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坊間多了很多身心靈相關的書籍,不只讀者重視這方面議題,各大出版社也競相投入。這實在是一件令人喝彩的事。
小女兒今年高中畢業,準備申請美國大學,她說想念心理系,我對孩子的選擇本來就非常尊重,只要她喜歡,我樂觀其成。
朋友的女兒從美國回來過年,主修心理學,年紀輕輕,23歲,已經在美國一家上百年公司當小主管,最近忙著訓練新進員工,我被她的熱忱感動,同時也讚賞她認知的社會責任。她說:「美國很多年輕人,在還不清楚未來要做什麼的時候,會先選心理系,等慢慢知道要什麼,再做其他選擇。畢竟,心理學是一門於公、於私,畢生都用得到的學問。」她說的不錯。
心理學雖然存在時日,但在台灣並不普及。我們這方面的教育實在太缺乏。學校裡的道德勸說,或教教公民與道德實在不夠。心理是人與人相處之間最核心的關鍵,需多琢磨才是。我認為,心理教育應該是通識教育,不只小朋友,老師、家長都需要投入。我甚至覺得,每個人都應該有這方面的薰陶,尤其是女人。
女人在家裡扮演的角色太重要了。首先,女人本身就比較關心自己的心靈成長,再則,一旦選擇進入家庭、養育下一代,影響更不容小覷。
有人問我:「你怎麼教孩子?」這實在很難回答。我並沒有給太多的教導,我只是盡可能分辨自己「沒有意識」及「有意識」的區別。我盡可能選擇優質的對待。
也許你不相信,但專家說,多數人都「沒有意識」。即便知道什麼樣的行為才是優的,但就是做不到。這就是「沒有意識」的驅使。
學習心理學後,我知道孩子對「界定自己」與父母有莫大的關連,母親尤甚。我不只了解自己舉止的重要,同時,決心要「有意識」的覺知自己的行為。
比如說,當孩子一走進房間,當她出現在我眼前的時候,我的眼睛會亮起來,讓她們知道她們的存在點亮了我的世界。我欣賞她們、珍惜她們,我不只讓她們知道我在乎她們,而且我「有意識」的用微笑讓她們明白她們在我心目中的珍貴價值;她們的存在帶給我無限喜悅。
不只明白什麼是好的行為,還要「有意識」的修正。這不只針對孩子,對老公尤其如此。這都是心理學給我的啓蒙。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