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4月15日 星期三

好心好念,智慧寶藏


【旗標電腦知識報】提供最完整電腦知識,數位影像、網路技術、OFFICE系列等,不論入門或進階,都找得到! 想瞭解最時尚、自然的Life Style?輕鬆成為新時代生活達人?【晨星生活元氣報】讓你輕鬆掌握最新生活訊息!
無法正常瀏覽圖片,請按這裡看說明   無法正常瀏覽內容,請按這裡線上閱讀
新聞  健康  財經  追星  NBA台灣  udn部落格  udnTV  讀書吧  
2015/04/16 第232期 訂閱/退訂看歷史報份慈濟月刊電子雜誌
直接訂閱
編輯小語 珍惜生命交集時
證嚴上人專區 好心好念,智慧寶藏
焦點專欄 彭瑞芬 珍惜生命交集時
書訊天地 營養蔬國
珍惜生命交集時
人生的曲折就像蜿蜒的山路,

永遠不知道下一個轉彎後是枯萎的樹還是嬌豔的花。

要感恩及珍惜能夠做別人生命中貴人的機會,把握時間去付出。

好心好念,智慧寶藏
2.13∼14《農十二月•二十五至二十六》

【靜思小語】不淨的物質,會污染身體;不淨的觀念,會影響心靈健康。

監獄法船,智慧啟航

復興航空失事班機,最後一位失蹤者遺體昨天傍晚尋獲,搜救工作結束。上人於早會談到過去這九天,為搶救生還者、搜尋失蹤者,大批搜救人員頂著寒風細雨、走入冰冷河水,晝夜不停地找尋。

「許多搜救人員生病感冒了,志工為了安定亡者、失蹤者家屬的心而奮不顧身,盡心盡力,更持續提供後援,如父兄、如母姊般照顧救難英雄。」

基隆河畔已恢復寧靜,但罹難者家屬的悲痛難以平復,還需要持續陪伴與膚慰。上人感恩志工在不幸意外中展現溫馨大愛,令人感動與敬佩。

屏東慈濟人走入監獄帶動「入經藏」已逾三年,慈濟法船第三次在屏東監獄啟航——二十五位受刑人經歷四個月、每週一次的手語練習,一月二十九日上臺演繹,臺下四百人法海呼應。

多位受刑人感動落淚、發露懺悔,要改除暴戾心態。一位受刑人表示,他對「真正的愛心,就是照顧好自己這一顆心」,以及「快樂不是擁有得多,而是計較得少」兩句「靜思語」深有體悟;雖然還有八年才能申請假釋,但今後人生已有目標,就是成為慈濟人,去愛人、幫助人。

「人性本善,只是社會、家庭環境等因素,引發心念不調,以致行為出軌。慈濟人走進監獄帶動讀書會,用愛的能量淨化剛強心,也啟發愛心。」上人感恩慈濟人持續引導受刑人真誠懺悔,展開新生。

「若人人都能照顧好心念,人間怎會起禍端?把『法』帶入受刑人心中,讓他們體悟道理。雖然身體還不得自由,但心中有法,擁有智慧寶藏,心靈已經海闊天空。」上人祝福他們未來的人生能穩健前進。

靜思淨斯,清淨源頭

參與歲末祝福演繹的花蓮慈院護理部同仁分享心得,上人再次解說「靜思」與「淨斯」之義。

「宇宙蘊含萬法,心要時時保持靜、定,用寧靜之心思考,就能明辨人間事理。天生萬物,本質清淨無染,因人而污染——例如用化肥、農藥、除草劑種植蔬果。想要健康生活,就要『清淨在源頭』——淨化人心欲念,生活節約儉樸,珍惜大地資源。」

不淨的物質污染人體,導致生理疾病;不淨的觀念,也會影響心理健康。上人期許護理同仁提起菩薩心,為病患「拔苦予樂」,用細心、愛心照護,使其解脫身心之苦。

事理分明,淨化人心

與基金會主管談話,上人教眾事理分明,對的事要積極去做,有缺失要趕快改善。

「慈濟成立四十多年來,一切所做都是為天下人、天下事。天下災難頻傳、苦難人多,慈濟人肩上承擔的責任愈重;最大的責任就是淨化人心。」

要淨化人心,人文志業使命重大。上人致勉,要掌握四大志業、八大法印的精神理念,回歸慈濟源頭,才能感動人進而帶動更多人,願意為人群付出。

與夏威夷慈光師姊談話,上人表示,天堂、地獄都缺乏修行動力或因緣。「富裕如天堂的國度,因人們體會不到苦而難以帶動;在天災人禍頻仍、窮困苦難如地獄的國度,因為眾生受苦無間斷,也無暇他顧。」

然而,在慈濟世界,時時處處都能修行,上人舉非洲本土志工為例,在接受慈濟種子、啟發心靈財富後,勇猛精進,持續啟發人人愛心。

「非洲黑菩薩自身窮苦,更能同理他人的痛苦而伸手相援。慈濟人『教富濟貧』,帶動出許多『富中之富』;同時『濟貧教富』,引導許多人成為『貧中之富』。只要人間處處有願意助人的菩薩,窮苦之地就有希望。」

在美國,許多人生活富裕,心靈反而空虛茫然。上人期勉帶動他們投入志工行列。「見苦知福,知福惜福更造福;從實際付出中,提升生命價值、感受充實的法喜。」

安住一心,凝聚眾愛

農曆年將近,多國慈濟人陸續返回精舍團聚。十四日早會,上人欣言,慈濟是天下大家庭,期待大家把握與法親共聚的機會,真誠互動,且宏觀天下,在人間建立「誠之情誼」。

「天地之間災難多,愛的能量一定要增加、要凝聚。救苦救難的人間菩薩要更普遍,才能及時應苦難眾生的呼救,拔苦予樂。」上人勉眾學習佛菩薩的精神──不為己身求安樂,但願眾生得離苦。

「如何讓眾生離苦得樂?要引導大家淨化已心,去除煩惱無明,少欲知足。心中有法、了解因緣果報,就能安住心念;即使遭遇不如意事或無常意外,也能平靜以對而不自我折磨。」

上人教眾,將法內化於心,去除欲念。「無明垃圾堆滿心地,將不斷傷害、污染身外的環境。知道理、能善解,以誠互動,社會就能平安祥和。」

全球天災人禍不斷,上人期許有更多人參與慈善行動,善念相互引動、共同付出,就能慢慢弭平天災人禍。

彭瑞芬 珍惜生命交集時
撰文•邱如蓮 攝影•顏霖沼

人生歷程:1964年出生,2003年受證慈濟委員

訪視資歷:13年

訪視祕訣:對初次見面的個案來說,你是陌生人,即使有再多的善意,他也不會放心跟你傾訴苦處;唯有認真的傾聽,獲得他的信任,才能真正走進他的心�。

志工心得:人生的曲折就像蜿蜒的山路,永遠不知道下一個轉彎後是枯萎的樹還是嬌豔的花。所以十分感恩及珍惜能夠做別人生命中貴人的機會,把握時間去付出。

霜降後,氣溫逐漸降低,有風城之名的新竹,吹起乾燥的九降風,吹得行人瑟縮;山區部落�幽靜如昔,唯有汪汪的狗吠聲,通知主人有客來訪。正納悶誰會上山來?就看見穿著藍天白雲的慈濟志工彭瑞芬出現在門口,有別於一般的遊客,喧譁來去,志工們像是親友一般,來訪時總是帶上溫暖。

新竹尖石鄉,近年因觀光而聲名大噪,但鮮少有人知道,在這風景宜人的山村�,有許多家庭正面臨人生關卡。今年五十歲的彭瑞芬,參與慈濟訪視志工的工作已有十三年,從初接觸訪視開始,她就跟著資深的志工一起走入尖石鄉,至今仍然維持一個月上山一次,關心偏遠少人聞問的案家。

因緣際會

組成五口之家

彭瑞芬是土生土長的新竹人,阿公時代即定居在新竹南寮,是少數的大戶人家。彭瑞芬猶記得小時候,家族�的孩子不分男女都要到幼兒園上課,她說:「我小時候,可是坐著人力三輪車的娃娃車上課呢。」

家族大,繁瑣事務也多,母親不僅操持家務,還經營一間小雜貨店,「家�的大小事都由媽媽一手包辦。」彭瑞芬回憶,相較於不管事的父親,母親很能幹,一家子舉凡吃的、用的她都準備妥當,管教孩子也非常嚴格。

彭瑞芬笑說,能幹的母親,卻養成了有點低能的女兒,「我一直到結婚了,才有自己決定過事情。」二十二歲那年,經由郊遊聯誼認識了大兩歲的先生,在空軍服務的他身材高壯,個性憨厚,做事負責的態度讓彭瑞芬傾心;交往兩年後決定共組家庭,婚後育有兩男。

彭瑞芬的小妹未婚,因緣際會下認識一位未婚媽媽,因為無力撫養孩子而想要出養,「小妹很想收養,卻礙於法令規定單身不能收養小孩,不知道怎麼辦才好。」彭瑞芬與先生商量後,就收養了小女嬰。

說也奇怪,在原生家庭總是大病小病不斷的女娃,來到彭瑞芬家後,就很好養育,夜�也不再哭鬧,彷彿是天生與這家人有緣,就這樣,女娃成了彭瑞芬的小女兒。

繼承夫志

全職投入訪視

家庭生活平凡順遂,彭瑞芬在孩子們上學後,回到了職場,在百貨公司週年慶時擔任櫃檯銷售,平日則是以家庭為重。

彭瑞芬在大妹的牽引下,接觸佛教,經常參與朝山、法會、走訪道場;一九九九年,大妹罹患肝癌,祈求佛菩薩,若能好就讓她好,若不能,就讓她「好走」。也許心願讓菩薩聽見,從就醫到病危僅僅半年,大妹在睡夢中安然往生。

至親的離世,讓彭瑞芬很傷心,不明白為什麼一心向善的大妹,會年紀輕輕就往生?然而悲傷還沒調適過來,隔年十月,先生在上班值勤任務中出意外,來不及道別就陰陽兩隔。

夫妻緣分短短十二年,當時才三十六歲的彭瑞芬,面對妹妹、先生的接連往生,難以接受;她不知道自己該往何處去,心中像是空了一個洞。

渾渾噩噩地將先生的後事辦妥,彭瑞芬開始不喜歡待在家中,因為家�的每個角落、每件物品,都會勾起她的傷心,於是她把孩子交給阿姨照顧,自己逃離開家。「我一直出國,一個國家換過一個國家。」彭瑞芬說,原以為旅行可以忘記痛,但每每回到家,就更覺空虛。

有一天,她突然想起,過去與先生閒聊時,問到退休後想要做什麼,先生告訴她:「我想去做志工。」這段對話讓她心中冒出一個聲音:「也許我應該代替先生完成他的願。」

彭瑞芬四處尋找哪�可以做志工,同事介紹她認識慈濟志工古和珍;她選擇了可以彈性調配時間的「訪視」區塊來投入,跟著資深慈濟志工吳壬妹走訪尖石鄉。

彭瑞芬說,前往尖石的山路蜿蜒,每每上山一次就是半天或一天,很多志工礙於時間難以參與;說也巧合,就在彭瑞芬投入尖石訪視的第二年,公司調整人事進行裁員,彭瑞芬就直接辭職,成為全職志工。

認真生活

珍惜才能幸福

彭瑞芬上尖石鄉訪視長達十多年,彷若自己家一樣熟悉;遇上喪夫的單親個案,總是讓她分外心疼,尤其山上工作不好找,還得要顧著年幼的孩子,也因此很多時候,有些單親媽媽在頓失依靠後選擇再嫁。

與她們初次相見時,彭瑞芬總是先傾聽對方的悲傷,「一定要讓她先宣洩。心中的苦沒有吐露,你說得再多,她也聽不進去。」彭瑞芬說,在悲傷之後,緊接而來的就是生活的煩惱,例如家庭經濟、孩子教育等等。

彭瑞芬以過來人的心情,鼓勵媽媽們運用社會資源,謀得工作或取得學費補助;若希望再尋得伴侶,可以考慮先讓生活步上軌道,這樣對孩子比較好。

「從這些媽媽身上看見苦,我才明白自己的幸福。」彭瑞芬反觀自己,先生因公殉職,孩子有國家照顧,她不用擔心學費,孩子們也很獨立,沒讓她操心,是何等的好福氣。

先生已經走了十五年,兩個兒子在外地求學,剩下小女兒還在身邊陪伴,當初陰錯陽差獲得的貼心寶貝,如今也經常笑說:「媽媽做慈濟比其他事都還認真。」

彭瑞芬生活中的每一天,都少不了志工任務,更經常為了個案東奔西跑不得閒,不過,也因為參與慈濟,才讓她找到了生命的方向。

山路蜿蜒,沿路點綴的山櫻花宣布冬天即將遠去,春天來臨;就像彭瑞芬走過人生帶來的考驗,而今將對家人的愛擴大,在山村部落�撒播溫暖。

營養蔬國
撰文•韓家慧
不吃肉,蛋白質從哪�來?

多吃綠葉蔬菜,可以補鈣?

新加坡營養師伍卉苓

解開一般人對素食的疑惑,

也分享如何做好飲食計畫,

攝取充足的營養素,

願大家食得均衡、健康。

卉苓是新加坡少數精通中、英文的營養師,對營養有深入認識,並樂於分享,是華文報記者很愛的採訪對象;因為公事與她接觸幾次後,我們成了朋友。

她和我想像的營養師不同,我們出外吃飯,她不會說不吃這個、不吃那個,也不會對卡路里斤斤計較。她說,沒有所謂「好食物」或「壞食物」;一般人認為的「好食物」,吃過量未必對身體好,「壞食物」偶爾吃,也不至於危害身體。

六年前她開始茹素時,我曾經懷疑:「你原本就很瘦了,吃素會不會營養不足、更瘦呢?」和許多人一樣,我們總認為,吃素會營養不良;當然,那是因為吃素方法不對所致。不過,她是營養師,而且是很好學的營養師,我相信她有能力學習相關知識,為自己和家人提供均衡的營養。

當得知她懷孕了,並決定在懷孕和坐月子期間依舊吃素時,和其他關心她的家人、朋友一樣,我也曾經擔心。但後來看到她的女兒白白胖胖的可愛模樣,我覺得自己多慮了。

卉苓吃素,但她從來沒有勸我吃素。在我罹患癌症期間,雖然增加了蔬果的攝取量,很多人還是認為我該轉吃純素,卉苓卻從來沒有給我這樣的建議。我問過她,是否有必要吃純素?她給我的答案是「多吃蔬菜、水果有助於降低患癌率,但沒有醫學證據證明吃素就鐵定不會患癌,或肯定能防止癌症復發。」她就是如此實事求是。

很多人認為,加工食品都是不好的、不該吃,甚至有人認為加工食品等同毒素。卉苓說,現代人生活如此忙碌,適當食用加工食品並不是壞事;況且,並不是所有加工食品都是不好的,例如添加鈣質的豆奶,比現做的豆奶含有更多鈣質;冷凍蔬果的營養,不見得比新鮮蔬果低。是卉苓教我閱讀食物標籤,讓我懂得如何選擇加工食品。

我很高興她撰寫了這本書。這些年來,作為朋友,她與我分享很多營養方面的知識;在這本書中,她也如朋友般與讀者分享了相關知識。

這本書不只適合素食者讀,也適合所有人讀的營養書籍。無論是不是素食者,相信和我一樣,都能從這本書獲益良多。

(本文作者為新加坡《健康No.1》總編輯、新加坡《新明日報》副刊主任)

完整內容請見《慈濟月刊》580期

限水我不怕!5個隨手省水妙招
台灣面臨百年大旱,新北、桃園地區即將進入第3階段,限水區域預計每周供5停2,對一般家庭用水影響大。今晚就跟著網友這樣做,看看能省下多少水量吧!

遠離腸瘜肉 跟著營養師健康吃!
營養師表示天天高油脂、高熱量、少吃蔬菜水果、喜歡吃速食、肉食主義、不喝水、愛吃精緻食品都容易造成大腸瘜肉,建議掌握這5大原則著手改變飲食習慣。
 
 
慈濟道侶叢書慈濟月刊慈濟道侶叢書部落格慈濟全球資訊網讀者信箱
2010 慈濟傳播人文志業基金會 版權所有∣Tzu Chi Humanitarian Center Foundation
如欲轉載慈濟月刊電子報圖文,請洽詢 (02)28989000轉2055 慈濟中文期刊部 蔡嘉琪小姐
  免費電子報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權聲明 | 聯絡我們
udnfamily : news | video | money | stars | health | reading | mobile | data | NBA TAIWAN | blog | shopping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您或許對這些文章有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