諾貝爾精神與極權獨裁背道而馳
在瑞典國王卡爾十六世.古斯塔夫(Carl XVI Gustaf)蒞臨的斯德哥爾摩使節團仲夏節酒會場合,我巧遇一位風趣紳士,彼此投緣暢談甚歡,可惜兩百多人的現場鬧哄哄的,我們須拉開嗓門交談,而且他好像很受歡迎,常被熟人打擾而被迫中斷與我的談話。可能意猶未盡緣故,臨別時他送我一張名片期待再相會,希望瞭解更多台灣和大陸之間的議題。
兩周後我依約前往拜會馬庫斯.史托克先生。他的整棟辦公大樓用天然原石砌造,古樸低調不失氣派,坐落於斯德哥爾摩的斯圖爾嘎坦街上,老王國時代的御花園近在咫尺,正門對著我常去的國家圖書館。寧靜的城市森林和花園盡收眼底,此外只要再步行七八分鐘的拐角處,便是車水馬龍的摩登精品鬧區,不得不佩服瑞典人的城市美學設計。
史托克是「諾貝爾基金會」主席,在此之前曾是首屈一指的企業集團老闆,2005年出任基金會主席後他的人生邁入另一個更有意義的境界。史托克親切安排我上座,讓我面對滿窗森林綠意美景,他還親自煮了一壺咖啡與我分享。他說瑞典人整天聚精會神工作,但會習慣性用上下午各一段約15分鐘的「fika」──暫停的「咖啡時間」讓身心鬆弛,工作夥伴也可以趁機八卦一下,很高興我能到辦公室和他fika一番。
他緊接道:「亞伯拉罕(我的英文名)你知道嗎?不久前我接待過一群來自中國訪賓,由一位非常高階官員領隊。在聽完我們的簡報後,對方客氣掏出一份名單給我,起初我以為大概類似其他國家代表團,蒞訪用意是在為其傑出公民遊說,希望獲得諾貝爾獎。但沒想到他正經八百告訴我,這份名單中的人選,請貴基金會和相關獎項的委員會,務必加以『排除』,因為這些人是我們國家的敵人……我當場傻眼,原來他們想要干擾我們的獨立運作精神!」我聽了覺得有趣,啜飲一口咖啡後問道:「後來呢?你如何應付?」史托克慢條斯理說:「我那時冷靜保持風度,緩緩對他們說──『閣下來意我總算弄明白了。不過,在我請各位離開之前,我想告訴你們一個真實的故事:1930年代希特勒的納粹政府也曾經派遣過和你們一樣的代表團,向諾貝爾基金會表達過一些他們國家的敵人──也就是一群非常傑出的猶太裔科學家和公民,『不准』獲得諾貝爾獎。另外,在冷戰時代的蘇聯也曾施壓,要求我們不得頒發獎項給他們不喜歡的異議分子,後來甚至還禁止了兩位傑出的獲獎公民前來瑞典領獎。請閣下務必牢記,當年納粹政府恐嚇我們時,瑞典隨時有被侵略的可能,但是──諾貝爾的精神,向來是與極權獨裁者背道而馳的;那些曾經叱吒一時,不可一世的獨裁者於今何在?應該早已成為歷史塵埃了……』」我一時感慨無言以對,原來暗黑勢力真是無所不在。
在品嘗主人精心準備的布丁糕點之同時,我順勢將台灣民主發展近況,以及坦告以複雜的內外環境因素,將令台灣未來的自由民主道路備受艱辛挑戰。史托克則感恩上天賜福,讓瑞典很早以前便度過了最艱難的轉骨成熟階段,他由衷祝福我們國運昌隆,最後還竭誠邀請我與內人保留12月10日,以便出席諾貝爾頒獎盛典。
瑞典國王只能頒獎,不能演說
在瑞典三年期間,榮幸應基金會邀請,我們前後三度親臨諾貝爾頒獎慶典活動,沐浴於人類菁英的春風化雨氛圍中。12月10日是諾貝爾逝世紀念日,每年的這一天,來自全球最傑出的科學家、文學家、生理醫學家以及經濟學大師,為紀念一代奇才諾貝爾,紛紛齊聚於斯德哥爾摩,參與頒獎大典和晚宴活動。其實早在此前一周,諾貝爾基金會的文學、物理、化學、生理醫學和經濟學(註)等五個相關委員會,已藉著京畿智庫、大學、研究中心的適宜場合,廣邀歷屆諾貝爾獎得主登壇,與熱情且求知若渴的民眾進行面對面交流對談,這是值得永生懷念的系列盛宴。我經常歡心鼓舞地前往各種知性有趣場合,聆聽大師演繹詮釋與未來文明發展息息相關的新知,每次都獲得充飽電力及滿載行囊的暢活快感。
頒獎大典和晚宴是極為隆重的場合,一千四百多位來自各國的貴賓,遵循瑞典王國禮儀──男士穿著三件式燕尾大禮服,具貴族身分者則胸佩勳章及肩穿綬帶;女士著長袍禮服,王室貴族女性則頂戴寶冠、胸掛頂級寶石徽章、斜背綬帶進場。經過嚴密周全安檢後,進入頒獎音樂大廳。瑞典國家交響樂團現場演奏膾炙人口的樂曲,令人瞬間融入音樂旋律中。我們第一年與愛立信公司韋斯特伯格執行長夫妻比鄰而坐,透過他的簡介,我們對即將進行的儀程有了心理準備。等到賓客滿席後,國王全家與當年的諾貝爾獎得主齊步登上舞台座席,賓客聞訊隨著伴奏樂音全場起立鼓掌致敬。史托克主席依例先介紹諾貝爾精神和遺緒傳承,以及本年得獎者的扼要背景,隨後依序邀請文學獎委員會主席上台,宣介作品獲獎原因、得獎人背景經歷,隨後邀請獲獎者從頒獎人──瑞典國王手中接受證書、獎章和獎金,前後過程大約十幾分鐘,簡單明瞭;其他獎項也比照同樣的程序進行。
由於諾貝爾生前挪威和瑞典同處於一個聯合王國的政治結構之下,當時他認為瑞典經常參與戰爭,挪威則是長年和平,因此決定將和平獎劃分開來,在挪威的奧斯陸舉辦。1905年6月7日,挪威議會宣告「瑞典-挪威聯盟解體」。經過瑞典和挪威多月協商,瑞典終於在同年10月26日承認挪威的獨立主權,因此和平獎不會因挪威的獨立而被移回瑞典舉辦,這種尊重歷史傳統的胸襟,若再加上瑞典國王只能頒獎,而不能演說或講話,與政治優先、官本位主義的東方文化截然不同,我再次領受了高度文明社會的進化元素。
在頒發不同獎項的中場時段,愛樂交響樂團演奏得獎樂曲,並不時邀請瑞典國內外知名音樂人和歌唱家演唱名曲。活動與節目時鬆時緊,節奏絲絲相扣,加上音樂廳的木質古典結構與昏黃燈火設計,令人彷彿有回到諾貝爾生前十九世紀時空的錯覺。頒獎典禮結束後,賓客井然有序移駕到市政府「藍廳」,進行下一個階段的晚宴活動。
基金會每年遴選出瑞典最傑出的二十名廚師,當天為與會嘉賓獻上最拿手的瑞典風味佳肴;從前菜、主菜到飯後甜點和酒品等都有別具一格的典故。此外宴會中的餐巾、餐盤、桌布、酒杯、湯碗到各式瓶瓶罐罐器皿都是經名家設計、評比後始得登上檯面,再微小的細節都有匠心獨運的用心,時時刻刻都在用無聲的語言,向世人推薦瑞典人的優質文化與工藝水準。而尋覓評比名門貴婦們雍容華麗穿著的排名順位,更是八卦媒體關注的焦點。
由於挪威的和平獎在同一天頒授,我始終無緣親睹。不過經由參加過兩國頒獎儀式的瑞典朋友敘述,挪威的頒獎過程顯得較輕鬆活潑,對衣著嚴謹度似乎較無苛求,只要西裝領帶便可。而當時令我難忘的橋段是──首度獲得諾貝爾和平獎的中國人──劉曉波,被中共當局禁止,無法如願於2010年12月10日親抵奧斯陸受獎。但和平獎委員會仍然按照往例鋪陳布置完整的會場,邀請賓客入席並按表訂時間進行頒獎儀式。在瑞典頒獎的現場則以大型螢幕投影,伴隨著挪威和平獎現場樂音,同步轉播「劉曉波缺席受獎」的燭光晚會過程。透明玻璃窗外顯現奧斯陸一片漆黑、大雪隆飛,有如天地同淒一般,我的內心早已激盪澎湃哽咽落淚不能自已。劉曉波是繼1935年納粹德國時代的記者、作家兼和平主義者──卡爾□馮□奧西茨基之後,第二位被列為「國家敵人」,在服刑期間雖然榮獲諾貝爾和平獎,卻無緣領獎的人!
諾貝爾自擬遺囑,死後捐出財產
諾貝爾是一位創意無限、慷慨、具有企業家眼光,又有點不合時宜的人。
阿佛烈.諾貝爾1833年於斯德哥爾摩出生。他的人生成就清單令人刮目相看──馴服了硝化甘油的爆炸威力、發明雷管、無煙火藥,以及建立一個全球企業帝國。他一生充滿意外與不幸,在實驗過程中曾幾度將自己房屋炸毀,還炸死了感情至篤的小哥和幾個朋友,使他在接近成功前夕,一度萌生完全放棄的念頭。但對於解決重大的移山填海、穿鑿隧道,以及海底工程難題的使命感和初衷熱愛,最後還是驅使他完成了改變人類歷史的發明。諾貝爾自幼體弱多病,幸好天資聰穎,精通五國語言,長大後雖然事業有成,可惜感情世界始終空白,當他五十歲那年向心儀的女性朋友金絲基告白求婚遭拒後,更傷心欲絕而終生未娶。
諾貝爾一生獲得專利共355項,創辦企業超過三百家,分布於三十多個國家。當他於1896年12月10日在義大利寓所孤獨逝世時,留下三千三百萬瑞典克朗的遺產,若以今日物價折算大約一千億克朗。諾貝爾曾以偏概全誤認律師是文明社會的寄生蟲,因此他未假專業之筆,兩度自擬遺書,聲明他於死後捐出大部分財產,希望成立一個以他名字命名的非營利機構,用來獎掖對人類文明發展前途,具有突破性貢獻的世界智慧菁英。諾貝爾將獎項分成五大類──文學、物理、化學、生理醫學與和平獎。這份史無前例的遺書在他逝世五天後公布,對他的親戚和瑞典社會,瞬間有如投擲了一枚威力十足的炸彈。親戚們虎視耽耽覬覦這筆國家級財富多年了,豈可輕易放過而淨身出戶?因此從遺囑的字裡行間找尋破綻,告上法院,搞得諾貝爾死後一時之間難得安寧。
瑞典國王奧斯卡二世還公開表示「頒發獎金給外國人是不愛國的行為」;後來成為首相的社民黨議員布朗廷更指斥諾貝爾捐款事,是一項「最高級別的詐騙行為」,因而弄得滿城風雨。幸好諾貝爾有許多好朋友知道他的前瞻性格局與想法,就在這群忠心耿耿朋友們的作證和堅決護持下,諾貝爾生前遺願終於獲得法院認證確定。不過他的親屬們透過司法手段,還是成功取得較高比例的遺產。
據說諾貝爾晚年最恐懼的兩樁事莫過於──「一個人孤獨死去,以及死後被人遺忘」。諾貝爾孑然一身,果真應驗「孤獨死去」的預言,至於被人遺忘這樁,就和他的想像大相逕庭了。自從1901年開始頒發諾貝爾獎超過一百年來,諾貝爾獎已儼然為人類史上最崇高、最重要,以及影響力最為深遠的桂冠。每年12月10日在他蒙主寵召的這一天,全球最傑出的菁英齊聚於斯德哥爾摩的頒獎音樂大廳,當獲獎者從國王手中取得這份光宗耀祖的榮冠證書和金質獎章時,全世界等於再次重溫了對諾貝爾的記憶和懷念,諾貝爾精神早已成為後代效法的典範,他絕對是死而無憾且無所畏懼了。
●註:經濟學獎原未列在諾貝爾的遺囑中,但有鑑於經濟事務與20世紀資本主義社會密不可分,瑞典中央銀行決定藉由諾貝爾的光芒,仿造基金會相關委員會的作法,於1969年開始頒發「諾貝爾經濟學獎」。獎金概由中央銀行籌措,並於諾貝爾頒獎大典中發出。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