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威、謝欣穎主演的《巷弄裡的那家書店》,是由夢田文創製作、華視正在熱映的強檔偶像劇,也是文化部高畫質HD旗艦型連續劇作品。為了這齣戲,製作團隊不惜花費3年做田野調查,走訪台灣各地的獨立書店,發掘到許多動人故事,透過影像與文字記錄,點點滴滴串連成偶像劇,進而拍成40家獨立書店的紀錄短片《書店裡的影像詩》,並延伸開發插畫圖文書、改編小說、文創小旅行、文創商品等商機。
《巷弄裡的那家書店》讓一個原生故事,透過不同的載體,拓展各種異業結合的可能性,堪稱「故事管理」的操作典範。而幕後主導策畫者,正是做為「故事管理師」的夢田文創專案統籌賴彥如。
好的原創故事 用途不限於拍戲
畢業於政大廣電系、台大新聞所的賴彥如,在投效夢田之前,曾做過公視科學節目《流言追追追》的節目企劃。傳播科系的主要出路,不外乎新聞、節目、戲劇。賴彥如說,新聞報導講究真實,節目也多從現實事件去發想,唯有戲劇不同,可以完全「無中生有」。學生時代她就懷抱戲劇夢,儘管畢業後先去做節目企劃,但只要耳聞朋友在拍戲,就會自告奮勇幫忙,也曾和友人一起寫劇本。
夢田文創成立後,全力打造「原創故事」的平台,廣納各方說故事好手,賴彥如就是其中之一。夢田把現實生活的故事帶到偶像劇,同時亦將偶像劇的元素注入各種文創領域,開啟嶄新的戲劇製作與商業模式。而發掘好故事、製作好內容,正是「故事管理師」的職責所在。
賴彥如解釋,「故事管理師」會各種方法,從生活中蒐集好故事,發想成觀眾有興趣的題材,架構出故事大綱後,再交由編劇寫成劇本,或交由其他創作者進行「二次創作」,轉化成各種文創產品。
事實上,不只戲劇需要故事管理師,這幾年流行「故事行銷」,即使做廣告或電視節目,也都需要好故事,「每個傳播人都應該是『故事管理師』,」賴彥如說。
隨手記錄「有感」的生活片段
蒐集好故事、開發好題材,是故事管理師的主要任務。賴彥如說,故事蒐集是365天、24小時不間斷的,過程中很重要的是「紀錄靈感」。
她強調「靈感是需要記錄下來的,」可隨身帶著小卡片、筆記本、照相手機,凡是在生活中遇到任何「有感」的片段,例如在咖啡館聽到客人的對話,或在公車上看到感人的畫面,就隨手記錄下來,未來有可能發展成故事,或是某個戲劇橋段。
故事管理師的素材來源,分為橫向、縱向兩部份。橫向指的是廣泛從生活中取材,博覽各類書籍、雜誌、節目。此外,也要留意大環境的事件,例如前陣子的太陽花學運,就有發展成戲劇題材的潛力。一旦決定要做這個主題,就要再「縱向」挖掘深度故事,例如訪談學運領袖、公民團體,架構出故事大綱。
跳脫安全牌 尋找嶄新題材
無論是故事管理師或編劇,都在開發原創故事。可惜以現實環境來說,並非所有的好故事都能實現,一來基於製作成本考量,可能連上演機會都沒有。二來電視台有特定的戲劇偏好,或者習慣打「安全牌」跟隨主流市場,像是這幾年流行「高富帥」,大家就一窩蜂炒做這類題材。
《巷弄裡的那家書店》很特別的是,以獨立書店做為題材。賴彥如說明,是因為夢田非常關注台灣的「巷弄文化」,而且發現許多香港、大陸觀光客來台,都把書店當作景點。這個現象誘發他們思考,是否能把「巷弄文化」與「書店」結合成為一齣戲?
從真實生活發掘好劇本
決定獨立書店主題後,賴彥如帶頭做田野調查,深入訪談數十家獨立書店,尋找有血有肉、真實動人的故事。裡頭有「跟回收場賽跑」的書店老闆、有喜歡和愛書客聊天的老闆、有為搶救老樹而開書店的老闆、有專賣黑膠唱片的老闆…。這些第一手蒐集到的故事,拿到內部題材會議討論,編劇會從中擷取部分情節,改寫成戲劇橋段,或做為劇中人物塑造的參考。
田野調查過程中,她發現很多獨立書店老闆,都很有自己的一套行事風格和人生信念,有人開門見山表明不想和媒體接觸,以免書店被宣傳後,淪為粉絲觀光打卡的景點。或者像是台中的魚麗人文書店,店主是單親媽媽,因為未婚生子的緣故,一直覺得受到社會異樣眼光,內心怨忿不平。直到讀了史學大師錢穆《論語新解》的一段話,才頓時豁然開朗。那一頁書,促成她開了這家人文書店。
讓偶像劇不再脫離現實
這些實地蒐集來的故事,很多都被賴彥如改編到劇情中。例如台大附近專賣簡體字書的明目書社,在簡體字書還很難取得的年代,每次新書到貨就會出現教授「搶書」的戲碼,賴彥如訪談後覺得很有趣,就寫入劇本。
為了籌拍這齣戲,足足花費將近三年取材、撰寫,劇本一改再改。賴彥如說,偶像劇過去常被批評「悖離現實」,夢田在劇本注入實地採集的故事,可讓劇情更為貼近真實,「否則將場景換成咖啡廳、主角換成咖啡廳老闆也沒差別,這就失去拍獨立書店故事的意義,」賴彥如說。
即使衍生產品 也講求原創性
從獨立書店的故事出發,發展成主要產品《巷弄裡的那家書店》偶像劇,再從戲劇延伸出紀錄片、圖文書、改編小說、巷弄小旅行、文創商品,賴彥如說,「讓戲不只是戲,將故事多元運用,這就是夢田想要做的事。」而這些衍生商品的策畫,也都是故事管理師的職責。
賴彥如強調,即使是戲劇延伸的產品,夢田也堅持要有「原創性」。像紀錄片找導演侯季然合作,改編小說也不找一般寫手,而是和作家烏奴奴、夏佩爾合作,希望做更有意義的「二次創作」。
賴彥如將這個故事延伸到各種文創商品,包括與「河邊生活」攜手規劃5條「巷弄小旅行」路線,帶領旅人認識獨立書店,並結合「巷弄小旅行APP」。還與日星鑄字行、Story Accessory合作開發項鍊,賴彥如解釋,有紙本書就有鉛字,因此想到和日星鑄字行共同開發純銀項鍊,走訂製款路線,消費者可自行選字。
不僅如此,夢田還把劇中主要拍攝場景——位於松菸的「閱樂書店」保留下來,未來打算實地營運。賴彥如說,這裡以前是松菸的「育嬰室」,希望能打造成結合「育成」概念的閱讀、音樂、美食等文創展覽空間。
絕對不能讓你的心死掉
把文創價值發揮到極大化,是故事管理師的貢獻所在。他們必須感性、理性兼具:一方面要具備感性,對週遭人事物敏感度高,才能從平凡中看到不凡,挖掘到好故事。同時也要有商業頭腦,才能對市場脈動、觀眾喜好做出正確判斷,從一個故事衍生無限商機。
賴彥如強調,故事管理師要有高度的同理心,才有人性的洞察力,「就像對獨立書店老闆的個性有所理解,才知道男主角應該塑造成怎樣的個性。」此外,更要隨時保持和社會的連結,「絕對不能讓你的心死掉,」這樣才能挖掘到好故事。
賴彥如說,這份工作最大的享受,就是每天都能聽故事,「既然聽過這麼多的好故事,就有責任好好吸收,再轉化成別人也覺得好聽的故事。」
-更多精采文章請見六月號(454期)Career職場情報誌-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