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美國報 (USAToday) 的總編輯 David Callaway,一年前與當時的發行人 Larry Kramer 討論未來的汽車技術,說到以後的無人駕駛汽車,一定有許多自動化裝置,語音控制、聯網視聽,車裡的人繫上安全帶就沒有太多的動作,必然享受視聽娛樂。所以討論的結論是,那時候會需要很多的內容,報紙正有機會,當然不是讓車裡的人讀報紙,是收聽廣播,也就是「播客」(Podcast)。 Podcast 這個字出自蘋果,把 iPod 與 Broadcast 兩個字合在一起,意思是用 iPod 收聽廣播,以後就發展成可以訂閱的網路廣播,內容什麼都有,連載小說、音樂、名人訪談,更有人現身說法,自己成為廣播員,就有人就譯作播客。這類廣播在十年前就有了,以美國最為盛行,知道的人十年來增倍將近人口的半數,收聽過的人增加三倍,占人口的三分之一。 討論了一年之後,今日美國現在有 18 個播客頻道,這家全美第一大報(印刷+數位發行量 400 萬),經過簡單的人力訓練,把報導轉換成一段段的簡短廣播,在無人駕駛汽車普遍之前,先站穩位置。今日美國報以論述與人物報導見長,播客則以專屬的趣味內容為主,報導或專訪體壇與政治人物,有的用報紙技術版的新知,另外有政治、與娛樂頻道。 廣播與文字報導及影視最大的不同,是播報員可以注入情緒,可以有閒話家常的悠閒,聽起來好像打電話的親切,也就是這種型態,今日美國的播客吸引了不少高教育的富裕年輕人,有一半以上是千禧年的聽眾,幾個熱門的頻道像技術與娛樂,聽眾都高達數百萬,而且持續增長,期望人數增加銷售廣告。 播客與電台廣播基本上沒什麼差別,播客靠網路傳播,而且是數位格式,儲存後聽眾隨時隨地可以下載收聽。雖說播客多是單向傳播,但也可以做成雙向互動,一些研討會就採取雙向溝通,先讓參加的人預先下載研討內容,開始之後可以邊聽邊看資料,同時以郵件問問題,由演講人回答,可以說是看不見人的研討會。 傳統的廣播電台製作播客就相對容易,從美國公共廣播電台分支出來的播客 Serial,以真人冒險故事吸引聽眾,做得非常成功。另外專業播客如 Radiotopia 與 Gimlet 相繼興起,網路新聞 Quartz 與 Buzzfeed 也推出自己的播客,至於印刷新聞媒體踏入這一行列的,除了今日美國,還有紐約客雜誌。業界說播客的廣告效力非常高,目前頂級的播客,廣告費有高達每 1000 名聽眾收費 100 美元的行情,數倍於別的媒體。 除了播客的音,報紙也增加了色。不是增加了多少彩色版,也不是用了更多鮮豔的圖片,而是加入了科技的色澤,具體的說,是用虛擬實境報導新聞。虛擬實境的技術已經發展多年,用虛擬的方式展現實情,加上視覺的創新,觀看的人有如親身進入境界,感受截然不同。華爾街日報首先推出一系列的虛擬實境報導,包括林肯中心的巴蕾舞者、日本的老年化、雞可能成為以後的主要食物、納斯達克股市是否會泡沫化。 下圖是紐約市在 2050 年的無形網路,那時候人口眾多,活動頻繁,要用各種感應器連接的網路,維持市區的運作。紐約市區畫面,隨著移動顯示各種感應器、資料收集站、電訊轉接站的位置,除了我們知道的像 WiFi 熱點、手機基地台、警方與交通攝影機、空氣品質,還有我們不知道也會在那時安裝的街上數位垃圾桶、下水道、噪音、化學與放射線、車輛識別、紅外線攝影。觀看可用 Google Cardbord 套在手機上,或使用 Samsung Gear 頭盔,有相當好的立體效果,一般電腦也可以觀看,但沒有立體效果。(本文後有觀看連結) (虛擬實境:紐約市的無形網路。取自 華爾街日報) 洛杉磯時報兩年多以前與南加州大學合作一個身歷其境的報導,叫「飢餓洛杉磯」,把路邊一群人的爭吵場面,用虛擬的場景與當時現場的人聲搭配,以擴增實境 (Augmented Reality) 的技術把觀眾帶進「現場」,觀眾可以任意走動,彷彿是人群中的一員,現場的人物雖然是畫的,但用真實的現場錄音,仍然教人震撼,與觀看影視截然不同。但這一製作需要時間、技術、設備,而且觀眾僅能有一人,僅能偶而為之。 但兩個月以前,洛杉磯時報與 NASA 合作,推出了遊覽火星(下圖),讓觀眾操控探奇號火星探測車 (Curiosity Rove),從蓋爾撞擊坑 (Gale Crater) 遊覽火星八大景點,沿途有像似被流水沖過的痕跡,由 NASA 火星實驗室科學家 Fred Calef 解說。觀看不需眼睛與頭盔,文後有連結。 (虛擬實境:遊覽火星八大景點。取自 洛杉磯時報) 播客,或是虛擬實境,都是用來講故事的技術,報紙的故事最多,為什麼不用多一些技術,把故事講的更生動,更有聲有色?在 2015 年有報紙起了頭,不難看到 2016 年有更多的報紙加入,帶給讀者悅耳的音調,以及高科技色澤的震撼。 華爾街日報虛擬實境觀看連結 洛杉磯時報虛擬實境觀看連結 |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