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當代社會,咖啡已是民眾生活不可或缺的飲品之一。咖啡帶來的不僅僅是產業經濟的蓬勃發展,也在人類生活與歷史扮演重要的角色,咖啡廳孕育創新的思維辯論,帶來嶄新的啟蒙革命,也成為人類社交新據點。然而,在咖啡文化盛行與高漲的消費產量之下,一杯咖啡背後可能隱含著生產端與消費端的環境與社會衝擊問題,如生產端的咖啡豆植栽、收成及處理過程,除大量消耗能資源外,其中勞動密集的農務環節,亦有著勞動人權及其他衍生議題的隱憂。消費端的牛乳需求,也促使農牧場牛隻增多、頻繁使用肥料,進而產生大量的碳排與甲烷,加劇全球溫室效應,最貼近消費者的咖啡廳營運耗費之能資源,及成千上萬的一次性塑膠或紙杯等,也同樣對環境與社會有重大的衝擊。
對此,政府部門、企業、非政府組織或消費者等利害關係人,也一直高度重視咖啡產業的永續問題。一杯咖啡表徵著從種子到杯子的「線性經濟」意涵,食材原物料的取得、食品加工製程的廢料到消費者的剩食、塑膠與紙杯等廢棄物處理,皆是一次性且不可重複循環的流程。而「循環經濟」的概念是近年興起以致力解決「線性經濟」的最佳解方,透過重新設計材料、產品規劃、製程與商業模式,提升能資源的使用效率,串起「線性經濟」的起點與終點,使產品的生命週期能反覆循環,而避免產生廢棄物或其他的環境問題。其主要內涵與值可以透過「78533」準則具體呈現,即7根支柱、8 條原則、5 個商業模式、3 個領域創新與3 類破壞性科技。
咖啡產業要如何透過「循環經濟」框架與78533 的部分元素改變經營模式,解決環境與社會永續問題,成了此產業的創新契機。同時,咖啡廳如何從作為人類生活型態重要節點,重拾啟蒙與倡議的角色,達到一杯咖啡、改變世界,也是一項極具創意的思考。本文將從咖啡廳作為人類社會網絡集散點的角色出發,說明如何倡議與推廣循環經濟的理念與概念,進而在民眾日常生活中導入循環經濟思維。此外本文亦回歸咖啡產業本身,說明如何在其價值鏈中鑲嵌循環經濟的概念,重新設計與調整商業模式,使其更能夠永續發展。
循環經濟的社會連結點─維修咖啡館Repair Coffee
自2013 年開始,荷蘭政府即不遺餘力地推動「循環經濟」轉型,並雄心壯志地提出荷蘭循環經濟政策目標及願景─ 2030 年達到主要原物料(礦物、化石燃料與金屬)減半使用(50%);2050 年則希望能建構完成零廢棄、100%的循環經濟體系。這樣野心勃勃的經濟轉型背後,其實是有相當健全的公民社會及永續意識的支撐。
早在2009 時, 荷蘭維修咖啡基金會(Repair Cafe foundation)的發起人Martine Postma,提出「維修咖啡廳」(Repair Cafe)的概念,在有固定人潮的地點設置據點,吸引家電產品、電器、玩具等各種領域之專家、退休技術人員或是收藏者「駐點」當志工,一般民眾可攜帶損壞或破損之產品請專家協助修復。這些聚集點不一定真的是咖啡館,可能是圖書館、社區中心,或是年長者聚會中心等舉辦的定期聚會,而現場除備有修復常見小家電及小物品所需之工具和零件外,亦提供咖啡和茶品,讓參與者於過程中享用。這個倡議讓產品使用壽命得以延長,避免製造新產品所需之能資源消耗。此外,透過這樣社會網絡連結,也讓維修技術人員與一般民眾有更多社群交集、獲得成就感和潛在的捐款,並讓一般民眾學習更多關於維修的DIY 知識,使民眾能以全新角度看待損壞的物品,改變「用完即丟」的消費行為模式,達到集體廢棄物減量與實現資源循環使用的可能。維修咖啡館的發起人亦提出,未來企業設計及製造產品時,應將「容易修復」的特性納入考量,以利達到荷蘭政府循環經濟的政策目標。
【完整內容請見《會計研究月刊》2019.8月號】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