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說疆界的跨越、拓展或甚至解構,是緊繫當代藝術發展脈絡的問題,藝術媒介疆域的思辨,事實上已有相當歷史。18世紀時,萊辛(G. E. Lessing)既曾在其著作《勞孔》(Laocoon, 1766)中,以《勞孔群像》為例,探討不同藝術媒介的特性,區辨時間與空間藝術之別。這位哲學家界定雕塑為後者,屬於一種靜態、具體、存於空間中的藝術。他的定義,也為後來的現代雕塑概念奠定了基礎。 「2014台藝大雕塑系新世代校友展」以「疆界•擴散」為題,再度地將我們帶向了當代雕塑疆域擴展的問題。 此展邀集了16位青壯年藝術家參與,展出的作品,包括利用木、土、金屬等傳統材料,或是畫報書頁、寶特瓶、水泥與磚塊等等不同素材的創作,亦見結合各式物件、有機植栽或機械動力的複合材料與裝置性表現;另外,還涵蓋雙頻道錄像、油畫或列印輸出的平面作品。 就作品語言形式來看,多元的表現,見證了各個藝術家探尋差異化自我藝術語言的企圖。然而,其中不少傳統雕塑型態的創作,如何印證雕塑疆域的擴展?當然,也值得反思的是:我們的眼光是否過於關注衝撞疆界的反動與發展,忽略了疆界內之傳統的革新與翻轉?這分裂的雙軌其實都可以是代謝現代主義的可能之徑?另外,如果說在疆域擴展之下,以「雕塑」之名幾乎可廣泛囊括各式藝術作品,而「所有顯然『非繪畫』的,我們就可歸為『雕塑』」(Glenn Harper and Twylene Moyer, 2006, p.12.),那麼,面對在此展出的平面畫作,又當如何思考雕塑界域問題?或者,這更該說是雕塑與「他領域」作品的並陳與對照,而展呈的是藝術家們媒介選擇的個人化?亦或者,其中揭示的其實是新世代藝術家們的媒介形式隨表現意圖更動變換,因此映現了當代藝術圈中自由出入不同媒介類型疆域的「多元工作者」(multi-tasker)身影,也再度確認了羅薩琳.克勞斯(Rosalind Krauss)所謂的「後媒介景況」(Post-Medium Condition)? 就作品語義內容而言,雖說「為藝術而藝術」的概念仍在,而現代主義的形式關注也並未全然退場,然而,許多作品卻都顯露了回應複雜的當代生活的意圖:國族或性別的身分思考、完身美形時尚的嘲諷、生活空間的觀察與詮釋、自然的關照或浪漫懷想、存在心理的詩意寫照或寓言想像……等。種種不同層次與面向的內容,未嘗不是提醒我們注意另類的「跨界」議題...... 全文未完,摘錄自《典藏•今藝術》六月號•261期。 |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