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2月8日 星期二

要當好主管其實也不難


想瞭解最時尚、自然的Life Style?輕鬆成為新時代生活達人?【晨星生活元氣報】讓你輕鬆掌握最新生活訊息! 【東寫西讀電子報】摘錄《好讀周報》精彩話題,以推廣閱讀與寫作為核心內容,讓您掌握每周最新內容!
★ 無法正常瀏覽內容,請按這裡線上閱讀
新聞  健康  u值媒  udn部落格  
 
2022/02/09第1391期 | 訂閱/退訂 | 看歷史報份
 
 
本週精選
管理格言  
連鎖競爭力商學院:新零售OMO營運機制(上)
突破經營:要當好主管其實也不難
管理格言
柯恆 美國總統談判顧問
溝通或談判要成功,都必須是雙向的,不僅取得自己所要的,更要有所付出,才會有所獲得。
連鎖競爭力商學院:新零售OMO營運機制(上)
陳其華 顧問

COVID-19疫情對實體門市業績帶來極大衝擊,幾乎是腰斬又腰斬。尤其是台北市知名的東區商圈,不但來客數明顯大減,包括服飾品牌Superdry、Forever21與SPAO,日藥本舖、SASA等藥妝美妝店,鐘錶品牌SWATCH、FOSSIL、OMEGA;以及餐飲名店糖朝、葡吉小廚、永福樓等,都紛紛關店停損。

社交距離的規範,改變了消費者的購物習慣。對品牌來說,是危機也是轉機。

在疫情稍緩後,各大品牌紛紛重新思考規劃,未來要如何因應這樣的市場變革。疫情加速了不少品牌業者,對OMO(Online Merge Offline)虛實融合的發展重視。而如Cama、全家與La new等幾個大型連鎖品牌,都早已未雨綢繆,發展以會員為中心的OMO轉型計畫,對企業發展的貢獻也十分顯著。

2017年李開復先生在經濟學人The Economist雜誌上的文章,提出「OMO虛實融合」概念,指出「未來世界即將迎來OMO且將對經濟與消費生活帶來改變影響」。OMO強調精準行銷,重視顧客體驗,以「人」為策略核心,將線上、線下進行消費旅程重新整合配置。目標在提高與目標客群的溝通精準度,強化對品牌的價值感受,提高顧客黏著度。

OMO意涵與挑戰

以前談的是O2O( 線上到線下Online to Offline),就是把網路的消費者、會員,引導他們到實體商店,讓網路數據流,轉換成實際的人流,進而提升門市業績。而OMO的經營重點在以客戶為中心,同步線上線下與顧客相關的購買與相關活動紀錄。著重在於與客戶溝通能迅速掌握每位客戶的需求,提升購買體驗。也能主動做精準行銷,定期推播個人化行銷內容,以培養品牌的忠實顧客。

「精準營銷」是OMO的關鍵字,以人為核心,能精準與目標客群溝通對的事情。但在連鎖店的數位化轉型經營上,台灣許多品牌面臨的最大挑戰,是線上線下的兩端通路不容易「融合」。以前的連鎖品牌廠商,能掌握到的實體營運資料,多來自POS 系統(Point of Sale,如銷售時自動讀取設備,如收銀機)輸入的交易資料。若客戶願意參與會員制時,才會要求填寫會員資料,並讓員工手動輸入會員系統模組。

而網路電商的會員系統,卻是要求客戶採用手機電話、email 或社群帳號,來建立會員帳號。線上線下也因此有兩套系統跟資料庫,光是整個轉換過程就很不容易。不但難以掌握完整的客戶輪廓與消費紀錄,更不要說要有精準推廣的行銷效益。大型超商超市或連鎖門市,面對這樣長期的會員經營體制變革,往往需要「打掉重練」。舉例來說,cama cafe在已有180家門市,累積無數的客戶消費紀錄。而在2018 年就推出 cama App做為經營會員的起點,同時將App與POS系統打通串接,落實 OMO經營模式。

疫情後的實體轉型

對連鎖品牌來說,經營者期望電商通路能為實體門市所用。根據過往經驗,在線上消費頻率高,來客流量的轉化率較低。而在線下與品牌互動頻率較低,不但轉化率高,購買忠誠度也較高。「新零售」以消費者為核心,著重於優化顧客購物體驗,並使線上、線下界線逐漸模糊。

全家將「線上購物官網」與「線下實體門市」進行深度整合,消費者可以利用「全家行動購」APP上,進行預售兌換、線上支付,滿足不分虛實的消費需求。讓品牌Slogen從「全家就是你家」進化到「人人手上都有全家」,打造購物需求上的虛實融合消費環境,讓人人都能成為全家的「超級用戶」。

另外舉例來說,消費者在網路上接收到美妝廠商的品牌、商品或活動資訊,可前往實體門市試用、諮詢並直接購買,或是回家考慮後在官網下單,甚至路上就直接在手手機的官網APP下單。過程中,廠商能將官網、APP與實體門市的顧客資料同步,方便未來跟客戶相關的資料管理與行銷運用。

線上線下整合的目的,讓顧客習慣跨通路消費,無論是門市、官網、APP等通路消費或接受服務,都能獲得一致的品牌價值體驗。以客戶為中心,無論是開發新客戶、熟客回購或評價推薦等,都是要刺激客戶購買。並藉由數據分析,提供個人化銷售與服務,方便品牌的精準行銷。

歡迎前來拜訪 連鎖競爭力商學院

(想追求自我成長的企業人士,請看新局企管網的 EZ 有聲課
突破經營:要當好主管其實也不難
吳建宏 顧問

你喜歡你的主管嗎?如果他是放任型的,大部分是最受歡迎的;像是我很嚴厲,想在我下面摸魚的,簡直是不可能;但是誰才是好主管?這真的是好課題;不如反面思考:究竟什麼樣的主管算是壞主管?富比士雜誌(Forbes)專欄作家德默斯(Jayson DeMers)指出,以下七種團隊領導人都算不及格:

第1, 主管資歷不足,領導能力差

可是,哪一個資深主管不是從菜鳥主管升上來的,對,菜鳥是必經過程,應該加強接受相關訓練,否則會常常陷入血淋淋的失敗,難道當好主管就非得要從粉身碎骨中才能得到教訓嗎? 第2, 不信任員工,過度自負

我認識很多主管都過度自負,總以為沒人可以比他好,加上有控制狂,喜歡駕馭他人,這種主管會讓員工覺得「反正我也不用太積極」,因為上面不相信我能做的比他好 組織為何要分工,就是為了把時間的價值最大化,好的領導人只做團體中非他做不可的事,其餘都得放手交給別人代勞。

第3, 一意孤行,不跟人溝通

不好的主管只會下命令,不會問下面的意見,如果員工接受到的指令總是混淆不清,不只工作不會做好,士氣也會低落。

我認為,就算這是唯一的方式,主管也可以再問一下部屬的意見,這是尊重,也是領導技巧;上下之間最大的問題是「陽奉陰違」,可能是沒有默契,可能是聽錯了,好主管要確定自己的話是否被部屬聽清楚了,可以請員工重複剛才聽到的內容;如果寄出電子郵件後,一定要接到回覆收到確認。

溝通是為了把事情做好,不要怕問了會沒面子,問了反而是代表自己的氣度與涵養,所以要主動詢問他人「可不可以給我一些意見呢」。

第4, 沒有企業文化共識

老闆每天上班是因為要保護自己的投資,要讓公司賺更多的錢,期待公司變得更好,但是員工可不一樣,他們上班的原因首要是賺錢,當然也有在看長遠發展的「臥底者」。公司當然是希望員工對公司能投入真正的心力,成為團隊的一份子,但企業你本身必須有足以讓員工願意賣力工作的企業理念,這也就是你公司的企業文化。

企業文化是從企業主本身的思想開始的,並讓主管有願意一起推廣的共識,如果主管本身自己就沒有從內心深化企業文化,怎能帶領員工一起替公司盡心盡力呢?

第5, 無法接受批評,也從不認錯

很多人創業是因為不喜歡聽從老闆的命令,所以立志要自己當老闆,結果在成為老闆後,居然又成為別人心目中「無法接受批評」的老闆,哈哈哈,你自己都沒有謹記教訓啊?

一般人喜歡聽拍捧的馬屁話,不喜歡聽到批評自己的壞話,也不容易看到自己的缺點,也常忽視這些缺點對公司產生的負面影響。

孰能無過?人不是完美的,有過失很正常,別人說你就謙卑的感謝,然後說我會注意會檢討的,這有難的嗎?

第6, 不願意傾聽,總是剛愎自用

公司只要成長到一定的規模,老闆就要找主管來分工,就無法再是老闆一個人的表演方式。

很多領導人覺得自己是老闆,是出錢的老大,所以有權說不用聽。可忘了員工是投資青春歲月的,那也不比金錢差到哪裡啊!我遇過許多老闆全都要我聽他的,但是我判斷他的方案是不可行的,不過,我還是得聽他的,你說多悲哀啊?

不允許員工誠實說出看法,無法從員工身上學到一些自己沒看到的盲點。當一個好主管,先要當一個好的傾聽者,讓員工覺得主管重視他們的意見,員工才會真心的幫助主管,否則就會表面上應付你這個傻主管。

第7, 沒有當好主管的偉大志氣

公司主管不用非得要當員工的好友,但應該要友善要親和,要尊重部屬也是人,只是因為分工關係而必須接受你的指揮。

有的主管是因為公司任務關係而必須嚴厲要求部屬,讓上下之間產生極大的衝突,然後自我安慰說「難免」,這種不經心的態度會讓自己變本加厲的與部屬格格不入,最後惡化成為部屬心目中的惡魔上司,請問:「你喜歡這樣的封號嗎?你難道不覺得要改善你跟部屬之間的惡劣關係嗎?」

跟每位員工都建立正面的關係從小細節做起,在走廊上遇到員工,應先開口道聲早安,或者問問員工家人的近況,記住員工的生日,然後當日上班時給他一張小卡片,這些小舉動可以讓自己跟員工之間產生更多的連結。

你在意自己在部屬心中的評價嗎?你有羞恥心不願意人家對你的負面評判嗎?如果有,你要好好的謹言慎行,而且立志成為一位好主管、好老闆。

歡 迎前來拜訪 「吳建宏顧問的臉書」

(想追求自我成長的企業人士,請直接點選這裡!)
 
 
   
     
 
冷到下「冰霰」啦~「冰霰」的英文是甚麼?
冷爆啦~這次又冷到合歡山都下「冰霰ㄒㄧㄢˋ」了∼近幾年在台灣好像都可以看到固態降水 (Types of Solid Precipitation),我們最熟悉的應該就是雪啦∼堆雪球、堆雪人是每次下雪最喜歡做的事情。今天來一起學一下不同型態的固態降水,好想親眼看看呢!

超澎湃股息 大贏家賺股利也賺價差
為了提前掌握傳產的股利行情,筆者根據2021年前3季獲利、法人估計2021年獲利、近5年平均現金股利發放率等,估算出公司可能發放之現金股利,同時依據1月17日收盤價,估算出現金股利殖利率,藉由資料抓出現金股利殖利率超過5%以上的公司共66檔提供給讀者參考。
 
     
本電子報內容由新局企管網提供 若有任何疑問,或欲轉載請聯絡 alan@easy221.com
Copyright 2013 © Easy221 Consult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費電子報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權聲明 | 聯絡我們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您或許對這些文章有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