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台灣展覽史上又出現了戲劇性的一刻,一檔特展在全台三地創下了189萬人次,再次刷新了展覽歷史性的紀錄。更讓人想不到的是,這個展覽當中只有一件作品,且還不是原作! 這幾年,「文創經濟」在官方強力的行銷下名號響亮,更是鼓舞了許多有志之士。彷彿一個嶄新的經濟正在發生。但個人覺得,文創和國王的新衣沒有兩樣,包裹在各式華麗詞藻下的是一件純粹架空在想像與期待中,根本不存在的虛擬衣裳。文創到底創造了什麼?還是它只是無數既有產業的集合?無論答案為何,至少它傳遞了一個信念—文化有生產力,文化有經濟力。從經濟的角度,喚起了一般人的注意力。 此外,文創也讓我們意識到一件事,那就是成功的原創有無限的衍生力。這衍生力能將一件原創變成無數的衍生商品,創造加乘倍數的效力,又可稱之為「光環」效應。情況就像全世界最會賺錢的貓—凱蒂貓(Hello Kitty)、加菲貓(Garfield),或是最有魅力的老鼠—米奇與米妮(Mickey & Minnie)……。這些世界知名的名牌肖像可以創造無數的衍生商機。這樣的邏輯如果替換為博物館的世界,那又可以創造出哪些衍生商機?這個想像的終極可能會十分接近故宮的商店。《翠玉白菜》可以是鑰匙圈、手機吊飾、擺飾、冰箱磁鐵……,它的影像可以變成紙類商品、滑鼠墊、各式各樣的複製品,滿足所有遊客的需求。從有博物館以來,複製品就依著各時代的條件不斷演進,例如石膏像,或是各式版畫。複製自名作的石膏像以教學的理由進入學院的畫室,或是與版畫一樣代替原作妝點民宅。19世紀時羅浮宮裡甚至有一批靠著複製畫維生的畫匠。及至攝影術的發明,這種高精準度、高複製性的工具改變了影像紀錄的方式,甚至將博物館複製品開發帶到了一個無邊無際的文創世界。 衍生展的出現 隨著科技的發展,從攝影、電影到今天數位多媒體紀錄工具的出現,為博物館文創事業帶來了全新的發展,其中另一大進化就是「衍生型展覽」的出現。不同於一般紀念品,這類型商品以展覽的樣貌存在。這是筆者觀察近年眾多展覽後所做的新發現。那麼何謂「衍生展」呢?衍生的概念必然源於某種原創,就像博物館商品。最鮮明的例子就是「會動的清明上河圖」(註1),或是「蒙娜麗莎會說話」。(註2)而且,和所有衍生概念相同的是,原創必須具有高知名度才具備衍生的效能,這兩個展覽正是以名作為其展覽的主軸,名稱中寫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架構在北宋傳世名畫之下的多媒體版《清明上河圖》,將這幅靜態的、平面的中國古典繪畫借由最新科技變成一幅動態的影像。透過12台大型投影機同時放映在長110公尺、高六公尺的大螢幕,構成一幅較原畫大上30倍的壯觀生動古畫,重現開封繁華街景,並且以其動態感與展現日夜變化的視覺感受吸引大批民眾,在台灣展出盛況空前,主辦單位展到欲罷不能。台北、台中、高雄三地展出,總人次突破189萬人,創下台灣展覽史上人次最高的記錄。這是真跡展未曾有過的驚人紀錄! 「蒙娜麗莎會說話」同樣也是衍生型展覽商品,雖名為「蒙娜麗莎」,吃盡了原作的豆腐,但是,同樣也是一個沒有任何真跡的展覽。巧的是,這兩個展覽都是多媒體在美術館作品的應用,讓名畫從靜態的畫作變成動態的影像。透過數位的手法,讓藝術史從史前到近代,從古典到現代,所有的藝術經典一律動了起來,如:會動的埃及草紙、會動的古希臘雕像、文藝復興拉斐爾(Raffaello Sanzio)的《雅典學院》(The School of Athens)、維梅爾(Jan Vermeer)著名的《帶珍珠耳環的少女》(Girl with a Pearl Earring)。「會動的」的概念從想像變成真實,應用在不動的平面畫作上帶來了強大的新鮮感。 複製品以多媒體版的面貌成為展覽的一類,而且受到了歡迎。從攝影術的發明,原作影像就成了博物館的重要資產之一,也是博物館事業:典藏紀錄、研究、教育推廣、乃至商品開發上重要的基礎。它代替原作以各種複製的形式走進人們的生活,成為生活中文化氣氛的重要延伸。在我們的時代裡,多媒體承接了攝影的基礎,為博物館發展帶來新的影響。博物館確實相當倚重這項新科技所帶來的新可能。在展覽展示上,動態的紀錄影片或是多媒體動畫毫無疑問為靜態的展覽帶來了一點生動的展示效果,展覽變得活潑有趣。從教育的意義上,它可能是展示中重要資訊的補充或延伸。同時,也讓展覽說故事的邏輯與詮釋富於變化。博物館很明白多媒體的好處。許多國際博物館也開始投入多媒體的開發,讓它做為展覽、教育推廣與行銷重要的輔助工具。但不同以往的是,如今多媒體自成一格,代替原作成了它最佳代言人,於各地展出。 全文未完,摘錄自【典藏•今藝術】三月號•246期。 |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