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年國教系列/四之一》
十二年國教明年就要上路,但民間對此一「德政」卻充滿疑懼:學生和家長對複雜的制度設計感到困惑,弱勢族群擔心因此變得更為弱勢,而一般民眾則對這項變革能否提升台灣學生的素質和競爭力抱持懷疑。這些,都是教育部推動此一政策時必須再思索的面向。
將九年國民教育延長為十二年,是馬總統執政的一大企圖,目的無非是希望將新一代國民的教育水準帶向更優質與均質的發展。然而,美善的動機,未必能保證結出精良的果實;在層層的分流及評比過程中,除了有賴制度設計的流暢平穩,還繫於教師的熱誠與公允。亦即,十二年國教若只憑教育部由上而下的宣令啟動,卻不能讓所有參與的師生及家長知其所以然,進而了解如何作出選擇,那麼這場隆重的教育變革為學生帶來的可能是更多痛苦和困擾。
根據本報的民調,有八成四的國中小家長說不出十二年國教的任何一種入學管道,有六成七的家長對免試入學的公平性「沒有信心」,有四成的家長考慮讓孩子去念私立學校,有五成的家長認為十二年國教應該「延緩實施」或「不該推動」。這些現象,說明了廣大家長對新制的陌生、懷疑及保留。
十二年國教被形容為一部「已經啟動」的列車,已停不下來;教育部長蔣偉寧也斬釘截鐵宣布:明年上路的時程「絕不延後」。但如果不希望自己開出的這部國教列車一路搖晃擾攘,蔣偉寧恐怕得對政策目標及階段時程作出更合理的修正。畢竟,一部列車不能僅以車廂華麗、免費搭乘或駕駛者一人有成就感為已足,而必須要搭乘的旅客皆感舒適愉快並安全抵達目的地,才是重點。
一般社會各界對十二年國教其實有一項更根本的質疑:延長國教,真能提升台灣下一代的學習成就和競爭力嗎?經過廿年的教改和高教鬆綁,台灣學生的升學管道其實已相當多元;但伴隨而來的後遺症,卻是學習能力與學習動機的弱化,以致畢業後無法找到適當的就業機會,甚至企圖心和競爭力不如鄰近國家青年。馬總統日前發出了台灣學生英語能力不如人的大哉問,大學教授形容學生在課堂上有如「人形墓碑」,連蘇貞昌都認為台灣學生的發問動力遠不如陸生;這些問題,恐怕無一是十二年國教所能解決。
如果當前我們教育的致命傷是在學習能力的低落,包括技職人才的培養難以供應產業的需要,乃至年輕世代無法找到切入社會的立足點,那麼政府還在加強推動鬆綁、免試、減壓的教育,難道不怕使教育更陷入體質脆弱、無處著力的境地?這才是最讓各界憂心之處。試想,在大學氾濫下,台灣的技職教育已經飽受擠壓貶抑;若再加上十二年國教的推擠,高職吸引學生的能力勢必更弱,教育造就的人才與產業的需要也就更形脫離。教長在推動其宏偉的國教大業時,必須回答這些對於大格局的具體疑問。
就動機論,政府希望提供下一代免試、免費的教育,當然堪稱「德政」。但就目的論,教育如果不能提供更有精神、有品質的未來公民為社會所用,那麼政府每年要為十二年國教投入三百四十億的鉅資,所為何來?從目前浮現的各界質疑,包括家長的困惑、學界的憂慮,乃至弱勢族群擔心弱者愈弱的問題,無一不是真實而具體;這些,恐怕不是教育部聲稱說要「加強宣導」即可解決。
尤其,十二年國教標榜要達到「均優質化」的目標,而如果明星高中因此被稀釋掉,而那些在政策上亟欲提升的邊緣弱勢卻又因摸不清制度而走錯路徑;其後果,將是犧牲了「優」,卻又達不到「均」的效果。如此,台灣的教育及台灣的未來,將伊於胡底?
任何政策的推動,絕不能以立意良善為已足,教育大計更是務必構想周全。在經過廿年教改的動盪後,切勿再輕率端出「吃緊弄破碗」的十二年國教;沒把握的話,分階段推進也許是一個可考慮的提議。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