咚、咚、咚……「大鼓」渾雄飽滿,發出低沉且豪邁的嗓音。
鏘、鏘、鏘……「鈔」響亮尖銳,撞擊著宛若落雷的聲響。
叭、叭、叭……「嗩吶」高昂激越,細細鑽入每個人的心窩裡。
大鼓、鈔、嗩吶這三項民間傳統樂器,從大街穿過小巷,從城區跨入鄉間,一路為神轎、花轎、靈柩開路指引,不但有驅邪擋煞的功能,更散播著熱鬧喧騰的氣氛。
對古早人來說,人生中最重要的幾件大事,包括嫁娶、做壽、彌月、入厝、迎春、迎神、建醮、祭典、喪葬等,都需要喧天的樂隊伴奏,以壯大排場、增添光彩。當時只要有鈔、大鼓、嗩吶及三名樂手,就可以自成一個「鼓吹」團,還能跟著隊伍邊走邊演奏,極富機動性。
後來大稻埕一名樂師陳財為了讓場面更華麗、陣容更龐大,便模仿廟宇的鐘鼓樓打造活動式「鼓亭」,將大鼓置於其內,一人拖行,一人敲打;再配置一面鑼,一人拖拉、一人敲擊;以及兩個人打鈔、四個人吹嗩吶,組成十人的「鼓亭陣」,此後各藝陣亦相繼模仿。
陳財的三兒子陳金來接下父親的事業後,合併父親的外號及自己的名字,取作「大頭金來鼓亭」。此時正是日本政府甫撤離臺灣之際,各種民間文化紛紛復甦,樂隊的編制、樂器及曲調日漸多元,一同交織出最富庶民韻味的旋律。
換氣調息 吹奏漢樂有一套
陳家的鼓吹事業起源甚早,早從清光緒時期就一代一代傳承下來。那時老臺北有許多香火鼎盛的寺廟,某日陳財盯著廟宇東側的鐘樓,以及西側的鼓樓良久,為其精雕細琢的窗格、向外翻飛的重簷讚嘆不已。
此時他忽然想起家中每次出陣時,都得用竹竿將大鼓撐起來,再背在肩上行進,相當沉重吃力。於是他仿造鐘鼓樓的屋簷、樓閣、裝飾等自製一座亭子,並在底座加上輪子,就成為方便拖行的大鼓亭,想不到還掀起全臺樂隊形制的大轉變。
陳財還把四個兒子帶在身邊,不管去哪邊表演都讓他們在旁邊觀摩,因此陳金來從十三歲開始就投入家裡的事業。不過演奏鼓吹並不是件易事,陳金來透露,有別於西方交響樂團,鼓吹團為了行走方便,必須把所有樂譜牢牢記在心裡,而且要學會循環換氣,「我們一上場就要邊走邊吹一個鐘頭以上,需要很好的肺活量。漢樂的旋律都是連貫的,不像西樂會有短暫停頓,所以吹奏時口氣絕對不能熄掉,這時就要靠鼻孔吸氣、嘴巴吐氣,才可以讓吹奏跟換氣同時進行。」
在長期薰陶下,陳家兄弟對每一項漢樂樂器都駕輕就熟,也擅長將各種樂音搭配得天衣無縫。例如嗩吶有分大、中、小,分別為「大吹」、「噯仔」跟「叭子」。大吹宏亮,噯仔柔和,叭子尖銳,因此在大街上適合演奏大吹,但如果跟胡琴陣和聲,就要使用噯仔,以免蓋過其他聲音。看似容易的打鈔也藏著真功夫,每敲一下,雙手就要拉開一段距離,才不會遮住清脆的聲響。
婚喪喜慶 各式熱鬧迎不完
樂器之外,陳金來兄弟對每一種音樂類型亦樣樣精通。他表示,以前常跟兄弟去家附近的「大橋戲院」幫忙配樂,「古早有分外臺戲跟內臺戲,外臺戲是演給神明看的,通常在路邊簡單搭個臺子,會比較粗糙一點。內臺戲相當於現在的電影院,會有很多大牌明星在這裡演出。那時一檔戲是十天,我們就給劇團『綁』十天,天天都躲在後臺裡伴奏。」
而在結婚的場子,樂隊更忙得不可開交。樂手一早就要跟著新郎去迎娶,沿途都得不斷奏樂。到了晚上宴客時間,客人在埕上吃飯,樂隊則在大廳裡「鬧廳」,吹奏的樂器還要隨出菜種類隨時變換,「像出大碗的時候,要吹比較大的大吹;出小盤的時候,就要吹比較小的噯仔跟叭子,就這樣一路吹到客人吃完飯才能收工。」
告別式也是鼓吹團大顯身手的時機。往昔家家戶戶都會在大街上搭棚舉行入殮、家祭、公祭等,依照古禮,每一項儀式都需配樂,除了營造悲傷的氣氛外,還能以樂聲為親友沖煞。尤其地方角頭出殯時,幫派為壯大場面,往往會請樂隊花車送行,還會相互拚場,「你先前叫十人樂隊,我就叫二十個,那個什麼什麼幫的叫三十個,我就再叫五十個,總之門面非常要緊!」陳金來說。
同樣的,廟會進香也是展現功夫的絕佳機會,陣頭與陣頭之間更會彼此拚陣。例如武陣有獅陣、龍陣、八家將、七爺八爺等,文陣有南管陣、北管陣、鑼鼓陣等,「如果你武術打一個小時,我就要打兩小時;你這個樂隊這麼大聲,我就要比你更大聲,有時候還會吵架!」
陳金來說,往昔「迎熱鬧」的場子非常多,他們經常跟著婚喪隊伍從大稻埕一路走到蘆洲、新莊、樹林去。每年的媽祖遶境,還要隨同進香團一庄過一庄,一出去就是一、兩個月以上,反映出當時民間文化的興盛。
一生執著
保存最優美的傳統藝術
「回顧以前那個時代,時機正好!」陳金來指出,北管樂是鼓吹團時常演出的音樂類型,以往到處都是吹奏北管的「軒社」,是由附庸風雅的富貴子弟組成,主要為了怡情養性,因此又稱「子弟戲」。
但職業樂隊則相當缺乏人手,尤其在比較窮困的鄉下,常常用「綁」小孩的方式充足團員,「比如你女兒五歲,我幾十萬給你,女兒來我這邊學樂器跟演戲,等到她十六歲後再自己決定要不要留下來工作,這段期間我保證不帶她出去做壞事。」陳金來表示,窮人家養不起小孩,多半會給樂團代為撫養跟教育。
然而隨著社會型態改變,傳統音樂越來越少展演的機會,最明顯的莫過於婚禮改採西式。喪事的排場亦日益簡化,尤其現在喪家都改在殯儀館舉行告別式,雖然初始也會請樂隊演奏,「但這間也奏、那間也奏,每天乒乒乓乓,很容易吵到附近鄰居,所以後來大家也不請樂隊了。」
外臺戲亦急劇減少,但威脅最大的還不是場次,而是現場配樂的機會,「以前不管是歌仔戲、布袋戲、木偶戲,一定都要有六個人在幕後配樂;現在只要架上音響,能發出很大的聲音就好了。」同樣的情形也發生在陣頭上,「跳八家將的時候,不用再準備其他樂器了,只要有一面帶節奏的大鼓就好,其他通通交給錄音帶。」
儘管如此,陳金來仍舊樂觀的說,「臺北的廟那麼多,農民曆拿出來翻一下,只要是重要的日子,我們就一定會出陣!」如農曆3月14日保生大帝聖誕、3月23日媽祖誕辰、5月13日霞海城隍爺聖誕、10月25日法主公聖誕等,都讓陳金來忙碌不已。一生執著漢樂的他,還在民國99年被臺北市政府文化局登錄為「傳統藝術保存者」。
雖然目前大頭金來鼓亭已經傳承到兒子手上,但現年77歲的他笑說:「我還沒有想退休啦!這些樂器都不會很重,只要我還可以走路,就會繼續玩下去!」
不必事先購票,也不用搶著劃位,下回當你聽到咚咚鏘、咚咚鏘,別忘了豎起耳朵,細心聆聽臺灣最美好的街頭交響樂。說不定,大鼓亭還能攜著你的心願,遙遙遠遠的上達天聽。
……線上閱讀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