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管好自己部門就好!傑出領導者更該在乎這件事... 許多人在升上主管後,思考的習慣還如同基層人員一般,停留在所屬部門。然而,想要成為一名傑出的「將領」,這樣的本位、狹隘思考的習慣,將會局限自己對事情的判斷,無法將整個公司和產業一併納入考慮範圍,產生格局更大、視野更開闊的想法。 《做最好的中層》中提到,想要做個好主管,絕對不能只顧自己,拒絕與其他部門協調合作。書中提到了這樣的故事: 某食品公司打算推出一款新口味的餅乾,並且相繼推出了幾波聲勢浩大的廣告,引起廣大回響,令消費者期待不已。過了好一陣子,產品卻遲遲沒有上市。 原本大家都以為,這大概是廠商為了想釣顧客胃口,所採取的「飢餓行銷」手法,沒想到實情是該公司的行銷經理在推出促銷活動前,根本沒有和產品、銷售部門協調溝通好,就擅自採取行動,導致公司接到了大量訂單,產品卻供應不足,鋪貨跟不上。許多通路、店面根本沒有產品能夠上架。 最後,巨額的廣告費用彷彿像丟到水裡、有去無回,還讓消費者有被愚弄的感覺,品牌形象大受損害。 1. 追求小我的成功,也顧及其他部門的利益 這個故事的情節聽起來有些戲劇化。畢竟在現實生活裡,大概很少有行銷主管會在產品、通路都還沒有準備好,就敢大肆宣揚新品上市。但這個故事也的確強調出:組織裡的各部門彼此是唇齒相依,一個環節沒有事先溝通好、銜接好,就可能造成整個公司方寸大亂。 因此,做為部門的領導者,絕對不能只考慮自己的利益、只從自己的位置想事情,每個決策都要能顧及其他部門和組織的利益,才能創造出最大的成效。 主管們可能會認為,做好眼前的事、達成部門的目標,已經占據絕大部分的心思,哪有精力去擺脫「自掃門前雪」的慣性,培養「大局意識」? 《做最好的中層》建議,最主要還是心態上的調整,試著在下任何決定之前,都先反問自己:這件事對部門來說確實很好,但是不是能幫助其他部門?會不會引起一些不好的反應?一旦這麼做了,會給公司帶來什麼影響和後果?那麼在做決策時,就比較容易把握分寸,在穩健中不斷地發展和超越。 2. 別在公開場合指責其他部門,以免陷自己部門於孤立 身為部門領導者,不僅要考慮自己的人際關係,更要考慮自己部門和其他部門的關係。如果考慮得不周全,很可能會使自己的單位陷入孤立無援的困境。 試想一個情境,你是行銷部經理,眼見這些日子部屬工作得很辛苦,想減輕他們的負擔。於是你在例會中,請他們提出希望高層能協助解決的問題,由你來幫忙向上反應。 一番意見交流後,部屬們提出了不少希望其他部門能夠配合的要求,還有人直言財務部付款的時間拖得太長,客戶常常提出抱怨,希望財務部的同仁效率可以提高。 主管會議上,你如實、逐條地提出部門同仁的建議,不料卻引來其他部門的不滿。特別是財務部立刻跳出來反駁是你不懂公司的財務流程,一味要求配合客戶,卻不考慮財務部的工作量等等。頓時,你、你的部門同仁,都成了眾矢之的。公司其他部門都覺得你所屬的行銷部很難搞,不願意和你們打交道... 其實部門不同,做事流程也不一樣。在尚未清楚了解其他部門的運作狀況時,就貿然提出改進之道,確實很容易引起反感。最好先撇開自己的成見、請教其他部門的意見,共同協商出比較好的策略。 其次,在公開場合指責另一個部門的不足,更是有欠考量。像這樣的狀況,建議你私下溝通和解決。身為部門之首,和其他部門工作時需格外謹慎,才能給自己的部門創造良好的工作空間,讓自己的工作順利進行。 3. 依循GEDCC流程來溝通,對方比較不容易排斥合作 針對如何進行跨部門溝通,讓不同單位之間合作順暢,《不懂這些,別想加薪》一書提出了一套GEDCC流程,由5個流程的英文字首組合而成。目的在於讓對方覺得你是站在他的立場進行合作,而不是下指令或是請求,增加跨部門溝通成功的機會...詳全文 |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