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8月22日 星期二

【翰墨知交情之四】莊靈/不唱山歌,去考古(下)

聯副電子報

【哈佛商業評論電子報】包含領導、創新、策略、管理等四大領域精彩內容。歡迎訂閱,與世界一流的管理接軌! 想瞭解最時尚、自然的Life Style?輕鬆成為新時代生活達人?【晨星生活元氣報】讓你輕鬆掌握最新生活訊息!
無法正常瀏覽圖片,請按這裡看說明   無法正常瀏覽內容,請按這裡線上閱讀
新聞  健康  財經  追星  NBA台灣  udn部落格  udnTV  讀書吧  
2017/08/23 第5787期  訂閱/退訂看歷史報份直接訂閱

今日文選 【翰墨知交情之四】莊靈/不唱山歌,去考古(下)
【慢慢讀,詩】林煥彰/我無言面對一頂鋼盔 金門八二三留下的見證
【極短篇】鍾玲/過世以後的母親

  今日文選

【翰墨知交情之四】莊靈/不唱山歌,去考古(下)
莊靈 文.圖片提供/聯合報
【翰墨知交情之四】莊靈/不唱山歌, 去考古(上)

在日本功課很忙,不久,也就把這件事撂過腦後。一天,忽然接到一份厚厚的郵件,打開一看,竟是彥堂自己在安陽發掘甲骨文研究的第一本著作發表了《新獲卜辭寫本》。我還記得,書是中裝自寫自印,拿到手中真使我又驚又喜又愛。能思、能言、能行,這是他日後有大成就的起點,也是他有志於甲骨文研究開始的一段史話。從此,他不但在安陽多次發掘甲骨,而且連續發表他的傳世之作,如《甲骨文斷代研究例》,如《殷曆譜》等,使他的聲名超越了安陽、中國而揚溢於全世界,證實了他在北大樓上那一夕談話──有新觀點,有新問題,有新收穫──論斷的正確無訛!

如今,前塵歷歷,恍如昨日,而彥堂兄逝世忽已三載,撫今思昔,愴感萬千,所以不計繁瑣工拙,寫出這篇紀念文字,一以存一代學人文獻之真,一以抒我個人對芸窗舊友的懷念之情!(民國五十五年於外雙溪故宮博物院)

(按:本文原載1982年2月11日中國時報人間副刊)

筆者最近機緣巧合,結識了一位對前輩藝文人物書畫和信件等資料的收藏和研究者董良碩先生,他不但保有六十多年前父親寫給董伯的好多封信,而且還特別將它們用彩色影印了一全份送給我,讓筆者既驚喜又感動。其中有一件是用上面印著「國立中央博物圖書院館聯合管理處用箋」的抬頭,同時地址還印著「台中市振興路四十四號」的十行紙,匆忙間以行草書寫的;原信如下:(圖三)

彥老:前上一函諒已收見,拙作紀念峨士兄短文原稿覓得,茲上聊供參考。此間點查之工作照常,大駕本周日能來否?念念。即請暑安 弟嚴頓首 九月十八日

筆者查了一下,父親寫這封信的時間應是民國四十一年的九月十八日,因為信中提到的峨士兄就是在當年四月因病過世的。峨士先生姓劉名奉璋,河北饒陽人,他是父親於抗戰開始後負責第一批精華文物西遷到貴州安順時,延攬進故宮服務的一位極有天分的國畫家。1948年底劉先生也是和我們同乘中鼎號登陸艦,護運第一批渡海故宮文物從南京來到台灣的;他是從小看著我們四兄弟長大最親敬的叔叔,然而卻不幸因胃潰瘍在1952年四月英年早逝。當時父親正為籌辦峨士先生的遺作展和協助民聲日報出版紀念特刊而向多位同輩藝文好友邀稿。而董作賓世伯從民國四十年開始,就受聘為專家委員參與首次遷台全部文物的公開清點(包括故宮、中博籌備處和中央圖書館三個單位),因此不但已與峨士叔熟識,而且還十分欣賞他的才華。事實上從民國三十九年(1950)四月起,當時聯管處所轄三個單位的文物,就已經從台中市區東南的台中糖廠原本存放砂糖的倉庫,全部搬遷到剛剛建好的霧峰北溝庫房去了;而從那時開始我們全家還有專責典守文物的兩院同仁和眷屬,便也從糖廠圍牆外邊家家緊連著的聯管處木造簡陋宿舍,一同隨文物遷到北溝鄉下,從此一住便是十五年(1950-1965)。所以實際上從1951到1953連續三年的文物點查,都是在北溝庫房進行與完成的。

為了撰寫這篇文字,筆者再次檢視父親留下來的老照片;居然在裡面發現了一張多人合照,恰巧就是民國四十一年九月,受聘到北溝參與文物點查的專家委員以及聯管處三個單位的負責人,於二十六日(也就是上面那封父親寄給世伯董作賓的信後第八天),在北溝招待所(筆者按:那是一幢日據時期就有的老建築,蓋得相當考究,推想之前應是霧峰林家的產業)外面園子裡的合影(圖四)。照片中左起第一人是古文字學家高鴻縉、第三人是中研院院士勞榦(貞一)、第四人是中研院院士高去尋(曉梅)、第五人是曾任青年黨主席的陳啟天、第七人是董作賓、第八人是大成至聖先師奉祀官孔德成、第九人是父親莊尚嚴(當時是聯管處故博組主任)、第十人是譚旦冏(中博組主任)、第十一人是畫家委員黃居壁、最右一人則是中圖組的主任顧華。這張照片中的所有專家學者今天都已遠去,而背景中的北溝招待所,也已在1999年的九二一大地震中被夷成了平地。

另外,筆者手中至今還珍藏著父親在六十多年前贈給我的一本小冊頁,(當時筆者還是省立農學院森林系的學生),裡面題的都是敦品勵學的詞句,而寫者幾乎全是當時文化界的名人,(像胡適、羅家倫、王雲五、錢穆和董作賓等人);顯然那是父親特別為我請他們於便中題寫的。小冊頁的最後一位題者就是董作賓世伯,當時他是以朱筆用甲骨文字寫了兩句箴言:

知之為知之 不知為不知

莊靈四賢姪

董作賓 四八、二、十九夜於北溝(圖五)

這兩句訓勉還在青少年時筆者的甲骨文墨寶,說明了兩件事,一是董伯常喜用朱筆寫甲骨文名句贈人;二是在完成最早的中央文物點查工作之後,董伯後來仍有多次去到北溝,而且都和老同學父親像大學畢業時那樣,有許多次秉燭夜話的歡喜聚晤。小冊頁緊接在董伯的朱筆甲骨文箴言之後,是父親於五十五年(1966)元月用行書補記的一段跋文,現錄如下:(圖六)

連日因將移家外雙溪,清理長物,於靈兒篋中見有此冊,七八年前所賜與者。檢視冊中,適之先生、彥堂兄竟已故去數載,人生朝露,逝者如斯,不禁感慨系之;遂題數字,以誌懷念師友之忱。

五十五年一月五日 六一翁將去霧峰前數日也

民國五十五年(父親已六十八歲,當時他用六一翁的別號也已多年)題此跋文時,所有文物都已在前一年(1965)遷運到台北士林,並且於國父誕辰當天,在外雙溪新館舉行了隆重的開幕禮。父親因為還要處理北溝故宮文物遷離後的未盡善後事宜,所以當時還住在北溝舊宅(洞天山堂)。數日後,他在「洞天山堂」的堂屋白牆上留下一首臨去長詩〈別北溝洞天山堂題壁〉之後,這纔依依不捨地和母親離開居住了十五年多的北溝,來到他此生伴隨故宮文物的最後一站──台北外雙溪的故宮博物院。雖然那時他才剛剛升任副院長(院長是蔣復璁),而且又可以和台北的老朋友們經常見面了,但是老同學董作賓和老校長胡適之先生的過世,讓這次的離中北遷,在他的內心又增添了更多的惆悵與懷念吧!(下)


【慢慢讀,詩】林煥彰/我無言面對一頂鋼盔 金門八二三留下的見證
林煥彰/聯合報

眼淚是流不完的,誰發動戰爭

誰有權利決定別人的命運,

奪取人家,千千萬萬無辜的性命?


問號,問號,問號,

我該用多少個問號?

一個人一個問號嗎?

死去的人,每一個都有千萬個

問號,可惜它們都沒有聲音

它們都凍結在比海還深,

比死亡還冷的

黑洞裡;沒有比回不來的吶喊

的聲音

還深,千古都沒有迴音……


我只是一頂鋼盔,

我只能以哭瞎了的眼,流不乾的

雙瞳,

面對歷史;有誰還管你

這段歷史

誰的歷史?死亡的,悲劇的

歷史?……


【極短篇】鍾玲/過世以後的母親
鍾玲/聯合報
馮月清在靈堂上瞻仰母親遺容的時候,心像是被敲掉了一塊,喉頭抽噎、胸口急促地起伏,淚滴滴落下。母親的面容平靜,皺紋撫平,皮膚白皙,看不出七十六歲。出殯後一個半月,月清失魂落魄,平時興致勃勃地工作、旅遊、吃美食,那一個半月對什麼都提不起興趣。之後十年她常常問自己,何以母親去世會給她帶來如此巨大的傷痛?因為母親和她的關係並不親。

月清念大學的時候,讀到短篇小說《心經》,張愛玲那麼膽大而徹底地表現伊拉克特拉情結,令她心服。當然她與父母間的這種三角關係,只屬若有若無。少女時代的月清,漂亮活潑,每天跟父親有說有笑,常靠在父親身上撒嬌,母親總是寬容地笑著看他們父女。那時上高中的哥哥跟母親很親,母子常相偕去看電影,看完一場會熱切地討論好幾天。

到父母親上了六十五歲,哥哥早已在美國成家立業,每年農曆年帶著太太、兒子飛回台灣過節,而離了婚恢復單身六年的月清,回台中找到工作,每周回家三次,買菜來作飯,給父親量血壓、給母親量血糖。四十歲的月清也學會寬容了。她察覺進入老年的母親,不只身心、連靈魂都依賴父親,一方面她身體虛弱,需要父親照顧,一方面,月清想,是不是像電視劇中的愛情,父親是母親的初戀,也是她的末戀。因此月清儘量不跟父親單獨說話,每次只要開口,都是對著兩老,讓母親感受父親全屬於她。

所以從小她跟母親真的不那麼親。母親過世後,不時一些有關母親的記憶,出現在她腦海中。在母親過了七十四歲生日後有一天,月清例行回家,父親方好出去了。母親才做了白內障手術兩周,眼睛清亮,襯柔銀的頭髮,很精神。母親拿出一個小木盒,裡面有四只戒指,兩枚胸針,她把盒子放到月清手中說:「以前就給過你幾件,剩下的這些都給你,媳婦那份他們結婚時已經給她了。我由大陸來台灣也只帶了十幾件。但是那個最貴重的翡翠葫蘆墜子已變賣了,不能留給你,可惜。知道嗎?二十年前你和他結婚,不是雙方把聘金和嫁妝都談好了?可是親家母私下來找我,向我要二十萬,她說你年紀比她兒子大,所以我把它變賣了。當時沒跟你說,怕影響你們夫妻感情,但更擔心的是,這樣的親家母會灌輸什麼觀念給兒子。」母親說中了,結婚不到四年他就變了心。再度細想母親的話,她感受到母親多麼為她忍辱,為她擔心。

母親去世半年,月清整理告別式上拍的照片,發現來參加的人真多,有父親退休前的下屬,有哥哥的同學,有她的同事、同學,還有母親的牌友、太極拳班的拳友。而且他們幾乎都在靈堂默坐了很久。這不尋常,一般告別式,大多數人,包括她自己,都是行個禮就離開。她記起從小到大不論是父親的、他們兄妹的朋友來訪,母親上了茶之後都在客廳坐下來跟客人閒話,溫婉而文雅,客人都說很多話,也很開心。母親在大陸是官宦人家的大小姐。月清一向忽略了母親的魅力,自己太自我中心了。

由月清到北部讀大學,畢業後在北部工作,一直到二十八歲結婚,她每隔三、四個月都會收到母親郵寄來的包裹,裡面有一件為她訂做的洋裝,她習以為常地穿上。回想起來件件都合身,布料好,款式時尚。想像母親挑料子有多仔細,為了她還特別注意流行的女裝,又如何指導裁縫做出最新的式樣,全都因為要讓女兒光鮮亮麗。

母親過世五年,有一天晚上她陪父親看電視,節目是有關毒蛇的生態紀錄片,蠕動的黑樹眼鏡蛇令月清想起四歲時的一件事。父母在台灣的第一個家,也是他們兄妹出生的家,是一間位於山腳下的日式平房。她在院子樹蔭下,坐在小凳上玩洋娃娃。忽然母親大叫:「清清,不要動!」母親的身影飛掠而來,用手上的鐵製煤球叉子,拚命擊打月清身旁一公尺的地面,月清看見叉子打的是一條黑呼呼,殼亮亮,筷子長短的蟲,打了很多下,那蟲先扭動,然後僵直了。母親扔下叉子,一把抱住月清,在母親懷中,她感受到母親全身發著抖。連蟑螂都不敢打的母親,為了保護她,打死一隻大蜈蚣。

母親過世十年,月清也六十,步入老年了。一日破曉,她夢見自己像人魚一樣在深海海底游泳,看見一個巨大的蚌,牠張開兩片扇殼,隱約裡面有一顆乒乓球大小的金色珍珠。這時傳來公雞啼聲,在夢與醒之間,月清眼前飄過母親的臉,距離她只有十公分,對著月清微笑,是把首飾木盒交給她那天的模樣。是母親等了她十年,等到月清真正感受到她的愛,才來跟她相會嗎?


  訊息公告
主管要你買咖啡還交代"On the double!"是指?
總經理催促祕書Amy出去幫他買咖啡,他最後補了句:「On the double!」Amy不禁疑惑,是要濃縮咖啡加倍,還是要買兩杯?

夏天猛灌冰品 小心冬季反覆感冒
時序進入炎熱夏天,炙熱太陽賣力發威,冰涼飲料人手一杯,好不暢快!但你知道嗎?夏天喝太多冰涼飲品,容易好發冬季疾病,中醫師提醒:夏天應做好預防保健,讓冬天過得更舒服。

本電子報著作權均屬「聯合線上公司」或授權「聯合線上公司」使用之合法權利人所有,
禁止未經授權轉載或節錄。若對電子報內容有任何疑問或要求轉載授權,請【
聯絡我們】。
  免費電子報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權聲明 | 聯絡我們
udnfamily : news | video | money | stars | health | reading | mobile | data | NBA TAIWAN | blog | shopping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您或許對這些文章有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