採訪那天,86歲的阿萬師和三子曾正松親自泡了茶,我們就和茶香之中展開採訪,一邊欣賞美麗的茶具,阿萬師看起來精神奕奕,口條清晰,他說起曾經北上向茶藝達人學習泡茶的趣事。
他笑說, 「我剛開始做茶壺卻不會泡茶,被人家笑,後來花了好幾天時間,請泡茶達人教我。」由阿萬師從年輕主持至今的萬佳陶藝,出產的茶壺表面摸起來滑順細緻,有些茶壺還混著硃砂,聽說每一只泡起茶來,味道都不一樣。
不滿意保證回收退錢
拿起一只茶壺,底部寫著「萬佳陶藝,壬申年桂月」,表示這只茶壺是壬申年八月出產的,阿萬師說,「我們的茶壺都有編號,如果客人不滿意,每一只都是保證退費的。」
原來創業之初,阿萬師為了給消費者信心,保證若是買回後不滿意,只要沒有碰撞毀損,都可以照價收回。「當初我們剛做茶壺,還沒有口碑,我們希望藉此讓客人放心,也代表我們對品質的信心。」
曾正松補充, 在萬佳買壺, 可到現場看壺後,選擇自己想要的材質、形體和大小,談好後就算接下訂單。不過,現場也不收訂金,完成再請客人來看,滿意才收錢,而只要沒有破損,客人不滿意,保證回收退錢。
雖然如此,30年來大約只回收了5只壺,曾正松說,這是萬佳陶藝願意提供給客人的品質保證。然而,茶壺需要養,愈泡,茶壺色澤愈加亮麗,「養壺也是不簡單的事情,因此,一般少有客人會來退茶壺。」
不調色茶壺 堅持手作價值
萬佳陶藝一個月約出產5只茶壺,平均每只茶壺需要製作5天,製作茶壺的流程,其實從尋找土壤就開始了。為了尋找適合的土壤,阿萬師說,「我『凸』整個台灣了。台灣各地我都去過,為了找土。」
以前,只要知道哪裡有工程開挖,阿萬師就會出動,到現場去勘查土層,觀察土壤的橫切面,看看哪一層的土壤土質比較適合做陶土。萬佳陶藝的茶壺因為沒有上釉,都是採用自採自提煉的純陶土。
曾正松說,現在市面上95%的茶壺陶土都有調色,沒有調色的純陶土非常少。一般製作茶壺約有3個工序,首先配土,製作不同茶壺配的土也不同。接著就是手拉茶壺粗胚,再將壺身之外的壺蓋、壺嘴和壺柄也做好。最後才是打磨。
打磨一只茶壺,機器只要5秒,就可以完成;像萬佳陶藝這種完全手作的手拉胚壺,則需要花費2天以上的時間,以人工和簡單器具慢慢打磨。
為什麼堅持手作茶壺?阿萬師說,「外面機器做的壺一定比我們漂亮,因為那是電腦繪圖、開模製作的。」然而,手拉胚壺的價值就在於每一只茶壺的獨特性,製作出來的茶壺給人的感受不同,其中的技術和價值也大不相同。
梨皮壺、黃金子價更高
目前,萬佳陶藝出產3種茶壺,除了一般朱泥壺之外,還有梨皮壺和黃金子。黃金子是價格最高的茶壺,也是泡茶人心目中的夢幻逸品之一。因使用的陶土不同,若是混合了收縮比較小的陶土,它們會浮出茶壺表面,就形成梨皮壺。
根據土壤不同,梨皮又分為粗梨皮、中梨皮和細梨皮,粗而白的梨皮壺稱為梨皮滿天星,隨著茶壺愈使用,白色會轉金黃顏色,因此被泡茶的人稱為「黃金子」,使用黃金子泡茶,茶更為順口甘甜,這也是它價更高的原因。
堅持一甲子 鶯歌活歷史
阿萬師從小就從事陶藝,早期製作的是生活中的甕、缸、碗等食用陶器,隨著時代演變陶製品式微,才在40歲時,轉型製作手拉胚壺,可以說是見證了鶯歌陶瓷發展歷史的活歷史。
最早,萬佳陶藝使用的是蛇窯,後來才改用電窯,談起這段歷史,阿萬師萬分可惜地說,當初沒有留下蛇窯,如果保留下來,現在就可以發展觀光,「我們就不用做得這麼辛苦了啊!」
談起選擇製陶為業的緣由,阿萬師輕嘆了一聲:「都是為了生活啊。」但堅持了一甲子,他仍舊在廠房中揮灑汗水,也將過去累積的手藝傳給兒子,目前由三子曾正松和五子曾正隆繼承阿萬師的職志,守住萬佳陶藝這一片土地。
即使,阿萬師和曾正松都不諱言地說,「外面機器做的茶壺更漂亮。」他們還是堅持手作的價值,也表現在他們對壺的愛惜,與對客人的認真,阿萬師笑說,「做茶壺的人都把有缺陷的壺留著自己用,給客人最好的。」
阿萬師(曾財萬)
現職:萬佳陶藝創辦主持人
經歷:13歲開始手拉胚,製陶超過60年時間
-更多精采文章請見8/9月號(479期)Career職場情報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