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英文回任黨主席不到一周,藉「中國事務委員會」釋出「張志軍訪台,願在民進黨黨部會見」的訊息,同日台南市長賴清德宣布出訪上海。兩人一搭一唱,引發了二○一六年「蔡賴配」的想像,且被視為民進黨兩岸政策轉型的前奏。不料,隔了一天,氣氛丕變,賴清德訪滬第二天的幾句談話,令人摸不透這一齣蔡賴雙簧究竟發生了什麼事。
賴清德在廈門大學的座談會上引據《台灣前途決議文》說:「固然台獨是民進黨的主張,但程序上尊重台灣人民的決定。」他說,凍結台獨黨綱沒法解決台獨的主張。他問:「究竟是台灣社會先有民進黨,才有台灣獨立之主張?還是先有台灣獨立主張,才有民進黨?」
與此同時,民進黨中國事務部主任趙天麟也改變了口氣說:「蔡張會言之過早。」北京國台辦發言人范麗青則說:「大陸對民進黨的政策是明確的、一貫的。」「我們反對台獨分裂圖謀的立場是堅定的、不可動搖的。」
賴清德的發言重點是:一、民進黨主張台獨,但是否要實現台獨,在程序上可尊重台灣人民的決定;二、台獨黨綱不能凍結,凍結了也沒有用。但北京方面的政策底線則是「堅持九二共識,反對台獨」。問題是:賴清德的發言是否即代表蔡英文宣示了兩岸政策?而賴清德的這趟上海行是否即可視為民進黨與北京的攤牌之旅?倘係如此,民進黨與北京之間,即成了北京主張「堅持九二共識,反對台獨」,與民進黨主張「否定九二共識,主張台獨」的對立。
賴清德的發言,不論是否臨場溢出,皆可使他個人在獨派中的聲望更形提升;但這段論述不啻指出民進黨的兩岸政策是:「要在主張台獨及否定九二共識下再執政,並以此與中國互動交流。」這恐怕卻是一個有相當難度的政治工程。
北京當然也知道,若要禁絕台灣民間的台獨思想或主張,絕無可能,但北京仍可對中華民國的執政黨的兩岸政策表達立場。所以,民進黨在野時主張台獨是一回事,但陳水扁執政八年的台獨操作卻是另一回事。因此,「究竟是先有台獨再有民進黨,或先有民進黨再有台獨?」這其實是一個無關的命題,問題在於:民進黨現在是否主張台獨?民進黨是否想要執政?及若執政後是否仍主張台獨?
賴清德的發言似乎在說:民進黨主張台獨,但仍要與中國互動交流,且若再執政後亦如是。這是賴清德個人的想法?或是蔡英文的兩岸政策?
其實,眾人皆知,「台獨是中華民國中的反對黨的政治專利」,其意是指:一、中華民國的執政黨不可能遂行台獨;二、中華民國如果滅亡,也不會有台灣國,而台獨平台即告消失。在扁政府八年操作台獨失敗之前,台獨也許仍是一個政治憧憬或幻想;但此後在全球化兩岸消長的形勢下,台獨已經徒然成為撕裂台灣及民進黨內鬥的選舉工具而已。賴清德如果主張「固然民進黨主張台獨,但仍要在中華民國再執政」,卻令人不能不好奇:這難道也是蔡英文的政治信仰?
賴清德的兩岸政策是「單點」,只想要「互動交流」,只想要「用合作取代對抗,用交流取代圍堵」;但北京對民進黨的政策卻是「套餐」,亦即「堅持九二共識/反對台獨」。倘若民進黨「主張台獨而再執政」,北京有無可能拒絕「合作」而挖盡中華民國的邦交國?有無可能降低「交流」而大幅停飛兩岸班機?倘若如此,台獨的「單點」,是否會催出北京的「統一套餐」?
賴清德的嗆辣發言,也許成就了他自己,但究竟將是蔡英文的正數或負數,卻尚待發展與觀察;而蔡英文卻在臉書上稱許賴的「廈門『獨』白」,不免令人摸不清她的路數。
其實,蔡英文釋出「在台北會見張志軍」的訊息,一度令人感到是她「先改變民進黨,再進一步改變台灣」的契機。蔡英文在二○○八年以丟糞便、汽油彈並包圍酒店對待陳雲林的場面,倘能丕變為她在中央黨部會見張志軍握手露齒一笑的鏡頭,也許就此即能開啟民進黨兩岸政策轉型的契機。但是,如今賴清德搶在蔡英文之前表態,不但是一種政治上的僭越,搶了蔡的鋒頭,且也不無可能打亂了蔡英文的兩岸布局。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