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當代小說特區/恍神集 | 王幼華/聯合報 | (之一) 厭世的佛 大聖寺裡有個「一百零八佛像區」,是知名的景點。來參拜或遊玩的人,都會去那兒走走。那些石像或站或坐或臥,姿勢多樣,臉上表情喜怒哀樂,各有不同。來的人都喜歡來數這裡的佛像,說是一百零八個,然而總是數不清,數目老是不正確,據說許多佛像是會起身出走的,他們喜愛到人間行法濟眾。 ...... | |  | 表現經營 | 張啟疆/聯合報 | 有人說,詩重表現,小說重經營。 我說,散文重車工:化日常為非常,在生活摺縫車一弧月眉線(註1)的巧奪天工。可不可以虛構情事、綴織花邊?哈!悉聽尊「變」。 有人說,立言於寺謂之詩,小言兌現稱小說;我呢,鍾情於美文沾衣暈目縈懷掛心的繖紋意象。 也有人認為:詩是瞬間激盪,捕捉靈光一現;小說傾向恆永溫存,砌造紅塵大千。很像是,百米衝刺和馬拉松的區別。 散文呢?踅心室,繞迴 ...... | |  | 慢慢讀:詩/天雨粟 | 渡也/聯合報 | 文字受傷了 有人問文字: 「你好嗎?」 文字低頭不語 夜裡,趁全人類都睡著 地球上所有文字一起 消失 世界各族群的文字不願 再為人類服務 一覺醒來 數十億雙眼睛 目瞪口呆 「為什麼呢? 文字要離開人間?」 有人問最後一個離開的 字 那個字只說 「圖」 然後 天雨粟 鬼夜哭 ...... | | | |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