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院長林全昨(21)日指出,目前法定備用容量率是15%,若超過有浪費的疑慮,依據台電數據,若每日備轉容量率可以在7.2%的水準,便可應付大部分的供電危機。
依據台電的資訊,今年備轉容量率最低僅1.72%,且連續多天亮出代表限電警戒的紅燈。最近亮出代表供電警戒的橘燈,備轉容量率也僅3~4%,都不及林全所指7.2%的水準。林全也說,現在要維持7.2%有點辛苦,今年夏天都沒達到。
林全昨天赴立院報告電力問題,林全表示,台灣並不缺電,目前要補強的是相關的基礎設施。有立委質疑目前電力備轉容量與備用容量率過低,林全回應目前比率仍在供電穩定的範圍內。
目前台灣法定的備用容量率是15%,國民黨立委王育敏提到,其他國家甚至設定20%的備用容量率,她認為,備用容量就是允許政府在面對電力供應發生問題時有緩衝空間,台灣屬天災多的國家,未來應考慮提高該比率。林全解釋,15%是上限標準,而超過15%的電力也可能會有浪費的疑慮。
另外在備轉容量率,林全指出,根據台電的數據與過去經驗,若每日的備轉容量率可維持在7.2%以上的水準時,便可應付大部分的供電危機。
也有立委質疑7.2%這個標準是否過低,林全談到,7.2%是在目前國內處能源轉型階段的下限標準,他過去跟相關企業解釋過很多次,未來在新的電廠加入供電行列後,也可望提升相關供電情況,並進一步提升備轉容量率。
閱讀祕書/備用容量率vs.備轉容量率
「備用容量率」與「備轉容量率」是經常被搞混的兩個名詞。若以打籃球為例,「備用容量率」就好像籃球賽裡可替補的球員,當「備用容量率」愈高,可上場替補的球員愈多。「備轉容量率」就是扣除傷兵,可以立即上場替補的球員。
按台電官網,「備用容量」指的是用來應付機組大修、小修、故障、減載、機組老化、負載預測變動及工程計畫延宕等電力供需變化的機組,備用容量率愈高,系統供電愈可靠,但缺點就是要投入大量資本興建電廠,增加電價成本。
「備轉容量」是指當天實際可調度之發電容量裕度,也就是每天的供電餘裕。(吳馥馨)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