一出,總是吸引很多人開車上山,欣賞難得一見的銀白色雪景、打雪仗、堆雪人,這對處於亞熱帶的台灣來說,是很特別的經驗。
當晚住在松雪樓時,德國人非常驚訝,居然全館有暖氣,連走廊都有,「全台灣大概只有這裡有。」我進一步說明。
十月的合歡山秋高氣爽,可以看到很多台灣特有鳥類,還有一個獨特美景,「這裡隨時雲霧縹緲。」無論是綿延的雲海映照著夕陽餘暉,或是身處雲霧之中,團員們一致認為這是合歡山最美的地方。不論是在車行的環山公路上,或是在健行的步道上,每個角落都可以捕捉到讓人屏息的壯麗山景及大自然染成的五彩繽紛地貌;還有,每個峰頂總能讓愛山人同時看到好幾座台灣百岳的身影。
為了滿足團員們的登山癮,我們一天內連續走了四個步道,包括可以欣賞到日落美景、三百六十度雲海,以及可以看到奇萊群峰、南湖大山、中央尖山等百岳壯麗景觀的主峰步道,和可以看日出的石門山步道,還有東峰及合歡尖山步道。
團員們在走這些步道時,不再抱持登頂的心態,一路上隨時停下來遠眺連綿的山峰或仔細觀察地上的高山植物,及隨時飛來的鳥兒,大家的神情輕鬆自若。或許當登山少了攻頂的目標,我們的視野將更遼闊。
生態好豐富,登頂非難事
石門山可算是台灣最容易攀登的百岳之一,海拔3237公尺,從登山口出發,約二十分鐘即可登頂。我們特地選在日出時登頂,看著天色逐漸轉亮,箭竹草坡披上金色外衣,團員們也沐浴在朝陽的金色光輝之中。團員中一對年近七十歲的夫妻特別跑過來跟我說:「這短短的山徑,不但生態豐富,還一下子就『登頂』,好幾座台灣百岳盡收眼底,真是值得為日出而起的健行。」
而合歡東峰步道算是其中較具挑戰性的,雖然僅有約一公里,但海拔上升約三百公尺,大家走得氣喘吁吁。這條步道不全是泥土路或階梯,也有石頭鋪成的石子路。
走石子路時,我看著他們紛紛收短登山杖,頗為好奇。「這樣能節省力氣。」看出我疑惑的團員主動解釋。
東峰頂視野開闊,可清楚見到貫穿整個合歡山區的台十四甲線高山公路。大夥在山頂各自散開,安靜欣賞台灣的高山之美。
看著團員們喜悅滿足的神情,我相信,台灣山林之美已在他們心中留下深刻印象,就算遺漏了雪山,團員們此行不算圓滿,但也不虛此行。我更深信,山林美景和豐富的自然生態資源,是台灣另一塊瑰寶,值得向更多外國旅人大力推廣。
台灣地形多變、地貌多樣,不只有高山美景,還有海岸、中海拔森林的步道及許多容易親近的郊山,就在城市邊緣,登山步道鋪設良好,只需要依照指引就能輕鬆到達,外國人稱為「市民周末可爬的山」。沿路還可欣賞各種植物鳥禽,生態豐富,一定能讓熱愛自然與山林美景的外國人大大滿足。
而這次跟隨一板一眼、謹慎行事、無比執著的德國人一起登山,從他們身上,我學到很多登山該做的準備及精確的做事態度。
領隊克里斯多佛和一位隻身前來的女生在回台北的火車上,跟我聊起他們對此行的感受:「台灣的山景跟天氣變化萬千,讓我們始料未及,但是不可否認台灣特殊的地貌,讓我們很想再來探訪。」
看到他們對登山及登頂的執著也引發我的省思:愛山的同時,若我們少了登頂的挑戰性目標,是不是能多些與自然和諧共處及對話的空間?在大自然中,精密的計畫往往抵不過無常的變化,人們常常忘記大自然的變化無窮正是迷人之處,接受及珍惜當下的賜予,保持改變計畫的彈性,每趟向山走去的旅程將帶給自己身心最好的洗滌。
●摘自時報出版《外國旅人遇見臺灣驚豔》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