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月29日 星期五

維護南海主權是不分黨派的責任


健康飲食、肥胖、醫學新知…各種你想知道的醫學健康資訊、名醫提供的保健錦囊,都在【健康e世界】。 【明周娛樂•時尚報】包含藝人動態、名人時尚等精彩內容,一次滿足你的「娛樂、時尚、人文、生活」品味!
無法正常瀏覽圖片,請按這裡看說明   無法正常瀏覽內容,請按這裡線上閱讀
新聞  健康  財經  追星  NBA台灣  udn部落格  udnTV  讀書吧  
2016/01/30 第3675期  |  訂閱/退訂  |  看歷史報份
聯合報黑白集 聯合/換柱與防洪
聯合報社論 聯合/維護南海主權是不分黨派的責任
經濟日報社論 經濟/聯準會貨幣政策的困境及動向
民意論壇 中美較勁 台灣別少根筋
溝通再溝通 用庶民語言介紹TPP
蔡英文「堆柴火」救經濟 看不出新意
看不見的手 國會改革絆腳石
派蘇爭龍頭 不怕農舍事件重演?
拚七月大選 安倍急著下猛藥
爭資源 新潮流系不會缺席
追求市容美感 也是社會責任
聯合筆記/革新英派,別再掉入經濟數字陷阱

聯合報黑白集
聯合/換柱與防洪
聯合報黑白集/聯合報
換柱與防洪,皆是針對洪秀柱而來。

只是,換柱出現在洪秀柱總統選情趨低不起的後期,但防洪則出現在她尚未正式登記為黨主席候選人之時。

國民黨內有人傳出,如果洪當選黨主席將退黨;洪秀柱則稱「道不同不相為謀」。這些口氣,聽來都相當刺耳。

洪秀柱總統選戰打得吃力,原因很多,且責任也未必在她一人。但是,她標舉「一中同表」的兩岸訴求,卻又說不清楚,則可謂是致命傷。有一度,洪秀柱在壓力下「收回」了一中同表。但是,待她被換柱,失去總統參選人的角色後,她又屢屢表現出「我的兩岸思維沒有錯」的姿態。

洪秀柱的「一中同表」,原本似乎只是「一中各表」的升級版。也就是主張,待一中各表得到鞏固,再思如何進行一中同表。但是,不知如何,後來卻似發展成「跳過一中各表/直指一中同表」。她說:「你一中各表,人家不表,人家不跟你表。」甚至脫口而出:「我不能說中華民國的存在,因為會變成兩國論!」

這套論述,不知是洪秀柱的口誤,或出自她的真意,卻是使她的兩岸政策造成重大爭議的主要原因。洪秀柱如今要競選黨主席,若不能捍衛此說,就必須再解釋清楚。

台灣現階段的兩岸政策的底線仍是「九二共識/一中各表」。「人家不表,不讓你表」,但也要全力爭取到新加坡馬習會上表;如果把說「中華民國存在」就說成「兩國論」,那麼台灣有幾人不主張「兩國論」?

換柱與防洪,皆因兩岸政策的爭議而起。國民黨大敗,但連民進黨都說兩岸政策不是勝負主題。如今面對黨主席改選,這是洪秀柱重新思考其兩岸政策的時機,也是國民黨重新盤點其兩岸政策的節點。

   
聯合報社論
聯合/維護南海主權是不分黨派的責任
聯合報社論/聯合報
冒著美國反對的逆風,馬總統旋風式地訪視國土南疆太平島。若干民進黨立委則連譏帶諷反對,認為馬總統是「看守總統」,不宜在爭議地區大張旗鼓。然而,正當太平島主權問題驚濤洶湧,馬總統若毫無作為,可能使我國固有疆域在政治「空窗期」為人所奪,這難道是國人樂見之事?

馬總統選在此際訪視太平島,主要是時間上的緊迫。由於菲律賓向國際仲裁法庭提出南沙諸島的仲裁案,企圖要將太平島降格為「岩礁」,而非適宜人居的島嶼,以否定我國對太平島的領土權。國際仲裁法庭快則三月、慢則六月,可能將就此作出判決,正落在我國新舊政權交接之際。馬總統毅然登島,就是要向世人展示太平島的規模和環境為宜居島嶼,以及我國長期經營該島的事實。

菲律賓提出這項仲裁是居心叵測。馬尼拉所期待的裁定是:南海所有的「高潮高地」──即在高潮時露出水面的陸地,都不算島嶼,而只是岩礁,其中包括數十年前菲國奪自我國手中的「中業島」在內。如此一來,所有島嶼周邊起算的兩百海里經濟水域都將被取消,經濟海域的起算基準將移至菲律賓沿岸,這是其擴張領土的如意盤算。

儘管我國是南海六個「聲索國」(Claimant Country)之一,但因外交地位局限,無適當表達意見之管道。因此,馬總統才要親自登島,嘗井水,餵山羊,廟宇上香,表明島上自古以來就有人居住。如此,才能吸引國際媒體關注,彰顯我國擁有並實質統治太平島的事實。

作為中華民國總統,捍衛領土主權是最高義務,這豈能有看守期?如果馬總統毫不作為,任由國際仲裁法庭做出對我不利的裁定,那才是嚴重瀆職。何況,二○○八年陳水扁也曾以總統身分登島;而今天南海的主權爭議險峻程度又更甚於當時,馬總統不能坐視不管。從領土及主權不容侵犯的角度看,國民應該不分黨派地支持此事。

馬總統原訂去年底訪視太平島,當時因美國軍售案宣布在即,他接受了美國在台協會之勸阻。此次美國大聲反對,一則怕引發鄰國元首仿效,增高南海的緊張;二則是馬總統登島之時適逢美國務卿凱瑞訪問北京,正準備就大陸在南海造島及軍事化等問題與中方協商。正因時機敏感,AIT難免尷尬,又懷疑兩岸是否刻意應和,發言語氣便格外嚴峻。

無論如何,我國政策不能受外國干預或左右,中華民國有自己的國格與國家利益,身為總統,無論是現在的馬英九,或即將接手的蔡英文,都不應該以為美國的利益就是台灣的利益。何況,台灣雖是南海主權聲索國之一,但我們在國際協商的談判桌上並無發言之地,必須要設法製造自己的能見度,才不會被悄悄淹沒或犧牲。

事實上,美國與盟邦的立場未必永遠一致,它和以色列之間更是不時公開批評;但既是盟邦,就有強固的關係,不會因為一時一事齟齬就撕破臉。馬英九五月卸任,美國要尋求與新總統合作,此一風波很快就會過去。

馬總統登島的另一目的,是希望新政府能夠延續此一政策,繼續維護我國在南海的領土及利益。問題是,蔡英文會全盤接收嗎?總統府行前曾通知民進黨,希望蔡英文指派代表同赴太平島,卻遭到婉拒。民進黨擔心的是,如果派人同行,將被外界解讀為同意馬政府的南海政策。這樣的態度,似也不難理解:大選剛結束,蔡英文恃其新民意付託,或許希望採取有別於馬政府的政策。然而,在領土及主權問題上,民進黨終究沒有太多其他選擇。

夾在日益複雜的南海形勢中,我國政府能談的,除了強調保衛太平島,宣示和平解決紛爭,以及重申南海十一段線的歷史,其實很難發展出什麼新詞新意。重要的是,要懂得在不同勢力的角力中保持巧妙的平衡,才不會失去自己的目標和自主性。唯一不同是,蔡英文政府可能更重視美國的意見,不會正面衝撞,也不會留下和大陸「唱和」的印象,但立場和馬政府應該是一樣的。

面對菲律賓在國際仲裁法庭的挑戰,任何有損中華民國主權及利益的行為,無論藍綠,中華民國總統都必須挺身捍衛,國民亦然。

   
經濟日報社論
經濟/聯準會貨幣政策的困境及動向
經濟日報社論/經濟日報
美國聯準會(Fed)聯邦公開市場委員會(FOMC)27日決定維持利率不變,這早在各界預期之中,不足為異。從會後聲明的措辭透露,Fed堅持貨幣政策「正常化」的立場已稍有軟化,今年內升息四次的預測也可能打折。上述「微調」的原因,一是美國經濟展望仍高度不確定,且隱藏風險;二是全球經濟更加疲軟,且金融市場再陷動盪。

首先分析Fed的最新立場,這可由會後聲明中窺其端倪。第一,在「經濟評估」方面,Fed仍認為經濟活動以穩定速度擴張,勞動市場進一步改善,且並未提到元月來金融市場動盪對經濟可能造成的風險,顯示Fed對經濟展望不變;重大差別在於12月聲明中強調家庭支出及企業固定投資「近月來以堅實的速率增加」,但這次則表示家庭支出「溫和增加」,企業投資「正在增加」。第二,在「通膨展望」方面,最大差別在於12月會議指出通膨預期指標「維持低檔」,這次改為「下降」。第三,在「經濟平衡」方面,12月時表示經濟活動與勞動市場展望的風險處於「平衡」狀態,而這次則改為「接近平衡」。

上述調整雖不起眼,但在Fed貨幣政策長期觀察者眼中,已明白顯示Fed調整今年經濟及通膨展望之門已經打開,今年全年的升息步調可能比Fed原先預測的四次減緩,而3月二度升息的可能也已大幅下降。

Fed一再強調貨幣政策的決策「端賴經濟數據」,但問題在於12月中升息之後經濟數據卻表現分歧:12月就業持續強勁,但國際油價又重挫逾10%,美國汽油價格也大跌約8%;美股雖下跌6.5%,但11月房價卻年增5.8%。12月時Fed對2016年的經濟成長率預估為2.4%,對年底的利率預估為1.4%;但現在由於經濟數據分歧,加上美國與國際金融市場重挫,已使Fed委員對上述預測已不敢確定,反而更加考慮潛在的風險。

既然風險與不確定升高,Fed便不應、也不敢硬幹。最佳的對策當然是維持利率不變,同時對未來的預測抱持「等待及觀察」的態度。金融市場動盪迄今雖尚未使美國經濟復甦出軌,但如果股市持續下跌,並形成惡性循環的悲觀氛圍,導致需求下降,美國經濟也將難倖免。

展望未來Fed的貨幣政策路線,經濟學家提出五種可能性:一、升息不當。美國經濟陷入衰退,因此12月升息之舉是一大敗筆。

二、減緩升息。金融市場穩住,經濟持續溫和成長,失業率與通膨率仍維持目前的低水準,如此Fed今年只會再升息一、兩次。

三、照表操課:金融市場穩住,失業率進一步下降,通膨仍然溫和,這與Fed預測的基本情況類似,今年內可能升息四次。

四、加速升息。金融市場穩住,失業率再降,通膨開始加速,今年內Fed將升息1個百分點以上。

五、先停後跳。上半年金融市場仍然動盪,就算美國勞動市場仍然堅實,但Fed卻需對經濟再陷衰退進行「風險控管」,如此一來,3、4月都不會升息,等市場轉趨淡定,經濟活動也未下滑後,於下半年可能會加速升息。

目前金融市場的一般看法,可能落在上述第一及第二種狀況之間,Fed本身則應處於第二及第三種情況之間。第四種情況的可能性甚微;但第五種情況並非不可能,因為Fed在1998年亞洲金融危機時就曾如此操作。

綜觀當前Fed決策之艱難,及對全球影響之大,實肇因於:第一,金融海嘯引發的全球經濟衰退是否當真於2009年結束?仍是一大疑問;第二,通膨持續偏低,且利率逼近於0,使貨幣政策幾無操作空間;第三,政府其他部門迄今未在總體經濟政策上承擔應負之責任。這三項不利因素若不能緩解,無論是Fed或其他國家央行,在政策操作上都將力不從心,甚至無能為力。

   
民意論壇
中美較勁 台灣別少根筋
黎建南/自由作家(高雄市)/聯合報
馬英九登太平島,綠營以馬八年前批陳水扁登島「打臉」,但馬在全球媒體矚目下,彰顯主權,也證明太平島乃實質之島而非礁;在菲律賓南海國際仲裁案,刻意將太平島降格為礁,作有力之反證,即不能說馬此行毫無意義。而綠營有人以美國不高興,AIT失望為由指責馬,則讓人遺憾。

台灣經濟上依賴大陸,安全上依賴美國,在中、美不斷較勁加碼下,更須審慎以對,不能掉以輕心,少根筋。

大陸央視廿日晚間報導,駐紮廈門同安的卅一集團軍,在福建外海舉行大規模實彈演習;國防部翌日表示,畫面是剪輯組合去年各項演習,要國人不必緊張。但卅一集團軍演習是事實,背景畫面用過去的,我們不必緊張,但應警覺與警惕。

其實廿、廿一兩天,美軍共有十二架F-22隱形戰機,飛抵日本橫田空軍基地。日本防衛大臣中谷元說,日本事先沒有得到通知,後又解釋是日美安全合作的平常做法,但一定不乏前例,中谷元能否舉出前例?顯然欲蓋彌彰。

有人說這是針對北韓六日核試驗,不過更多人認為,是針對十六日蔡英文當選,怕兩岸緊張,美國此舉是警示作用,警示中共別妄動,也警示蔡英文,九二共識不說清楚,事態嚴重。

廿三日,第一次運用「同盟協調機制」的日美「聯合綜合指揮所」演習,正式拉開帷幕,將持續到二月二日,該機制目的是從平時實現日本自衛隊與美軍的一體化運用,演習完全保密,雖然是假設北韓發射彈道導彈,但項莊舞劍,志在沛公,針對誰?大家心知肚明。

獨派人士可能竊喜,認為美日有堅強保衛台灣意志,那可是少了一根筋想法。日本戰國時代,謀臣認為「半部論語治天下,一部三國打天下」,將「三國演義」視為兵書,摸清對方習性,主帥個性為應戰、避戰的重要功課。台灣夾在中、美兩大之間,更須對兩強之個性,拿捏清楚。

美國是以自己利益為考量,舉一近例。美國對抗IS組織,在敘利亞花費五億美金,卻無人能戰,發現唯有庫德族能與IS作戰。去年三月,白宮發表聲明,副總統拜登已和伊拉克庫德族地方政權領導人馬蘇德.巴爾紮尼討論合作反擊IS組織。該領導人五月還受邀前往華威頓,拜登還強調雙方討論了如何提供庫德族安全援助,暗示協助庫德族獨立。十月底庫德族部隊與美國三角洲特種部隊合作攻擊了IS在伊拉克北部監獄,救出七十名人質。

但隨著俄羅斯介入敘利亞反恐戰爭,局勢突變;美國十二月表態,反對庫德族人就獨立舉行公投,結束了對庫德族的關愛。

對於中國大陸,則需了解共產黨及其領導人的作風性格,共產黨是什麼都能讓步,國家主權決不讓步;台灣希望大陸諒解,台灣人有或統或獨的選擇,大陸卻希望台灣理解,共產黨有不讓祖國分裂的責任。

至於習近平個性,舉一例,去年大陸九三閱兵前之演練期間,由於○九年中共建國六十年閱兵,女兵是亮點,媒體爭相報導參與閱兵的女兵,但九三那天現場轉播,沒有一個女兵鏡頭,還有民眾指責央視疏忽。事後傳出,軍委會有人說:「打仗是靠英雄上前線,不是美女露胸線。」所以央視不敢播出女兵畫面;再看看上任即提出「空談誤國,實幹興邦」的習近平,讓解放軍三年來以「實戰化訓練」及「對抗式演習」兩大原則,訓練出「召之即來,來之能戰,戰之必勝」的部隊,其一絲不茍的個性,我們能不警覺?

兩岸關係即中美平衡關係,和中、親美、友日是平衡基礎;但九二共識是兩岸和平的基石,民進黨政府,不要少根筋,輕忽它的重要性。

   
溝通再溝通 用庶民語言介紹TPP
莊伯仲/文化大學新聞系副教授(台/聯合報
五二○政權輪替尚三月有餘,行政院已盤點各項重大政策,有的「持續推動」,有的則是「留待新政府決定」。筆者認為政權可以看守,但溝通不能看守,更應加強。

所謂溝通,係指共同分享訊息的互動過程,亦即政府與人民的對話,必須建立在雙向互動與持續進行,才能克竟其功。以服貿為例,雖然行政部門號稱已向立法院做過三次專案報告,與相關產業公協會進行一一○次諮商和小型座談,仍被痛批過程黑箱,進而引發太陽花學運。這正是「有溝沒有通」的典型案例。

就跨太平洋夥伴協定(TPP)來說,這是極少數朝野均高度重視且有共識的議題。不過農訓協會最近對各地農會調查後發現,高達四十四%農友「從沒聽過TPP」,這個結果令人訝異,但人民本無義務去知曉政策,溝通責任還是在政府。

產業界需要知道TPP的內容,也須知道它的影響,而了解程度也決定願意支持抑或反對。值得欣慰的是,經濟部日前成立TPP溝通專案辦公室,未來將透過該平台,來推廣相關政策並回應民眾意見。

我們希望這個平台扮演橋梁角色,以雙向互動的方式,促進各界對TPP的認知。也期許該平台能以分眾、庶民、多元、創意的溝通策略,來達成目的。換言之,須針對農、工、服務等產業制定不同的推廣方式。避免艱澀難懂的經貿術語,以庶民生活能懂的口語來跟他們「交陪」。

在大眾媒體的曝光之外,也能走入群眾,結合意見領袖,經營人際層面。此外,從校園開講到手機投票,只要能吸引關注的創意手法都值一試。

在22K低薪化、出口連11黑、產業出走的連環衝擊下,面對區域經濟大趨勢,台灣的因應策略更顯重要,大意不得。而溝通順暢,人民才可能擔當政府後盾,這正是我們期許的第一步。

   
蔡英文「堆柴火」救經濟 看不出新意
丘昌泰/元智大學社會暨政策學系教/聯合報
針對台灣當前經濟困局,日前總統當選人蔡英文提出「堆柴火」理論,期盼能與民間合作推動「五大創新研發產業」,包括綠能科技、國防航太、生技醫藥、亞洲矽谷和智慧機械,將景氣寒冬趕出台灣。

五大創新研發產業,是蔡英文及財經團隊研議多時的重要政見,但看了很多相關資料,這種毫無新意、邏輯欠通的產業型態,其所堆疊出來的柴火,真能驅趕台灣的景氣寒冬嗎?頗表懷疑。

蔡英文身旁的財經策士,或許都是理工背景出身,五大研發產業中,都是以「理工學科」為導向的產業型態,完全漠視人文社會科學界的參與,而後者不正是時下年輕人失業率最高的專業學科嗎?

從陳水扁與馬英九政府以來,一直是政府關注焦點的文化創意與觀光旅遊產業,對青年人的就業頗有助益,但卻都被排除在外,想必是蔡刻意與馬政府做出區隔的選擇吧。

五大創新研發產業,創新之處到底為何?也有些言過其實。讀者不妨瀏覽行政院官網,看守內閣還標舉著炫麗的「六大新興產業」,其中的兩大項—生技科技產業與綠色能源產業,就與蔡英文五大創新產業的兩大類重疊,新在哪裡?至於亞洲矽谷與智慧機械,一直是台灣最強項的資訊通訊產業與精密機械業,乃是台灣自七十年代以來,在全球產業分工鏈上一直占據一席之地的產業,如何展現創新的格局?未來等著瞧。

最難以想像的,是從未被學者提及的「國防航太產業」。我的疑問是:台灣的航太、船艦究竟有何優勢條件,足以扮演火車頭的角色?

台灣大專院校少有類似的專業系所,如何有效整合產官學界推動這個旗艦型產業?目前連兵源都徵不到的國防部,發展國防產業的目的又是什麼?為了發展飛機船艦與老共對幹嗎?

蔡英文的堆柴火理論聽起來像是一帖短期的「特效藥」,靠著綠營慣常的施政紀律,或許可以暫時緩解缺地、水、電、人才與勞動力的「五缺」問題,但台灣現階段的經濟困局,來自於國際與中國因素,柴火怎麼旺到國外?

據云,新政府打算在新國會推出《策略性產業發展條例草案》,提供政府所需政策工具,真的請不要再胡鬧了;去年立法院在藍綠支持下,才通過《產業創新條例》,這不是疊床架屋,什麼才是?

   
看不見的手 國會改革絆腳石
溫順德/高中教務主任(台中市)/聯合報
民進黨向來派系林立,小英挾大勝餘威,高舉「社會期望」大纛,倡言「國會改革」,介入議長選舉,派系雖暫無異聲;惟經過各派系縱橫捭闔,新國會正式開議恐將淪為鬥爭擂台,國會改革勢難推動。

立院為最高民意殿堂,代表人民監督施政,本應獨立行使職權,不該受行政部門干預,更不容許與總統唱和;小英將手伸進國會,悖離黨團自主慣例,未來國會改革受阻,責任誰來承擔?

小英與老柯協商,委請其續任黨團總召,然國會議長中立化後,黨鞭的權責益形加重,人選更當詳加斟酌。若說揀選適任院長,公正中立主持議事,是國會改革的第一步;則闢除密室協商陋習,建立透明協商機制,不正是國會改革基石?小英又如何杜悠悠眾口?

過去綠營批藍營立委,屈從馬英九的旨意,黨意永遠高於民意,立法院淪為立法局。而今民進黨將執政,國會龍頭的這一役,蔡英文「看不見的手」,強行伸入立院操作,正式開議後,綠營立委能否自主,挑戰蔡英文的意志,全民正睜大雙眼檢視。

   
派蘇爭龍頭 不怕農舍事件重演?
黃瑞麟/媒體工作者(新北市)/聯合報
民進黨立院院長寶座,確定由蘇嘉全爭取;身為屏東人,理應恭喜老縣長為屏東爭光,甚至一些錦上添花之辭彙,大可用上。

然而,只要想到蘇嘉全農舍事件、違建鐵皮屋出租,便有點擔憂起來。不談一些他縣長任內的謠言,單看農舍事件,事實上,是他擔任縣長公職期間,利用特權、鑽法律漏洞,讓自己賺取蠅頭小利,這些或許不是大罪,卻是小過。

一個會利用公職身分,讓自己享特權、圖方便的人,當他擔任起立法院長後,誰能保證他不會為己開方便之門?事實上,民進黨這三位角逐立院龍頭寶座的人,並非最理想的,多少都有是是非非,為何只能派出此三位人選?真叫人心有戚戚焉!

   
拚七月大選 安倍急著下猛藥
郭永興/臺中科技大學國貿系副教授/聯合報
如果以「震撼市場」跟「立即見效」兩個指標來看的話,日銀總裁黑田東彥應該是目前主要國家中最猛的央行總裁。日本媒體戲稱,黑田的震撼金融政策為「黑田火箭彈」,二○一三年與一四年,黑田都推出讓市場嚇一大跳的猛烈貨幣寬鬆政策,結果都是日幣大貶,日股大漲。

昨天黑田火箭彈射出日本金融史上首見的負利率政策,結果同樣是市場驚、日幣跌、股市漲。黑田火箭彈的爭議向來很大,二○一四年與昨日的政策,在日本央行的內部會議中,九位中央委員投票皆是五位贊成四位反對,可見黑田是不顧副作用而強渡關山。

以昨天的負利率政策為例,日本央行決議讓民間金融機構擺在央行的存款,超過一定額度以上利率降至負○.一%。這樣的政策會讓民間金融機構減少在央行的存款,增加放款跟投資行為,活絡經濟;同時也會減少日幣作為投資或避險商品的魅力,造成日幣貶值,重出口企業的股價應聲上漲。

但是這帖猛藥的副作用很大。日本民間銀行之所以不將錢投入市場而放在央行,主要原因是產業界缺乏好的投資標的,央行逼著銀行把錢提領出去,銀行只好將錢投入投資率更低的渠道,結果就是銀行界的獲利減低。

歐洲的瑞士與瑞典等央行採取政策性負利率的結果,是歐洲銀行經營更惡化,不少銀行相繼裁員。昨日日本央行宣布負利率政策之後,東京股市中的銀行股一片悽慘。

為何日本央行要採取這樣的猛藥,或者說,日本政府為何採取這種猛藥。二○一三年日本首相安倍以「無血開城」的方式,提早逼換央行總裁。此後,黑田/安倍金融政策連線成立,黑田政策可視為安倍政策的延長。

安倍政權目前最在意的,應該是今年七月的參議院選舉。目前自民黨、公明黨聯合政權在眾議院已經超過三分之二席次,如果七月的參議院選得好,自民、公明跟其他右派政黨的加總席次,就有可能超過三分之二。參眾議院都過三分之二,安倍就可以啟動修憲工程。

要在七月分選得漂亮,搞好經濟不可少。然而,年初以來,由於中國景氣低迷,日股也是。一向反安倍的朝日新聞,這個月十六日的社論,就揶揄日本現在股市的低迷,就是安倍經濟學炒短線的結果。如果讓這種唱衰安倍經濟學的輿論不斷成長,七月選舉勢必不妙。

此外,年初以來的美股動盪,也使得避險日幣的國際資金增加,結果就是日幣價格上揚,出口型企業恐要向下修正今年的預測業績。然而一月下旬以後,日本勞工與企業談判薪資的「春鬥」已經開始,如果企業業績預估不佳,如何幫員工加薪?

昨天黑田/安倍連線成功放貶日幣,接下來安倍就可理直氣壯要求日本企業多給員工加薪。上班族高興了,今年七月大選獲勝的機會就大了。政權的基礎在經濟,安倍懂得道理,也懂得下猛藥,至於副作用,那就等選完再說吧。

   
爭資源 新潮流系不會缺席
林勁傑/自由業(花縣吉安)/聯合報
前年九合一選舉,最大贏家非新潮流系莫屬,不但擁有最多地方諸侯,甚至掌握三都,再加上近廿席的立委,可說是民進黨內最具歷史及實力的派系。未來居廟堂的蔡總統,恐怕也要與新潮流系共治天下。

此次蘇嘉全與蔡其昌正副院長搭配,想當然爾是英派與新系派系運作的結果,國會自主徒成口號。素來擅於精算的新系,在尚未擁有當「老大」實力時,一定奉行老二哲學,這在阿扁時代就是如此,現在亦然。

等小英正式上任總統後,資源分配爭奪戰中(或說爭權奪位)新潮流系一定不會缺席,未來還要進行許多改革的蔡英文,在改革前恐怕也得先經過新潮流這個強力政治實體的同意。

   
追求市容美感 也是社會責任
王建堯/中國科技大學視覺傳達設計/聯合報
近日造訪東京,關於美感素養的提升、都市文化的軟硬體建設,有了許多觸發。

請先閉上眼想像我們街頭巷尾的容貌,不少公寓住家把陽台外推當置物空間,凌亂的視覺直接影響「市容」;只是大家是否理解,把陽台整理乾淨,是維持整體城市視覺素質的重要工作或責任?

另外,街頭巷尾為了占車位出現的盆栽、積水容器、腳踏車等,當我們抱怨市容時,其實每個人不都是參與者與製造者?

視覺感受雖是主觀的,但還是有「通則」與原型;台灣某些區域嘗試招牌規格化,之後就有人討論,多元特色不見了,取而代之的是僵化制式的整體視覺效果。

筆者看來,市容不是單純規則化、制度化可以解決的,應該回歸到整體環境的美感與素養的軟硬體建設。這裡的美感不單純是「好看」,而是在生活脈絡中,它應該具有的「機能性」和「社會責任」。

這就牽涉到「共識」,台灣因為極度多元自主,需要耐心討論醞釀;但現在尚因為商業競爭,時間與空間的壓縮,讓人無法思考:空間美感的追求也是社會責任的一部分。

鄉民們推崇的日本市容規畫案例,也不是讓商家去遵守一個具體的視覺規則,而是將這些規則精神化、內化、與在地文化融合,而這些通用的規則,不是一種有形的招式,而是內化的心法。

當這種要求變成一種「必須」,每個個體會擁有自己的特色生命力之外,也因這種內化的共識,讓一個城市文化在每個參與的意識中層疊,凝聚更深刻的文化認同。換言之,文化的吸引力會更不斷深化提升,這也正是吸引旅客反覆到訪的原因。

市容反映台灣的美感教育與素養(機能性、美感及社會責任的融合素養),我們軟硬體建設缺乏長遠規畫;當有一天,某黨的文宣設計美感會影響得票數、太醜的招牌和消費習慣有更直接的聯結、每人都開始認為美感素養是社會責任時,從近日的討論,我們已開始認知、思考,再來就是化為具體的行動了!

   
聯合筆記/革新英派,別再掉入經濟數字陷阱
黃昭勇/聯合報
一如預期,主計總處昨天公布去年經濟成長率,連百分之一都不到。這當然提醒我們當前經濟環境的嚴峻,即將當家的小英政府勢必也相當頭疼。

經濟學上計算經濟成長率的項目,是現在主流的進出口、政府支出、民間消費與民間投資。於是乎,讓政府多花錢、為了招商引資而降低環保的要求、用貨幣貶值來增加出口、發放消費券刺激國內市場等等,就會在各個經濟成長減緩但財政還不錯的國家間流行。

但貶值救出口遇到貨幣戰爭,增加政府支出因財政困難已不可行,極端氣候更提醒我們環保要求不能退讓,那,台灣還有什麼能推動經濟成長?

最重要的,先是擺脫經濟數字的陷阱。

正如多數財經官員、學者與企業界所說的,台灣的經濟惡化已經是結構性問題,絕不能再頭痛醫頭、腳痛醫腳,若為了追求帳面上的數字,又再推出短期措施,恐怕又會落入數字的決策迷思,對台灣的經濟發展毫無助益。

數字的迷思是什麼?

簡單的一個問題,經濟成長率百分之○點九九與百分之一,你感受得出差別嗎?衡量通貨膨脹的消費者物價指數上漲百分一,你有感覺嗎?

恐怕,多數人都沒感覺。但每周油價下跌○點八元,開車族馬上有感;超商的茶葉蛋從八元漲到十元,上班族也很快就知道。

同樣的,經濟成長率百分之幾是一個提醒,但更重要的是民眾的生活是否有改善?工作條件是不是變好了?國人對台灣未來發展是不是有信心?是不是願意在這塊土地上打拚?

選舉前,總統當選人蔡英文以「小英」的親切稱呼,帶著民眾、媒體從「浪漫台三線」深入客家的人文與生活,在地生活與人文構成的客家產業圖像,給人耳目一新的感覺。

因為,跟著她深入了在地產業,讓許多人發現台灣原來有這麼多美麗的地方,透過這些文化內涵,自然可以發展出產業,找出不同的生活。

這樣的產業發展,不完全是政府在主導、構圖,而是給人民一個想像、一個環境。

台灣的民間活力很強,百萬家的中小企業不斷在成長、提升,台積電等大企業也不斷證明有打世界盃的能力。要推動革新的「英派」,需要做的其實就是給民眾一個希望、一種圖像,把國家發展的方向講清楚,把產業環境弄好,自然就可以讓民眾盡情打拚、感受經濟發展,而不需斤斤計較成長率究竟是保一不保一。

   
本電子報著作權均屬「聯合線上公司」或授權「聯合線上公司」使用之合法權利人所有,
禁止未經授權轉載或節錄。若對電子報內容有任何疑問或要求轉載授權,請【
聯絡我們】。
  免費電子報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權聲明 | 聯絡我們
udnfamily : news | video | money | stars | health | reading | mobile | data | NBA TAIWAN | blog | shopping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您或許對這些文章有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