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1月29日 星期二

做了棄卒,還要當饑餓哨兵?


網路時代,部落格是最佳發聲的平台。從【部落客名嘴】電子報非大眾媒體的角度,看個人媒體如何發揮影響力! 想瞭解最時尚、自然的Life Style?輕鬆成為新時代生活達人?【晨星生活元氣報】讓你輕鬆掌握最新生活訊息!
無法正常瀏覽圖片,請按這裡看說明   無法正常瀏覽內容,請按這裡線上閱讀
新聞  健康  財經  追星  NBA台灣  udn部落格  udnTV  讀書吧  
2016/11/30 第3884期  |  訂閱/退訂  |  看歷史報份
聯合報黑白集 聯合/如果想討好每個人
聯合報社論 聯合/做了棄卒,還要當饑餓哨兵?
經濟日報社論 經濟/全球化新階段 掌握新脈動
民意論壇 降門檻、可宣傳、易通過 當罷免成習慣…
選罷法修正/25%否決50% 落選反制當選?
證照、加薪、認同 三管齊下留住長照人才
去梯言/中共軍機繞台不可輕忽
美食、零嘴… 舊思維對抗變種毒品 難!
流沙中年 哪裡有身心歇腳處?
大學考招 應回歸12年國教願景

聯合報黑白集
聯合/如果想討好每個人
聯合報黑白集/聯合報
蔡英文出現執政危機,政策爭議烽火遍地,民意支持度更是雪崩式下滑,有人已擔心她將成「朴槿惠第二」。關鍵問題可能出在:總統是不是太急著討好每個人了?

兩岸關係險峻,本來也是蔡英文個人的姿態該負責。卻見她一面派宋楚瑜出席APEC,想運用宋習會的話題;另方面又邀獨派大老擔任資政,卻連彭明敏都不領情。想像有人一手拉著宋楚瑜,一手拉著彭明敏,是什麼樣的畫面?既非藍綠和解,也不可能左右逢源,徒勞無功可想而知。

面對勞工問題,蔡政府一開始就製造出今年放假大亂的局面,勞工放假公務員沒放假,安親班放假學校沒放假,結果當然誰都不高興。如今一例一休政策還在野火燒不盡,蔡英文卻說「勞工是心裡最軟的那塊」。此情此景,這樣的言語會不會太肉麻?

總統掌握權力制高點,理應盱衡全局,作出符合社會最高利益的決策;如今卻急著在華航罷工、同性婚姻立法這些個別議題上表態,只想樹立個人開明形象,討好民意的心情急切到令人訝然。於是,一方面高聲主張反核家園,一方面對日本核輻射食品進口政策開始立場鬆動。一方面強調「司法改革責無旁貸」,另方面對包括黨產會在內一樁又一樁「行政力超越法律」的個案視若無睹。這樣的矛盾例子俯拾皆是,誰能說得出民進黨政府的核心價值是什麼?

想討好每個人,結果必定是誰都討好不了。勞工團體、青年團體、反核團體……,如今一批一批移向民進黨的對立面。這才是蔡英文的執政危機。

   
聯合報社論
聯合/做了棄卒,還要當饑餓哨兵?
聯合報社論/聯合報
川普要退出「跨太平洋夥伴協定(TPP)」,已無懸念,台灣頓失所依。形勢嚴峻,蔡英文的政府若僅故作鎮靜,仍毫無作為,她的聲望恐將一路探底,而當她失去民心,再作任何變革,亦都將藥石罔效。

川普當選是世界浪潮反轉的戲劇性一幕,美國從二戰末期開始主導世局的全球主義,在這一刻突然劃上休止符;而中國大陸卻欲迎向其「中國夢」黎明前的微光,用不同的倡議,嘗試塑造這個世界。川普的新孤立主義,與習近平的「中國夢」,鮮明地呈現了彼消此長的情狀。

美國從歐巴馬中東撤軍就預示了這個戰略收縮的趨勢。希拉蕊.柯林頓雖替歐巴馬制定了「亞洲再平衡」戰略,以遏制中國崛起,但從南海較量中可看出,美國已是色厲內荏,TPP就是其遏制手段的主角,如今卻難以為繼。

況且,同一期間,中國大陸提出一帶一路倡議,成功推動亞投行,連英法德義等美國盟友都集體加入,南海造島穩步形成戰略固守;今年更首次舉辦全球治理最重要的平台G20峰會。

世界正走上一個重大的分水嶺,當「中國夢」與「新孤立主義」並存,一個新的兩極體系的世界將逐步成形;但蔡英文的政策卻還僵固地留守在舊世界裡,只注目於柯林頓身上儼然還在閃爍的世界霸權餘暉,卻看不見美利堅帝國已經嚴重褪色。

當蔡英文誤讀了趨勢又單邊押寶美國,當然就造成了川普反TPP主張一夕成真對台灣的衝擊效應。這個曾被柯林頓經濟顧問霍爾邁茨形容為「亞洲版北大西洋公約」的經濟協定,其實是一個包圍與遏制中國的聯盟,當它未成形即告瓦解,台灣頃刻成了經濟與戰略上的國際孤兒。

TPP瓦解後,全球目光轉向「區域全面經濟夥伴協定(RCEP)」以及倡議中的「亞太自由貿易區(FTAAP)」,兩者都由中國大陸主導,台灣恐皆不得其門而入;至若洽簽雙邊協定之路,也恐更加坎坷。蔡英文竟猶一派輕鬆狀,宣稱要推動雙邊與多邊經貿協定,甚至早在十月交給英國《經濟學人》有關明年趨勢的專文裡,夸言要把台灣再變為猛虎。

這等情境可有兩解:其一,蔡政府已如盲瞽,看不見台灣面臨危殆之境;其二,蔡英文雖知台灣已體弱病虛,卻被意識形態挾制,觀望瞻顧,但求拖延,走在暗夜裡,只好吹哨壯膽。若是前者,從觀光慘業到興航解散所揭露的經濟真相,能否搖醒昏睡的蔡政府?若是後者,則試問,難道台灣成了TPP的棄卒後,還要勒緊褲帶,無怨無悔地繼續在亞洲充當美國的饑餓哨兵?

作為執政者,蔡英文的職責是面對冷酷的現實作出正確的決策。全球的新格局已經揭示,台灣不能放棄雙邊協定,但更須全力尋求加入RCEP與FTAAP的區域整合。這個轉身對蔡英文而言,其實並不真的那麼困難,只要在她就職演說基礎上往前一步,表明依據憲法,兩岸並非兩國關係即可。

北京近期幾個動作值得注意。習近平月初在北京接見了洪秀柱,月中卻讓馬英九在馬來西亞碰了一鼻子灰,儼然是要從「九二共識」中剔除「各表」,只留「一中」;但同時間,則未對蔡英文派往秘魯APEC的宋楚瑜橫加干預,而宋楚瑜行前複誦「兩岸一中、反對台獨」卻留下一些線索。捧洪、卡馬、會宋,北京應是在看蔡英文何時填上那份「未完成的答卷」。

《經濟學人》專刊封面以塔羅牌為背景,占卜二○一七全球趨勢,其中「川普星球」隱喻著一個全球治理的黯淡開端。區域整合進程撲朔迷離,無序博弈更形激烈,台灣卻不自知手上只剩什麼牌。蔡英文必須清醒地認知,若不想步陳水扁後塵,就必須拋棄虛幻主張,大膽更張路線,否則因循泄沓以致失機僨事,她將淪為深綠裹脅的政治傀儡。機會之窗稍縱即逝,莫待答卷收走,猛虎餓成病貓。

   
經濟日報社論
經濟/全球化新階段 掌握新脈動
經濟日報社論/經濟日報
美國總統當選人川普爆料,他與蘋果執行長庫克通過電話,向他表示若蘋果能夠回美國設廠,會考慮對蘋果大幅減稅。對於川普的呼籲,庫克僅簡單回應:「我明白。」川普並非第一個批評蘋果將生產移往海外的人。2011年2月,歐巴馬曾詢問蘋果已故執行長賈伯斯:「要怎樣才能讓iPhone回美國生產?」賈伯斯回答:「這些工作機會是不會回到美國的,因為只有中國勞工可以在三天內輪班趕出200萬支iPhone。」這兩段故事,加上川普誓言要終結TPP在國內外引發的巨大震撼與爭議,都顯示了長久以來的全球化終於走到了困境──進退維谷。

近代全球化從18、19世紀的英國主導,到20世紀以來的美國主導,算一算也有兩、三百年了。這個過程,是全球化的第一個階段:「正」。所謂「正」,是指全球化基本上是全面快速地向前推進,儘管在這個漫長階段中,經常有不少反對全球化的現象出現,但總體上,還是難以對抗全球化大浪潮,兩股力量的對撞,最多就是出現一些泡沬,最終還是被吞噬於大潮流之中。

這個「正」的階段大致又分為兩個進程。前一個由英國主導,主要是重商主義加帝國主義加殖民主義,所以普遍出現了剝削與被剝削的現象,也自然對全球化產生對抗,具體表現在二戰之後全球風起雲湧的獨立運動及反殖民現象之上。

英國之後,接下來的主導者換成了二戰結束之後的美國。時代不同,美國不能再搞殖民主義,換成了霸權主義。其綜合內容包括了美元霸權、美軍霸權、美國價值霸權,各種手段相互為用,目的都是讓所有落後國家打開大門,讓美國長驅直入,憑著優勢的核心競爭力,無止境地吸走這些國家的資金、人才、資源,除了一開始在這些國家也創造了一些就業與繁榮外,接下去,給他們帶來的往往更多的是生態破壞、環境汙染及對傳統價值、風俗與信仰的衝擊,這當然會產生許多反思與反抗,但這些地區本身實力不夠,為他們站出來打抱不平的是國際間一群正義之士組織的NGO(非政府組織),於是很長一段期間,只要是帶有全球化色彩的組織如WTO、APEC、G7開會,就會引來一大批NGO人士進行抗議。但基本上這些行動還是阻止不了全球化的大趨勢。一直到公元2000年,全球化無論是英國主導還是美國主導,始終都處於「正」的階段。

拐點出現在2001年。進入到新世紀之後,一連串因全球化而產生的副作用蜂起群擁地在美、歐等發達國家出現:(一)全球化必然導致的文明衝突,通過911事件及恐怖活動頻繁爆發;(二)原本是將汙染輸出到落後地區,卻發展成全球暖化,反撲到了發達國家本身;(三)發展中國家得到了資本與技術,加上當地的其他廉價生產要素之後紛紛成了生產基地,搶走了發達國家的就業機會;(四)全球化在各地導致的貧富惡化引發了政治動盪並產生了難民問題;(五)難民問題又加劇了發達國家原本因為移民問題就存在的社會矛盾。所有這些,就匯聚成了近來出現的英國脫歐、美國川普現象以及後續將出現的許多西方國家右翼政黨的興起。這些紛至沓來的反全球化力量與早前的NGO不同,它們是會真正動搖或改變既有的全球化大趨勢的,故可謂之「反」。

按照辨證法,正之後為反,是必然;反之後,則為合,也是當然。那麼接下去的趨勢又怎麼看呢?全球化如果出現了「合」,主導者又將是誰?

就現在形勢看來,全球化走勢的下一個階段很有可能是中國主導的新版本,核心內容是一帶一路、RCEP,甚至是一個更大範圍的FTAAP,其主要特色是:在商言商(少碰政治)與基建(高鐵、港口、亞投行)並行;進而以「天下主義」體現出平等、包容與相互增長。

從19世紀英國的殖民主義,到20世紀美國的帝國主義,再到21世紀中國的天下主義,這即是全球化的「正.反.合」。

   
民意論壇
降門檻、可宣傳、易通過 當罷免成習慣…
紀俊臣/銘傳大學公共事務學系教授/聯合報
立法院昨日三讀通過公職人員選舉罷免法部分條文修正案,將「罷免」部分,涉及罷免案成案門檻的條件及罷免宣傳之限制全般修正。

就罷免機制的設計原理,固然在淘汰不適任公職人員,但何謂不適任可能見仁見智,主觀認知居多,何況罷免活動係高度政治敏感性的活動。因之,以往在設計罷免案成案門檻時,即採取「高度立法」;意即門檻從嚴,避免個人恩怨竟釀成政治衝突,甚至竟至以「罷免」在任公職人員收場的「絕對對立」政治衝突。

此次修法,將罷免案提議人數應為原選舉區選舉人總數二%以上,改為一%以上,乍看只降低一%,卻是原來門檻的一半,以致未來提出罷免案的提議人將不再「困難備至」。嗣後若干不在任的政治人物因早先政治利益分贓不均而結怨的政治宿敵,必然經由罷免案的提出,以干攪在任政治人物,雖然不一定可以罷免得逞,卻已達到「困擾」的消極目的。

昨日所通過的罷免案門檻,尚有罷免案連署人,其人數應為原選舉區選舉人總數十三%以上,降為十%以上;亦即連署人門檻降三%。嗣後不僅罷免案提出增加,而且成案也相對增加。恐將造成政治衝突加劇,應非過甚之詞。

一旦罷免案成立,即進入「罷免活動」階段,以往規定罷免案之投票,「不得與各類選舉之投票同時舉行」;頃改為「可併其他選舉」舉行投票。此項修正固然可以減少公帑,但選舉與罷免本質上不同,如同日舉行是否混淆選舉人的「政治認知」;尤其緊張的競選活動貴在熱潮,而罷免則須冷靜思考,審慎抉擇;如今併同辦理,不免肇致被罷免人不公平的對待,甚至因之犧牲有作為的公職人員。

至說罷免活動得否「宣傳」?原選罷法所以規定不得宣傳,係著眼於罷免案的特性,宜「冷」而不宜「熱」;更不能成為習慣,始為該機制的本質。如今,放寬門檻外,另同意宣傳,嗣後罷免將不是「冷靜思考、審慎抉擇」,而是「積極參與,不達目的不終止。」此對社會之衝擊,不得不慎。

本次選罷法修正,將通過門檻大為放寬,現行規定,罷免案投票人數不足原選舉區選舉人總數二分之一以上,或同意罷免票數未超過有效票二分之一以上者,均為否決。經修正為「有效同意票多於不同意票,且同意票數達原選舉區選舉人總數四分之一以上」即視為「可決」;亦即通過罷免。此項修正,對於在任公職人員實係非常「寬鬆」的罷免通過門檻,其對罷免提議人必有相當大的「汲引」作用,認為很有可能通過,難免恣意造次。

此次選罷法對於「罷免成案門檻」和「罷免通過門檻」採取「低度立法」修正後,對於台灣的政治文化勢將形成變革的壓力,若干旨在製造對立的罷免案,固然在任職一年後,即可能隨時提議罷免;但對於在任公職人員,尤其執政黨的公職人員更將是立即面臨「罷免」的境遇,實該審慎將事,絕不宜恣意妄為,也是一項「值得觀察的新政局」。

   
選罷法修正/25%否決50% 落選反制當選?
洪長源/文字工作者(彰縣二林)/聯合報
立法院三讀通過選罷法修正案,此後罷免案只要同意票多於不同意票,且同意票數達原選舉區選舉人總數的四分之一以上,即罷免通過。

原本的「雙二一門檻」是為避免不同派系傾輒,造成政治動盪。如今改為四分之一以上同意即可罷免,必然造成罷免頻繁。以後只要反對某個人,挾廿五%的反對力量就可以為所欲為,罷免案勢必成為落選者反制當選者的最大利器,或許政治動盪將沒完沒了。

   
證照、加薪、認同 三管齊下留住長照人才
卓瓊鈺/成大醫學院物理治療系副教/聯合報
高齡社會即將來臨,各個大專院校紛紛開設長照課程。根據教育部統計,目前全國大專院校設有四十三個長照相關科系。然而這些學校培育的長照人才,畢業後卻僅有四十三%學以致用。套句教育部長的話:確實需要加強。

面對即將來到的高齡社會(二○一七)與超高齡社會(二○二五),我們該如何留住培養出來的長照人才?筆者認為可從三方面著手:

第一、長照人才專業制度的建立。回想廿多年以前除了醫師、藥師、護理師等幾個傳統的醫療專業有證照外,許多醫療專業人員國內都沒有證照考,回想筆者的第一張物理治療師執照還是在美國考的,所以許多人念完書留在美國根本不想回來。幸好在前人的努力下,現在有許多專業像是物理治療師、職能治療師等都已經有證照了,但是目前仍然沒有長照師執照,我想這是從事長照教育和相關醫療專業必須討論出共識,以及必須努力的目標。

第二、改善長照人員低迷的薪資。薪資的低落,一直讓想從事長照專業的人們裹足不前,大家寧願去速食店打工領時薪一二○元,也不願意擔任時薪一七○至一八○元的居服員。主要原因是工作辛苦,薪資不高,且沒有升遷管道。記得我在美國擔任物理治療師時,助理的薪資是我薪資的六十至七十%,所以這項工作吸引了一些準備要念大學的年輕人來從事,為儲備大學的學費做準備。也有年輕的單親媽媽,因為工作時間彈性,也來擔任助理的工作。建議若是體力好的年輕人有興趣從事長照工作,應該給予績效的鼓勵。

第三、提升人民對長照專業人員的認同。人民必須認同長照專業,長照系統才能留得住人才。民眾傳統觀念大都認為醫療專業中萬般皆下品,惟有醫師高(其實健保定額給付下造成血汗醫護,薪水也不高了!)。然而這幾年老人醫學十分強調跨團隊的照護,才能夠給病患最完善的照顧,因此,要教導民眾認識各個醫療專業的角色是相當重要的。不論是醫師、護理師、物理治療師、職能治療師、社工師或是未來的長照師等等,都是努力想讓病患恢復生活獨立、功能自主的角色,缺一不可。因此尊重為你服務的醫療專業人員,並且認真學習照護技巧,對自己或是對家人的治療效果一定會更好。

每個人都會老,也可能會面臨需要照護的處境,二○一七年我們馬上就要面臨高齡社會,如何留住好不容易培養出來的長照人才,需要大家一起努力!

   
去梯言/中共軍機繞台不可輕忽
公孫策/聯合報
中共軍機繞台一周,國防部淡定處之,但表示有全程監控。

這是媒體報導,中共軍機第一次「繞台灣後穿越第一島鏈」,它當然是針對日本,但之前都只是從東海直接穿越,這次的動作乃有政治意味:之前「一中各表」,解放軍的巡航不包括巴士海峽到宮古海峽,如今台灣既然不表,中共找每一個機會「自表」,戰機繞行台灣巡航,當然有宣示「一中包括台灣」的意思。

蔡總統對民進黨人說,要力抗中國的壓力,請問,軍機繞台是不是一種壓力?如果是,豈可沒有反應?如果不視其為一種壓力,那可危險了。

南北朝最後一幕:隋軍南征大將賀若弼命令沿江部隊,每次換防時,都齊集廣陵(今揚州),大張旗幟,營帳被野。南方的陳國以為隋軍將大舉入侵,緊急動員防備,後來發現只是換防,乃不復戒備。終於有一次,隋軍集結後突然渡江,陳軍全無防備,建康(今南京)城迅即失陷,陳亡。

國防部說全程監控中共軍機,但若中共軍機侵入台灣領空,那該怎辦?

前述戰役是結束南北朝三百年分裂局面的重要一役,後世對之分析頗多。一般認為,隋強陳弱,大勢不可扭轉,統一是遲早問題。但也有人提出:陳軍如果暗中集結兵力,趁隋軍換防,警戒心放鬆時,找到對方空隙,擊其惰歸,縱不能勝,至少可破其計謀。這個想法其實不錯,但前提是陳國有心抵抗,才會採以攻為守作為。

那一段南北分裂時期,北強南弱的形勢基本沒變,可是東晉能在淝水之戰大捷,那是因為東晉還有「規復中原」之心。對應到今日台灣,早年還有「反攻大陸」之心,才可能有古寧頭大捷,才能挺住八二三砲戰。

於是要問一個嚴肅的問題:台灣今天有沒有對中共抗戰的意志?要曉得,當年美國第七艦隊協防台灣,除了因為韓戰,也是因為國軍打贏了古寧頭戰役。易言之,中華民國有抗戰意志,且有實力守得住,美軍才會來。中共軍機繞台巡航,國軍連戰機升空「伴飛」的動作都沒有,你要美國怎麼看台灣?

「全程監控」不是抗戰意志的表現,中共軍機萬一有什麼「動作」,全程監控只能「目迎目送」而已!

   
美食、零嘴… 舊思維對抗變種毒品 難!
陳俊利/國小教師(新北市)/聯合報
聯合報斗大標題「小心孩子零食,可能被摻毒」令人怵目驚心,家長不知毒販的手已伸進校園,包裝精美外觀像咖啡包、零食的新興毒品引誘小孩在不知不覺中吸食。

今年「中華電信數位繪本全國創作大賽」跟法務部合作,特別增加「反毒創作組」,我帶領班上六年級學生參加繪本的製作,學生上網查詢才了解,毒品不只是存在於社會新聞所報導成年人吸毒,或只限一小撮販毒組織販售危害社會,竟然有毒販在網咖、PUB、KTV、轟趴等場所,將毒摻入飲料或免費提供,年輕學生常聚會的場所,也是毒販販售毒品的好地方。

縱使不涉足上述場所,也要提防毒品被摻進食物。學生創作的劇本描述一個麵包師為讓消費者成為忠實顧客,在麵包摻進毒品讓人不知不覺中購買,最後麵包師接受法律制裁,出獄後重新做人的故事,以警惕世人因貪圖一時利益而販毒害人,也讓涉世未深的學生提高警覺,不要因為美食就輕忽毒品的存在。劇本入圍後,要將劇情呈現舞台,透過網路的傳播力量,達到反毒宣導,並呼籲年輕學子勇於向毒品說「不」,共同營造健康活力「零毒害」的校園。

政府用心推動,學校老師、社會人士共同關心,用寓教於樂的生動表演傳達反毒訊息,希望學子在潛移默化中,能真正遠離毒品、拒絕毒品的危害。

李基福/國小教師(嘉義市)

蔡英文總統宣示要嚴厲打擊毒品,防範毒品侵入校園,同時毒品化身為糖果、零食或飲料包裝的新聞也占據了偌大新聞版面。兩相對照,可發現要將毒品趕出校園,根本是一場雙方「火力」極不對稱的戰爭!

首先,毒品的外觀已經變種,甚至客製化為師長不會察覺的「食品包裝」,察覺的難度與日俱增;師長所能運用的手段在外界壓力下卻愈變愈少,既不能搜身也不能檢查書包,光靠肉眼要察覺真的很難。

再者,要填報的成果、報表一樣也沒減少,根據總統「每季呈報執行進度與成果」的宣示,這些工作最終勢必都會落到第一線校安人員身上,弄到最後,說不定將毒品趕出校園反而變成了一場遠無止境的紙上作業!

現在我們可說是用舊式反毒思維在對抗變種中的毒品,如果不先將第一線校安人員的緊箍咒稍微鬆綁,打贏這場戰爭的機率大概幾近於零吧!

   
流沙中年 哪裡有身心歇腳處?
李淑娟/文字工作者、影評人(台北/聯合報
聯合報十月份刊載的「流沙中年」專題,深深射中同世代的心聲。近半年來,在台灣和日本同步上映的日本電影「比海更深」、「漫長的藉口」、「愛情,突如其來」,同樣也是中壯年的導演,不分國界道出了這個年齡層的心事。

一九六二年出生的是枝裕和導演,給予電影「比海更深」的尾聲:颱風過後的大街,一把被吹壞的雨傘散落在路旁樹下,阿部寬飾演的男主角步伐沉重地走著,一景道破挫敗人生中途,沒法放棄、蒼茫又沒有退路的心境。

曾任是枝裕和副導演的西川美和一九七四年出生,將自己入選直木賞的小說「漫長的藉口」改編成電影,本木雅弘飾演出過書的作家,變成名嘴卻嚴禁妻子在外人面前喊自己本名,因為自卑成就遠不如同名同姓的職棒選手;在與外遇偷情的歡愛時光,外出旅遊的妻子遭逢車禍喪生,無論家庭、事業、自我都處於解構,不知何去何從的狀態。

人生常常無法如預期發展,一九八五年日本作家佐藤泰志入選芥川龍之介賞的小說「Over the Fence」,一九七六年出生的山下敦弘導演拍成電影「愛情,突如其來」,小田切讓飾演的男主角,全心投入工作無暇照顧家庭,導致在家育兒的妻子出現拿枕頭企圖悶死小孩的失控行為。不得不離婚後,回到家鄉函館,為了能繼續領失業給付,一邊在職業訓練所學習木工、一邊思索未來何去何從;從小說發表的八○年代到當下廿一世紀,這樣的情節依然讓人覺得宛如近鄰的故事,如此熟悉又無奈。

每一個遭逢挫敗的人都會自問:「我到底做錯了什麼?」不見得人人都能得到親族的理解,可能遭到比陌生人更勢利的眼光批判冷落,人生一環扣著一環,那些淪為游民、甚至發瘋、犯罪的人,一定有過平穩人生。

該如何看待自我?社會又如何對待「流沙中年」?就像「深夜食堂」導演一九六一年出生的松岡錠司在來台記者會上說:「希望『深夜食堂』能為人生並不順遂的普通人加油。」本木雅弘在電影「漫長的藉口」裡有句吶喊的台詞:「人們總喜歡用自己的角度去評斷別人!」

在生命黃昏來臨前,真實人生情節不見得能像電影一樣:找到愛情、尋覓出突破關鍵點,甚至發現「深夜食堂」般平價美味、老闆永遠善於傾聽開導的身心靈歇腳處;但是「流沙中年」仍有比老年好的體力和反應去學習,就算社會讚賞、救助體系的力量都不可能幫助我們,還是要把握所剩不多的人生時光。

我在電影裡,感受到沒法對人說清楚的悸動,久久不散。

   
大學考招 應回歸12年國教願景
徐慶忠/高中教師(屏東市)/聯合報
因應一○七年十二年國教新課綱實施,一一○年大學入學考招制度規劃一公布,引發正反兩派不同意見與觀點。暫訂高三寒假進行基本學科測驗,高三暑假進行分科考試,高三下課程結束後提出申請入學、高三暑假分科測驗結束後分發。

贊成的立場是高三學生學習歷程可較為完整、高三下學習不被申請入學干擾;反對的立場是申請入學時間與分科考試的時間較接近,學生可能多會選擇分科測驗增加入學機會,徒增學生準備考試壓力。

筆者認為,大學考招制度應回到十二年國教課綱的願景「適性揚才、終身學習—成就每一個孩子」,重視學生完整學習歷程規劃、培養具備社會適應與應變力的全人教育發展。目前規劃「基本學科測驗」重點在於檢視學生高中基本學科能力,「分科考試」重視依據學生興趣選擇加深加廣課程的分科學習成效,了解學生學習興趣與潛力,最後的「學習歷程檔案」重視學生適性、多元、差異的學習特質,落實選修課程,培養學生實作能力。

鼓勵高中生依自己的基本學科能力結合學習歷程檔案,作為大學申請入學之考量依據,透過「學習歷程檔案」讓學生記錄自己高一至高三的學習過程,包含學習表現、社團活動、志工服務、實習或專題製作、獲獎、證照、校內外交流活動、經驗分享及反省思考等,學生對自己有更深入的了解,檢視個人學習狀況、培養知識管理的能力,進而訂定職涯目標,為未來人生作準備。因此,學習歷程檔案可視為破除紙筆考試為主要升學模式下,另一個考招轉型契機。

如何讓「基本學科測驗」真實呈現學科基礎能力,讓學生能真實依個人興趣多元選擇加深加廣課程的「分科測驗」,結合完整的「學習歷程檔案」,是十二年國教課綱與大學考招制度搭配成功與否的關鍵。

學生學習歷程檔案的大數據資料建置系統,可提升大學審查資料效能,並增加審查客觀和公平性;學生學習歷程的架構與內容的合適性,重質不重量的學習歷程,如何維持品質與公平,亦需要專責單位統一辦理。

給學生試探的機會、培養學習動機、看見學生的天賦,適性揚才的發展,才能培育國家終身學習者。

   
都更加持 這些地區逆勢上漲
台北市地政局近日公布地價調查,今年整體下跌,但有一些地區逆勢上揚,主因大多是有具體都市更新進度。業者表示,這些地區都更後景觀改善、機能也可能提升,可作為購屋指標。

你不問,醫生不會告訴你的事
通常醫生會決定最好的療程是什麼,而不見得會知會患者有哪些治療選項,但最好的治療方式應由雙方共同決定,主動詢問醫生有什麼替代治療方案,然後一起討論出最佳辦法。
 
本電子報著作權均屬「聯合線上公司」或授權「聯合線上公司」使用之合法權利人所有,
禁止未經授權轉載或節錄。若對電子報內容有任何疑問或要求轉載授權,請【
聯絡我們】。
  免費電子報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權聲明 | 聯絡我們
udnfamily : news | video | money | stars | health | reading | mobile | data | NBA TAIWAN | blog | shopping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您或許對這些文章有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