臉友千呼萬喚,臉書創辦人祖柏克終於首肯,要在「讚」鈕之外,增加新的選擇。不是「不讚」,而是表達同理(empathy)情緒的新鈕。理由是,人生不總是得意,也有哀傷落魄時;當朋友塗鴉牆出現悲劇如難民潮,個人失落如失去親人,這個「讚」按得下去?增加「不讚(dislike)」鍵,全球早有呼聲。臉書一直不肯,社會效應是考量之一。
根據祖克柏說法,臉書不是讓人投票決定他人發言好壞的言論擂台;具否定效果的「不讚」,等同於在臉書社群中散布負能量,「這不是我們想要的社群」。
當然啦,使用者資料向來是臉書牟利來源。光是蒐集十五億使用者的按讚、貼文、交友要求、定位資訊等,就能預測個人的智商、喜好、未來消費,支撐起臉書霸權;如今再加一個新鈕,就又開發一個資料金礦。
撇開商業考量,到底需不需要一個新按鈕呢?
現今的「讚」,的確含義複雜;在中文世界,按「讚」幾乎等於「閱」,很多人拿這個電子硃砂印一則則按下去,讚讚讚,昭告:「我看到了喔」,大抵像「交情」的表態。
當所有的人際親疏、互動頻率在臉書上全都露時,這些讚的比較,牽動著使用者的自我評價以及情緒──「為何他按了她的讚,卻不按我的,明明自拍角度差不多?」「我得貼個什麼,好讓老闆重視我的存在?」
當臉書推按「讚」後,這個藍色大拇指圖像,已成當代重要的文化符碼。研究早指出,以臉書為主的社交媒體,引起現代心理新難題,立即貼文及回饋,讓人在比較下更自覺不幸、更自戀、更疏離、也更寂寞。
所以,想像一下,多了「同理」鈕,會如何呢?合理推測是,「討拍」貼文(「我對世界厭倦了」、「我要做一件讓你們後悔的事」)萬一沒有預期效果,「沒人安慰」的失落感,大概比「沒人稱讚」的傷害來得大吧?
更令人擔心的是,「同理心」是人極為珍貴的美德,要比「喜不喜歡」深刻許多,貼出個人悲劇也涉及更多的自我揭露,理當被好好對待。然而,真要讓這樣的情感交流,化約成一個按鈕嗎?
舉例說,朋友在臉書上說發現身上可疑腫塊,醫師做病理切片,現在只能等待結果宣判。在只有「讚」可按時,如何表達我們的關切呢?沒有別的選擇,必得使用文字。
最好是抓起電話,感受對方的情緒,直接送上祝福;或者,在回覆區留下打氣文字,「為你祈禱」、「一定會沒事的」(適不適合這樣說,又是另一回事了)。
祖克柏說過,臉書存在是要增進有意義的溝通與連結。但是,未來這個新的「同理」按鈕,有意義的溝通可能變得更罕見。當同理心變成一個按鍵,不論它的名字稱做什麼,我們的情緒變廉價了。
期待祖克柏學習中文進步神速,看得懂中文書寫的意見,這點意見可立馬貼到他的臉書去。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