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6月17日 星期二

黑心大神房市達人Sway:社群真實告白 催進千萬元版稅


【旗標電腦知識報】提供最完整電腦知識,數位影像、網路技術、OFFICE系列等,不論入門或進階,都找得到! 想瞭解最時尚、自然的Life Style?輕鬆成為新時代生活達人?【晨星生活元氣報】讓你輕鬆掌握最新生活訊息!
無法正常瀏覽圖片,請按這裡看說明   無法正常瀏覽內容,請按這裡線上閱讀
新聞  專題  理財  追星  社群  Blog  哇新聞  電子書  
2014/06/18 第194期  |  訂閱/退訂  |  看歷史報份  |  能力雜誌網站
精選文章 人氣獲利方程式》黑心大神房市達人Sway:社群真實告白 催進千萬元版稅
新聞媒體3.0世代 堅守內容 擁抱科技
 
人氣獲利方程式》黑心大神房市達人Sway:社群真實告白 催進千萬元版稅
文/呂玉娟
「如果人生只有賺錢,那跟鹹魚有什麼兩樣?」身為建商剋星與房市名嘴的Sway,活躍於網路、出版及電視上,更因暢銷作品黑心三部曲《黑心建商的告白》、《黑心投資客炒房告白》、《黑心房仲的告白》被網友奉為黑心大神,盛讚為最有用的購屋指南;但揭發房市黑暗面的真實告白,也讓他被恐嚇、被告加重毀謗。然而,Sway沒有因而退縮,因為他只是很單純地堅持自己的初衷:「做對的事、說該說的話」。

口鋒筆利 賤嘴專說真話

他自嘲:「個性低調卻口鋒筆利,一張賤嘴專說真話,不寫則已,一寫就是刀刀見骨。」即便他在房地產業界不到30歲就有高達百萬以上年薪,也窺見了房地產快速賺錢致富的眉角,但他卻選擇了背道而馳,將他所知道的黑暗面公諸於世,提醒賺錢很辛苦的民眾要看緊荷包,莫當冤大頭,以免砸下畢生積蓄卻買到「金玉其外,敗絮其中」的黑心屋。

「我從來不靠投資房地產來賺錢,也從不教人投資房地產賺錢,我只教人如何買到好一點的房子。」Sway強調,擁有一間屬於自己的房子,是多數台灣民眾畢生的夢想,只是台灣的房產業,比你想像的還要黑,鋼筋少兩成、化糞池沒接管、混擬土隨便灌、中古雜牌發電機等,這些都是發生過的事實,當民眾歡天喜地以為買到夢想屋,事實上成為捧上血汗錢讓黑心建商賺飽飽的肥羊。

正是因為見識過房產界許多不能說的秘密,Sway更加不想靠買賣房地產賺錢,「買賣房地產確實能夠賺很多錢,但這並不是我想做的事,我賦予自己的價值是幫助人買到好房子,分享自己多年的經驗,我靠我的專業、所見、所聞的房市知識,賺取知識財,在幫助別人之際,我也賺我該得的錢。」

熱情分享 不動產網站人氣旺

黑心大神Sway的房產達人之路,得從大學畢業後進入房地產業說起。他大學讀的是土地資源系,待過建設公司、代銷公司、房仲業,拿到不動產經紀人執照,而後進入《壹周刊》擔任財經組記者,主力還是以跑房地產為主,在房產業界打滾了10多年。「當年我在一家小型建商工作,因人手不足,校長兼撞鐘,發包、監工、畫設計圖樣樣都得自己來,每天『朝九晚十』的生活,回到家往往已經11點了,常常累到騎摩托車等個紅綠燈都會睡著,累成這樣我還是堅持了下來,因為學習新事物的好奇心維繫著我的工作能量。」

忙碌工作的當時,正也是網路起飛的年代,躬逢其盛,基於好玩與分享資訊的念頭,與幾個朋友一起創立了「智邦不動產」網站,Sway也是當時作為版主所取的匿名。因為是匿名,所以可以毫無顧忌地揭開許多不能說的秘密。將所知的一切如實地寫在網站上與網友分享,除了上傳房地產的資訊與網友分享外,對於網友的提問他也一一回覆。

「當時的工作很忙、很累,但往往一天還要回答上百個網友的提問,我都利用午休時間及周末假日狂回信,你問我怎麼會有這麼大的熱情?好玩啊!」Sway笑著說道,「與網友交流讓我得到很大的成就感,雖然很累,但有熱情就可以繼續做下去,我有熱情,所以我每次在打字時,感覺到每個字都是有火花的。」他如此強調。

「智邦不動產」網站就在Sway與朋友的熱情經營下,不斷地匯聚人潮,逐步成為台灣最大、流量最高的不動產網站,電子報發送量更高達10幾萬份。

人潮即錢潮,當時很多人經營網站是為了賺錢,極力探索網路獲利的各種可能性,但Sway卻沒動過這個腦筋。他笑說,「我們這種專K建商的內容,有哪家建商要來登廣告啊!即使有,也會要求我不能寫不好的部份,我沒辦法為了廣告費去寫業配文,叫我該講的話不能講,我也無法接受啦!所以從沒打算靠網站賺錢,只要能分享真相,服務大眾,就覺得很爽了!」

真實告白 黑心系列狂掃書市

之後在朋友的引薦下,Sway到了《壹周刊》擔任財經組記者,專跑房地產,在踢爆黑心建商題材被選為封面故事後,開啟了他的揭發黑心之路,逐漸寫下黑心三部曲——《黑心建商的告白》、《黑心投資客炒房告白》、《黑心房仲的告白》,造成搶購狂潮。

Sway提及,當時有出版社開始來洽談出書,他沒有選擇規模最大、知名度最高的出版社合作,而是選擇理念相近,懂得如何做他的書的小出版社,果然第一本書一出即狂掃書市,大賣22萬本。黑心系列之所以會暢銷,並非天上掉下來的禮物,善用譬喻、遣詞直白、鉅細靡遺、黑心路術、招招拆解、行文幽默、令人莞爾,尤其標題吸睛力一流:買屋不會哭的17堂課、買屋簽約前最後救命的17堂課、搞懂中古屋坑錢陷阱的17堂課、搞ㄚ雞師偷呷步:黑心建商宰肥羊7大絕招……。讓人忍不住想買來一睹為快。

直到出到第二本書時,Sway都還是藏鏡人,只聞其名,不見其人,誰也不知Sway 何許人也。2012年出了第三本書,Sway才決定揭開神秘面紗,以真面目示人。決定浮出檯面,讀者網友讚嘆他勇敢,親朋好友則是擔心不已,Sway本人倒是篤定,「我出書是為了要把知識保留下來,選擇這條路,恐嚇有、毀謗有,但我從不無中生有、寫的說的都是事實,更沒有叫人不要去買哪家建商的房子,我只是說如果是我,我不會買。」Sway有技巧地說真話,既不指名道姓,也謹守言論界線,因此倒也沒有發生什麼「意外」。

成名之後不忘初衷

隨著黑心三部曲熱賣,版稅進帳高達千萬,Sway很感恩也知足,他表示,自己沒什麼物質欲望,這樣的收入已足夠讓他衣食無缺,付清一間自住小屋的貸款,未來更可以堅持做自己想做的事,並讓更多人聽到、看到他想講的「真話」。所以儘管書籍熱賣,Sway仍把書的內容分批Po上網站供網友閱讀,並不藏私,也不擔心影響書的銷量,「會買書的人還是會買,不會買書的人我希望它們也能看到我寫的東西,我希望越多人知道越好,買不買書無所謂,重要的是他們有管道可以知道這些訊息與知識。」他說道。

「台灣的購屋痛苦指數日益飆升,尤其是台北市,已是名列世界前茅。台灣房市本來就充斥著不公平,能替小市民發聲,甚至促使政府祭出法令來限制投機者,也算為社會盡了一份心力。」Sway的初衷未曾改變。

隨著真實身份的曝光,隨之而來的是媒體爭相採訪、演講邀約,還有電視台的通告也找上門。對於這些接踵而來的機會,Sway不主動爭取,也不排拒,有機會就發聲。「我相信我說這些對社會有幫助,不同的管道,會有不同的受眾,對我而言,就是利用不同管道發聲而已。」

成名後的Sway,依舊有所為,有所不為,建商找他當顧問,婉拒。目前維持經營幾個雜誌專欄,加上跑通告上電視談房地產趨勢。「電視台通告費只有3千元並不多好,我得花好幾個小時準備資料,只賺個油錢而已,但能在電視上提供民眾正確的房地產知識,讓更多人了解,我覺得很棒。」此外,帶讀者看屋是Sway在《壹週刊》的固定專欄,透過這個專欄讓他能維持在第一線觀察。而帶讀者看房,也堅持不收讀者錢,他認為買房子已經夠辛苦了,同時更不收建商的錢,以免瓜田李下,失去立場,他只賺取寫稿的費用,這才是該他的錢。

拒當鹹魚 只做有意義的事

目前智邦不動產網站仍持續運作,但Sway將大部份時間用於經營粉絲專頁「Sway房市觀測站」,隨時抽空將想分享的事發表在臉書上,寫些粉絲想知道的事、有興趣的事,也告訴他們一些不知道的事,他會從網友按讚及留言來觀察粉絲的反應,滿足他們的需求。

Sway表示,目前的日子過得很充實,已經將他的時間都填滿了。「我還是到處去講我該講的,讓大家知道我所知道的真相。」眼見著當年在房產業界的朋友們因投資房地產買賣而致富,進口車兩年就換一部新的,甚至還擁有私人飛機、遊艇,但開國產車、住小房的Sway並不羨慕。「錢!夠用就好!我選擇不要賺那麼多,能夠說自己想說的話就很開心。如果人生只有賺錢,那跟鹹魚有什麼兩樣?」Sway再次強調。

「未來的計畫隨遇而安,順著路走,水到渠成,不去設定未來要做的事。只要是有意義的事,我就會去做。我也不會擔心網友及讀者不見,因為這表示這個社會不需要我了,也代表是我功成身退的時候了。對於自己的選擇,不後悔,也不會覺得累,路,還是要繼續走下去。」Sway這條說真話的路,不會改變。

【本文出自《能力雜誌》2014年6月號;訂能力電子雜誌;非經同意不得轉載、刊登】

新聞媒體3.0世代 堅守內容 擁抱科技
文/周怡伶
2013年8月, 關鍵評論網(The News Lens) 甫上線第一個月,單月不重複造訪人次高達22萬人,接下來數月的月不重複造訪人次突破百萬人;2014年3月,又因搭上太陽花學運熱潮,關鍵評論網為數眾多的外稿作家陸續發表多元的論點與看法,吸引不少人關注,更創下月不重複造訪人次高達230萬人的成績,「我們的目標是希望今年年底,可以衝破250萬人。」關鍵評論網總編輯暨共同創辦人楊士範說。

以美國新興網路媒體赫芬登郵報(The Huffington Post) 為思考原點,關鍵評論網深根於台灣本土,致力為讀者編輯具有新聞價值的內容。根據Alexa網站排名查詢,關鍵評論網現今在台灣的流量排名為第183名,全球排名在過去3個月內,更是升高了7千多名,表現亮眼。高流量的關鍵在於,關鍵評論網旨在提供多元、不同面向的觀點,讓一個事件有不同的切入角度,並透過網路及社群,讓讀者能夠輕鬆分享、討論並參與有興趣的議題。

挑戰主流 改變媒體現狀

也許有些人會覺得訝異,在這個不斷有人抱怨媒體的時代,楊士範和鍾子偉卻選擇投入網路媒體,「就像是一杯咖啡很難喝,大家都知道要想辦法去改變,讓它變好喝。所以,既然大家都說媒體很差,我們也必須做些不一樣的事情。」楊士範拿起桌上裝著熱美式的馬克杯,以此為喻,並繼續說:「我們決定投資網路媒體的時候,大家都覺得我們的想法很好,卻認為台灣不會有人想看這種東西,同時也覺得台灣媒體很差。但我們覺得沒有道理啊!沒有道理大家都覺得媒體很爛,但當我們做出一個好媒體的時候,卻沒有人要看?」楊士範一語點出台灣媒體人與閱聽人的盲點,在所有人都看衰台灣媒體的當下,身為資深媒體人,「必須站出來做一些改變。」這將是機會,也是挑戰。

於是,楊士範企圖透過關鍵評論網的成立,打破許多人對台灣媒體的印象,為台灣社會找回已然式微的媒體素養,而網站上線尚未1年,關鍵評論網流量成長速度飛快亦證明了,在充滿媒體亂象的社會中,台灣大眾渴望看見真正具有參考價值的新聞。而大眾對於有價值新聞的追求,正是關鍵評論網的優勢。

在大眾媒體為了收視率不斷重複放送單一新聞的同時,關鍵評論網重新將篩選議題的標準拉回真正具有價值的新聞上,而非透過收視率(流量)去決定一條新聞的存在與否。身為新興網路媒體,關鍵評論網不為衝高網路流量做新聞,卻漸漸成為網路世代閱聽者的主要新聞來源,原因大致可歸納為以下幾點:

1.內容為王 強調編輯價值

比照國外崛起的網路媒體模式,關鍵評論網沒有記者,僅靠著編輯蒐集時事、整理文章,以及外稿作家提供多元的個人觀點,打破過去人們對網路媒體的偏見,強調內容為王以及新聞價值的概念,讓關鍵評論網吸引了一群具有獨特觀點的作家群,「我們不走極端,這不見得是好事或壞事,但我們有嚴肅的議題,也有輕鬆的東西,比較中立,另外我們的外稿作家非常非常多,所以我們有很多具有個人獨到見解的文章。」楊士範說。

此外,關鍵評論網對於題材挑選顯得嚴謹,更強調編輯的價值,「不是媒體的人不知道編輯的重要性,而做媒體的人卻也沒有意識到這件事情。事實上,在網路世代,編輯的價值遠遠超過很多人的想像。」而在這個由專業編輯組成,並由編輯為讀者篩選、整理內容的閱讀平台,所刊登的文章必須符合以下三個標準:第一,是否跟台灣大眾讀者有關聯性?第二,能否盡量以公平(fair)的方式去呈現報導?第三,是否會影響到台灣大眾讀者的生活?關鍵評論網的編輯在篩選、編輯文章的當下,會先問完自己以上的問題,並嚴守標準。

關鍵評論網以新聞價值為王,並以編輯創造客觀、且和讀者連結的題材,讓平台成為讀者心中的唯一。

2.數位平台 彈性不設限

楊士範過去在《商業周刊》擔任資深編輯時,即使有許多有趣的想法,卻礙於大公司的體制,沒辦法快速執行,「可能我的個性比較急,我不想再繼續等下去,」但這一急也急出了關鍵評論網──沒有沉重包袱的新興網路媒體。因為沒有任何的框架限制,「我們的優勢就是我們彈性很大又有效率,我們不會刻意去說我們只能做這個東西,我們一旦做到覺得卡住的時候,就會趕快去看看有沒有別的東西可以做。」任何新鮮的想法都可以去嘗試,甚至,挑戰過去的既有規矩。

比如說,「網路世代沒有人要看長篇文章,傳統紙媒更不可能刊登長篇大論,關鍵評論網偏偏就要做萬字的文章,或是傳統媒體強調不用很長的標題,我就特別弄一個三行的標題,」楊士範接著說:「若有人說這件事情不會被喜歡,我們反而會故意嘗試做這件事情,打破舊觀念,而且事實證明還是有很多人看。但當然,我們一定要花比較多時間去編輯。」他指出,數位媒體與傳統媒體的差異就在,數位媒體比較有勇氣挑戰傳統媒體的框架與限制。

3.擁抱科技 載具閱讀最佳化

除了強調網站內容的新聞價值、編輯不設限,關鍵評論網也十分重視內容的呈現型態必須跟隨著科技的進步做轉換。「在網站創立前,我很堅持第一個夥伴一定要找了解IT的人。」楊士範表示,由於當今在網路上閱讀文章是趨勢,關鍵評論網身為網路媒體,面對的挑戰必須是讓讀者不論是從PC、平板、手機,甚至在未來於眼鏡或是手錶等裝置都能流暢閱讀,也就是能夠做到自適應網頁設計(Responsive web design, RWD)的程度,在不同的載具上各自呈現最佳化的閱讀模式。

「我們在上線的第一天就把事情全部做完了,到現在還沒有辦法一個網頁設計吃所有device(裝置)的話,這是很不好的。」楊士範亦提到:「我們每一次改版都會把這件事情放在心上。」

為了利用科技使新聞傳播更直接與快速,現在打開關鍵評論網影音App或是在YouTube上追蹤關鍵評論網,讀者還可以看到編輯精選的77秒午間與晚間新聞,或是選擇觀看楊士範與各界專家學者,利用Google hangouts視訊連線,針對時事議題進行直播報導與討論。

在媒體業工作10年的時間,楊士範看見媒體業的問題,即使在一片不好看的聲浪之下,他跟共同創辦人鍾子偉仍決定加入創業的行列,自辦網路媒體。鑒於媒體亂象而扛起身為媒體人的責任以及創業的重擔,談及關鍵評論網的未來,楊士範說:「我們團隊有人希望,有一天台灣的大家都會把電視台關掉。而我自己則是希望,當關鍵評論網的讀者遇到有人跟他抱怨台灣媒體很差的時候,他會向其他人推薦說:『你可以去看看關鍵評論網!』」

【本文出自《能力雜誌》2014年6月號;訂能力電子雜誌;非經同意不得轉載、刊登】

 
免費電子報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權聲明 | 聯絡我們
udnfamily : news | video | money | stars | paper | reading | mobile | data | city | blog | job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您或許對這些文章有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