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幾年,從「超級星光大道」到「超級偶像」,從「明日之星」到「超級紅人榜」,各種電視選秀節目如雨後春筍般出現,帶動了台灣歌唱選秀節目的風潮。也因大家的生活壓力大,休閒時看看歌唱節目,聽多了評審的評論,順便對選手品頭論足一番,也是一種生活樂趣。
相對於選秀節目,由學生舉辦的校園音樂比賽,感覺上雖不成熟,卻清純許多。沒有過多的限制與包裝,還兼顧創作能量的開發,是另一股清流,也是有志於音樂工作的青年學子另一個選項。
曾幾何時,選秀節目開始往校園尋找人才,甚至與校園比賽合作,優勝者可上選秀節目,直接晉級。慢慢的,校園比賽產生質變,變得選秀化了,兩者的界限開始模糊。
長期擔任選秀節目的評審,為的是替唱片業尋找下一個明星,也確實因選秀節目發掘幾位突出的藝人。但有些人不適合從選秀節目出線。你可以想像盧廣仲參加電視選秀會是什麼成績嗎?但這優秀的人才,就是可從政大金旋獎脫穎而出,造就另一個奇蹟。
也長期擔任校園比賽的評審,為的是替台灣音樂發掘更傑出,更不一樣的人才。政大金旋獎,是台灣校園中最具指標意義的比賽之一,從早期的張雨生,中期的陳綺貞,到近期的盧廣仲,孕育許多幕前幕後的優秀音樂人。然而,當選秀節目開始往校園尋才之後,校園的特色淡了,商業的色彩濃了,突出的人才少了,因為界限模糊了,方向混亂了!
今年政大金旋獎後,我建議主辦的同學,重新思考明年獎項的分類,除歌唱與創作外,還可增加一個類似最佳創意獎,讓參賽者盡情的發揮古靈精怪的音樂創意,不以制式的流行音樂角度做為評分標準。
想當明星的,請跳過校園比賽,直接到電視台報名選秀,如果你的歌唱實力在校園比賽沒得獎,到了選秀節目依然會被淘汰,因競爭的人更多,評審更嚴苛了。就算你選秀贏了出唱片,消費者對你的批評會比評審嚴苛一百倍。
主辦校園比賽的同學們,忘記選秀節目這件事吧,好好辦場有特色的比賽,除明星外,我們也需要更多優秀的音樂人加入我們。電視選秀節目的製作人,也請放過校園,想當明星的自然會去找你們。就讓校園自在孕育出另一群不同於你們標準的音樂人,一起為台灣的音樂各自努力。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