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5月2日 星期四

十二年國教:不要變成讓人憂懼的德政


英語購物、旅遊、辦公室對話...【空中英語教室電子報】收錄新知、時尚、全方位生活資訊,讓你說一口漂亮英語! 公正客觀的精神、以歐洲米其林為目標,【英卓美食報】網羅最有趣、實用、專業、新鮮的第一手美食資訊。
無法正常瀏覽圖片,請按這裡看說明   無法正常瀏覽內容,請按這裡線上閱讀
新聞  專題  理財  追星  社群  Blog  哇新聞  電子書  
2013/05/03 第 2992 期
 
 
  聯合報黑白集 民進黨的大老們
  聯合報社論 十二年國教:不要變成讓人憂懼的德政
  經濟日報社論 經濟成長腰斬大驚奇之破解
  聯合晚報社論 「少拿一點點」應說給誰聽?
  民意論壇 拿出志氣 打破悶經濟
經濟解悶 學學柴契爾夫人
別誤用「童子軍」
林益世案/判多重 才符合人民期待?
安倍暴走 台灣看招!
馬總統「三惑」 聽人民的聲音
 
民進黨的大老們
黑白集/聯合報
民進黨為了招募新黨員的問題,鬧得不可開交。黑道集體入黨從傳聞到確有其事,到入黨資格應如何「實質審查」,乃至究竟誰在幕後發動這波「黑潮」,都讓民進黨窘態畢露。

觀察這波「染黑」風暴的來龍去脈,與其說是黑道及八大行業意圖大舉染指民進黨,倒不如說是綠營內部派系為了爭權卡位,不計代價「引狼入室」。更令人扼腕的是,無論是柯建銘欲引進天道盟以為自用兼「拱蘇」,或謝系人馬找四海幫前來助陣,包括蘇貞昌在處理過程的支吾反覆,都讓基層感受到這些大老們對民進黨的缺乏顧惜。

傳聞天道盟和四海幫將協助動員入黨的人數多達數萬,恐是渲染;就算整個黑幫傾巢而出,也未必有如此多的徒眾。但撇開數量不論,幫派之所以想要加入綠營,無非是希望改善與民進黨的關係,並藉此增加在政治上的影響力,民進黨則提供了他們一個絕佳入口。綠營多年來批判國民黨「黑金掛鉤」,難道自己今天也到了要「飲鴆止渴」的地步?

退一步說,這場「黑影幢幢」的風波,並非黑道分子密謀策劃滲透民進黨,而是黨內大老在幕後操控縱容。就此而言,可怕的其實不是那些所謂的黑道或邪門歪道,而是綠營內部那些一心向「權」看的大老。包括最近「中國事務委員會」名單公布,卻獨缺謝長廷,故事不正如出一轍?

民進黨似乎尚未意識到「世代交替」的問題已逐日逼近。這些享受過權位的大老如果就是不甘罷休,仍要在上層興風作浪繼續其未已之權力爭逐,誰知他們留給下一世代的將是什麼模樣的江山。 發表我的意見

- TOP-
 
十二年國教:不要變成讓人憂懼的德政
社論/聯合報

《十二年國教系列/四之一》

十二年國教明年就要上路,但民間對此一「德政」卻充滿疑懼:學生和家長對複雜的制度設計感到困惑,弱勢族群擔心因此變得更為弱勢,而一般民眾則對這項變革能否提升台灣學生的素質和競爭力抱持懷疑。這些,都是教育部推動此一政策時必須再思索的面向。

將九年國民教育延長為十二年,是馬總統執政的一大企圖,目的無非是希望將新一代國民的教育水準帶向更優質與均質的發展。然而,美善的動機,未必能保證結出精良的果實;在層層的分流及評比過程中,除了有賴制度設計的流暢平穩,還繫於教師的熱誠與公允。亦即,十二年國教若只憑教育部由上而下的宣令啟動,卻不能讓所有參與的師生及家長知其所以然,進而了解如何作出選擇,那麼這場隆重的教育變革為學生帶來的可能是更多痛苦和困擾。

根據本報的民調,有八成四的國中小家長說不出十二年國教的任何一種入學管道,有六成七的家長對免試入學的公平性「沒有信心」,有四成的家長考慮讓孩子去念私立學校,有五成的家長認為十二年國教應該「延緩實施」或「不該推動」。這些現象,說明了廣大家長對新制的陌生、懷疑及保留。

十二年國教被形容為一部「已經啟動」的列車,已停不下來;教育部長蔣偉寧也斬釘截鐵宣布:明年上路的時程「絕不延後」。但如果不希望自己開出的這部國教列車一路搖晃擾攘,蔣偉寧恐怕得對政策目標及階段時程作出更合理的修正。畢竟,一部列車不能僅以車廂華麗、免費搭乘或駕駛者一人有成就感為已足,而必須要搭乘的旅客皆感舒適愉快並安全抵達目的地,才是重點。

一般社會各界對十二年國教其實有一項更根本的質疑:延長國教,真能提升台灣下一代的學習成就和競爭力嗎?經過廿年的教改和高教鬆綁,台灣學生的升學管道其實已相當多元;但伴隨而來的後遺症,卻是學習能力與學習動機的弱化,以致畢業後無法找到適當的就業機會,甚至企圖心和競爭力不如鄰近國家青年。馬總統日前發出了台灣學生英語能力不如人的大哉問,大學教授形容學生在課堂上有如「人形墓碑」,連蘇貞昌都認為台灣學生的發問動力遠不如陸生;這些問題,恐怕無一是十二年國教所能解決。

如果當前我們教育的致命傷是在學習能力的低落,包括技職人才的培養難以供應產業的需要,乃至年輕世代無法找到切入社會的立足點,那麼政府還在加強推動鬆綁、免試、減壓的教育,難道不怕使教育更陷入體質脆弱、無處著力的境地?這才是最讓各界憂心之處。試想,在大學氾濫下,台灣的技職教育已經飽受擠壓貶抑;若再加上十二年國教的推擠,高職吸引學生的能力勢必更弱,教育造就的人才與產業的需要也就更形脫離。教長在推動其宏偉的國教大業時,必須回答這些對於大格局的具體疑問。

就動機論,政府希望提供下一代免試、免費的教育,當然堪稱「德政」。但就目的論,教育如果不能提供更有精神、有品質的未來公民為社會所用,那麼政府每年要為十二年國教投入三百四十億的鉅資,所為何來?從目前浮現的各界質疑,包括家長的困惑、學界的憂慮,乃至弱勢族群擔心弱者愈弱的問題,無一不是真實而具體;這些,恐怕不是教育部聲稱說要「加強宣導」即可解決。

尤其,十二年國教標榜要達到「均優質化」的目標,而如果明星高中因此被稀釋掉,而那些在政策上亟欲提升的邊緣弱勢卻又因摸不清制度而走錯路徑;其後果,將是犧牲了「優」,卻又達不到「均」的效果。如此,台灣的教育及台灣的未來,將伊於胡底?

任何政策的推動,絕不能以立意良善為已足,教育大計更是務必構想周全。在經過廿年教改的動盪後,切勿再輕率端出「吃緊弄破碗」的十二年國教;沒把握的話,分階段推進也許是一個可考慮的提議。

發表我的意見
- TOP-
 
經濟成長腰斬大驚奇之破解
社論/經濟日報
主計總處公布今年第一季的經濟數據,成長率降至1.54%,較2月預估的3.26%下調1.72個百分點,較腰斬還有過之,一時間,自行政院長到媒體名嘴一片譁然,紛紛探究這青天霹靂究竟何以致之。

其實,不僅僅主計總處,包括經建官員在此之前都對首季乃至全年經濟成長率始終保持高度樂觀,盲目的樂觀與現實情況背離如此之遙,不免令人懷疑其專業能力及嗅覺是否足夠。

最不可原諒的,自是實際負責蒐集、分析、發布經濟統計數字的主計總處。固然實際數字的確可能要耗時一個月才能完成精確的統計,但豈能對民眾毫無預警,硬是要等到數據公布才給全民一個大驚奇?然而這卻不是什麼最新發展的狀況,去年經濟成長率預估數字連降九次,從4%下修到「保1」,猶歷歷在目,經過一整年全民的批判譏諷,情況絲毫未改,這才是最讓人驚奇之事。

不論如何,成長率腰斬的大驚奇已是事實,眼前最緊要的事尚非究責,而在於如何挽救經濟頹勢,以免去年一降再降到淪為「保1」的噩夢再現。首先當然要探求病因,翻開統計數據,一目瞭然的癥結,正是出口不振與消費低迷,因此對症下藥自亦從此下手。前者的直覺反應就是跟隨日圓與韓元的腳步,讓台幣大幅貶值;後者則立刻令人回想起2009年春節發出832億元的消費券,現在可以考慮故技重施。

在我們的主要競爭對手南韓的貨幣激烈貶值奪取市場的威脅已十分明確的情況下,為了保住市場,台幣自無相對升值的條件。只是,貶值有利於出口,不利於進口,尤其會促使進口價格陡升,而加重通貨膨脹壓力,中央銀行權衡利弊得失之下,採取比較審慎而保守的態度,自是情有可原。但當首季出口成長率較預估值腰斬而拖累整體經濟成長的惡果已充分顯現之後,央行勢必壯士斷腕,以更決絕的態度面對韓元貶值。

不過,台幣貶值幾分乃至1、2角,對出口優勢而言,只有邊際上的作用,真正傷及出口成長率的關鍵因素,乃是中國大陸的世界工廠在主、客觀的衝擊之下已屬強弩之末,而台灣出口大部分集中於大陸市場,尤其出超幾乎完全仰賴於此;而這又是支撐經濟成長的主力,一旦出超萎縮,經濟成長率必定應聲下跌,這與貶值的作用完全不可同日而語,必須另求其他挽救之道。

以台灣之力自無任何能力讓大陸的世界工廠起死回生;但順應此一形勢,我們有至少兩個自保之道。其一是,今日的世界已無法沒有世界工廠;因此,世界工廠在一地凋零,必在他處萌生,台灣的中上游產業既逐世界工廠的水草而居,必須迅速尋求新世界工廠的落腳處。數年來,我們多次預告最有可能接手者,是以東協為主的東南亞國家,近來跡象日益明顯,經濟主管機關必須及早結合公、私力量全面進軍,俾能早日度過青黃不接的空窗期,讓出口再迎接下一個黃金時代。

其二則更為直接而速效,就是將大陸世界工廠小部分優秀台商迎回台灣,建立一個具體而微的世界工廠,為中上游產業建立最便利而暢通的出路。儘管相關部門號召台商回流已不少時日,其績效則乏善可陳;原因在於瞻前顧後、七折八扣,讓人望之如雞肋。解決之道無他,在台灣劃出幾個區域,全面開放、自由,達到新加坡的境地,則成千上萬台商必蜂擁而來,一、二年之內即可創造巨大投資、激增有效需求,經濟成長問題迎刃而解。

只是,當前行政院主推的「自由經濟示範區」絕對不符合上述條件,也因而絕不能發揮其效益於萬一。如果江揆真有心為台灣經濟解悶、在一個月內提出解決問題的有效方法,不此之圖,我們恐怕都要失望了。

發表我的意見
- TOP-
 
「少拿一點點」應說給誰聽?
社論/聯合晚報
五一勞動節,勞工上街頭抗議幾乎是「慣例」,但昨天的場景格外令人不忍,也令人心驚。就算江揆宣布GDP成長不佳仍要調漲基本工資,就算馬總統親自喊話「六個一點點,安心30年」,勞工的怒火仍貫穿不同世代、不同行業,令人擔心將掀起社會不安的風潮。

勞工爭取的,不是甚麼額外的利益,而只是面對老化、勞動力貶值困境時,最基本的生活保障而已。明明在創造台灣經濟成就上,廣大勞工積極參與貢獻,為什麼在經濟成果的分配上,卻甚至得不到「老有所終」的基本安心?

政府如今致力於年金改革,卻看不到兩件明白清楚的事實。第一是勞工的薪資水準停滯多年,而社會貧富差擴大,這意謂著經濟成長的利益,集中落入在少數人的手中,勞工根本享受不到。第二件被忽略的事實是,既有的退休福利及如今的年金改革,都有「輕勞工,寬公教」的趨向,在台灣已形成階級對立。馬總統既強調有心改革,不願留下「能改卻不改」的罵名,則為何不魄力向最痛處開刀?「保費多繳一點點,月退少拿一點點」向勞工喊話,這話何不說與拿18趴的人聽呢?

我們支持江宜樺院長的宣示,即使第一季成長數字不好看,都要調高基本薪資。問題是,這次調高的正面意義,仍不足以彌補陳冲時代凍漲工資為勞工帶來「連一顆茶葉蛋都不給」的剝奪感,政府應懊悔當時勞委會主委王如玄的下台犧牲。王如玄任內致力爭取勞工權益,跟勞工溝通的效果也強,相較於今之勞委會高階官員只知為自己的公務員身分爭取福利,工作態度有天壤之別,對馬政府整體得到社會的信任與支持也有所影響吧?

勞動節過了,勞工福利議題卻不會停,今日勞工處境也會形成社會安定的最深隱憂。馬政府既已表達「被罵也要改革」的決心,就要扛下最艱鉅的任務,不要讓「輕勞工,寬公教」的話題發酵,盡最大努力弭平階級和世代間的衝突根源。經濟趨勢不樂觀,「多繳一點點,少拿一點點」本來亦人人有責,但要從最不公平處改起才能服人心。 發表我的意見

- TOP-
 
拿出志氣 打破悶經濟
陳業鑫/台北市勞動局局長/聯合報
第一季GDP成長率腰斬,讓大家都說台灣很悶。經濟很悶,政治很悶,司法很悶,旅美棒球投手陳偉殷尋求三連勝被打爆,連體育也悶。

但上周台積電宣布將在晶圓製程上追趕,甚至超越英特爾,讓我們看到張忠謀董事長的雄心壯志,這就是台灣人所講的「志氣」。這樣的宣告,甚至帶動了台股一波大漲,投資人用實際行動給予張董事長的「志氣」肯定,在台積電身上感覺不到「悶」。

要打破「悶」的氛圍,就是要像台積電這樣有志氣,並且拿出行動。要做就做世界級的事業,要挑戰就要挑戰第一。

以勞動安全領域而言,降低職業災害發生,一直是國際勞工組織強調的首要目標,尤其最近孟加拉發生大樓倒塌,大批成衣廠勞工罹難,引來歐盟關切勞工工作安全,連教宗方濟都史無前例發表重話抨擊,

世界級的勞安水準,是英國倫敦那一級,每年百萬人重大職災死亡率僅有九人,台北不好高騖遠,先從亞洲挑選,以勞動安全著稱的日本東京都為挑戰對手。

東京計畫在二○一二年至二○一七年五年間,降低百分之廿的每百萬勞工重大職災死亡率;台北則是自二○一二年開始,實施「三二○」減災計畫,期望在明年郝市長任期結束前,要降低百分之廿的每百萬勞工重大職災死亡率,亦即以三年時間,追趕東京五年期間欲達成之目標。

要挑戰就要挑戰最難的,找回台灣人的志氣,才能打破「悶」的局面。 發表我的意見

- TOP-
經濟解悶 學學柴契爾夫人
李同龢/東華大學經濟系助理教授/聯合報
近來大家都認為,台灣經濟似乎未從谷底反彈,反而好像到了絕望的地步,需要政府發放消費券解決所謂的「悶經濟」。其實我們的表現並不差。

世界大經濟體中,美國今年經濟成長率,預估為百分之二點四,而德國今年的經濟成長率因歐債拖累,預估不到百分之一。日本因電力問題,使得景氣問題更惡化,逼得安倍首相不得不學美國寬鬆貨幣政策,大肆購回政府債券及日圓貶值的作為,以刺激景氣。反觀台灣,中華經濟研究院的最新經濟預測數據,經濟成長率還能保有百分之三點六三。

再比較失業率,我們的失業率是百分之四點一七,而美國失業率為百分之七點六,德國為百分之五點四,因此我們的表現並不差。只是失業現象與德國、美國類似,技術性勞工不足就業市場之需求,而失業族群則是以技能不足的勞工為主。要改善此現象,政府應該積極輔導勞工轉型。

受到歐債影響的不只是先進國家,包括中國大陸也受到影響;台灣是以出口導向為主的經濟體,當我們主要貿易夥伴都受到影響,我們也不能置身事外。當然,我們也不應就此滿足,長期而言,台灣的經濟發展道路上,仍存在許多路障。

第一個重要警訊,就是萎縮的金融業。金融是一個經濟體的血,經濟體要強大,一定要有一個強大的金融業,例如金融業是美國單一的最大行業,就業人口最多的行業;英國在柴契爾夫人的金融大改革下,大肆放寬金融管制,使得英國倫敦金融城,取代紐約市成為世界的最大金融中心。而在雷曼兄弟倒閉前,光是倫敦金融城的就業人口就有廿八萬人,現在也有廿五萬人。

而新加坡成為離岸美元世界第二大交易中心後,一直都很缺金融人才。台灣的金融業因過度管制,無法在國際金融市場與其他國家競爭;華爾街日報近來屢屢嘲笑,台灣的金融市場是個過度競爭而利潤很低的市場,外資一旦進入,不易脫手,因此外資對台灣的金融市場不是很有興趣。

第二個警訊,是台灣過度管制的勞動市場,尤其是對白領勞工的管制。專門技術的白領勞工只出去,而進來的很少,近來雖有放寬,但與鄰近的香港及新加坡比較,我們做得太晚及太少了。

上個月紐約時報一篇專題報導,提及世界各大企業都認為,中國大陸大學畢業生是其未來尋找人才的一個好管道,因為中國大陸是生產大學生最多的國家,但是我們卻因政治因素,而長期的忽略此一高級人力供給的市場。

總之,新的內閣應該規畫出台灣長期要走的路,而不是民粹治國,應該學習柴契爾夫人「雖千萬人,吾往矣」。 發表我的意見

- TOP-
別誤用「童子軍」
林錦盛/中華民國童軍總會秘書長(/聯合報
媒體報導,行政院前秘書長林益世及市議員賴素如所涉貪瀆案,以「總統的童子軍」稱呼他們,如此一來易誤導社會對「童子軍」之認知。

「童子軍」乃一世界性之青少年組織和運動,自一九○七年在英國創始以來,即強調重視榮譽、責任、團隊、服務、成長,並於童子軍各項活動中,將前述價值觀念和人生觀教育青少年,以培育優良國民。

同時,童子軍強調「日行一善」早為世人周知。故童子軍運動在世界各地蓬勃發展。所以,童子軍已成為責任、榮譽、誠實、服務和行善之代名辭或同義語。用之以形容涉及刑案之人,實為對童子軍之誤用與濫用,亦係對童子軍運動和組織之一種侮辱和傷害。呼籲媒體和社會各界,正確認識童子軍運動,不要再誤用。 發表我的意見

- TOP-
林益世案/判多重 才符合人民期待?
黎家維/博士生(台北市)/聯合報
林益世案一審宣判後,媒體以「輕判」與悖離人民法律情感評價該判決。本案涉及的法律相當專業,我們憂心人民被媒體非專業資訊誤導,以致台灣民眾的「法感情」會對法治社會產生嚴重的負面影響。

從各界對林案判決反應來看,令人好奇到底人民的法感情為何?從何而來?林益世要判多重才符合人民的法感情?多數民眾未必會仔細閱讀判決書內容,就算會閱讀,也未必有足夠專業能理解;民眾的法感情,可能主要源自媒體影響的結果。

民眾當然有法律情感,但在成熟法治社會,該情感應該是基於對人權基本保障的無罪推定原則上,是構成要件明確的罪刑法定原則;同時對有心悔改者,在經過矯治後,給予其重返社會繼續生活的機會。司法制度唯有依循上述原則,方能獲得民眾認同支持,並建立威信。

令人遺憾的是,台灣民眾在媒體影響下,已逐漸朝未審先判、全民公審、嚴刑峻法的應報主義方向發展,這難道是台灣民眾希望的法律情感嗎?

林益世案法官未隨輿論起舞,堅持以無罪推定、罪刑法定原則與嚴格的證據法則做出審判,拒絕接受經過變造的證據,我們難道不應給法官肯定?我們不希望民眾只是憑主觀感覺批評此判決。

若能平心靜氣看完判決書全文,其實可發現三位法官堅持的無罪推定、罪刑法定原則與證據法則,正是建立法治社會不可或缺的基礎。 發表我的意見

- TOP-
安倍暴走 台灣看招!
蔡孟翰、陳宜中/聯合報
蔡孟翰/日本千葉大學副教授
陳宜中/中研院人社中心副研究員

日相安倍上台以來,推出安倍經濟學,日經也從去年的八千多點上升到一萬三千多點盤旋,安倍支持率也高居不下。

只是,得意忘形似乎是人之常情。四月廿三日,日本朝野國會議員共一百六十八位,包括副總理麻生太郎與其他兩位閣員,浩浩蕩蕩參拜靖國神社。當天,安倍在國會答辯時說:「學界與國際上對所謂『侵略』沒有定義。」

美國各大媒體以社論或分析文章,給予安倍當頭棒喝。紐約時報廿四日在題為〈不必要的民族主義〉社論裡,指責「日本挑起無謂的爭議是反建設性的」,希望日方不要「加深歷史傷痕,最好是集中在開創未來,振興日本經濟,做好亞洲與世界的民主榜樣。」

廿六日華盛頓郵報跟進,在題為〈安倍無法面對歷史〉社論中指出:「歷史是一直被詮釋,但是有所謂事實這東西。日本占領朝鮮、滿洲與中國其他各地,日本侵略馬來亞。日本就是實行過侵略。」社論最後雖表態,理解安倍對日本和平憲法的質疑,但強調安倍不能對「戰前日本帝國有復古情懷。」

同日,一向在國防外交問題上親日的華爾街日報,登出題為〈安倍挑起戰爭歷史激情〉的長篇報導,輾轉批評安倍的歷史修正主義與修憲問題,並點出安倍對「侵略」一詞的狡辯。日本的英文報紙日本時報也在〈靖國神社參拜危害外交〉社論中提醒:任何試圖修改村山談話的舉動,就連作為同盟國的美國都會視為鋌而走險。

廿八日,英國金融時報亦直指安倍觀點的冒犯性。該文警告:安倍最好還是盡全力改革日本經濟,因其經濟政策即是以鄰為壑的日幣貶值,這特別需要其他國家的善意包涵。因此,安倍的歷史修正主義是旁騖,甚至有危險性。

安倍暴走之後,世界輿論諸多警告批評聲中,台灣執政當局有任何表示嗎?府院皆沒有聲明抗議,不聞不問,事不關己。一個合理的懷疑是:台方剛剛從日方那裡拿到在釣魚台附近捕魚的好處。

但漁權的利益究竟有多大?按台日漁業協議的第五條,雙方皆可隨時在六個月前通告終止協議。要言之,日本一不高興,馬上可以在六個月內廢止台方的所謂漁權!

如今,一紙讓日方可任意在六個月內廢止的漁業協議,被台灣當局說成是了不起的政績。於是,對安倍的暴走,及其日本沒「侵略」過亞洲的修辭,台灣政府與民間各界也就無關痛癢了!

發表我的意見
- TOP-
馬總統「三惑」 聽人民的聲音
陳以信/國民黨前發言人(英國倫敦/聯合報
馬英九總統在臉書上「三惑」的談話,引發外界批評,但筆者有不同看法。

總統臉書,不只是和民眾溝通場域,也是總統見解與想法的抒發地。這番問答,不僅是對台灣提出,更是馬總統治國的心路自陳。

如果馬總統提問目的,在於推諉卸責,或是反要人民負責,那他何必主動抓出公共工程、英語能力及區域經濟三項問題呢?他之所以主動提出問題,就是希望聽到人民聲音。

台灣有美好、也有不足之處。我們不能因為部分不好就妄自菲薄,國人更該對台灣抱持自信、客觀判斷。 發表我的意見

- TOP-
 
  大溪金牌好店 招牌包二奶現巧思
金牌名膳表演的包二奶,趣味造型是由五花肉層層堆疊而成,裡頭包裹著鹹香梅干菜,上頭一顆鮮豔欲滴的櫻桃畫龍點睛,傳統佳餚、無限巧思,可是店裡的人氣招牌。

由內而外的全身放鬆—瑜伽
瑜伽是一種身心靈運動,必須用心感受身體,才能體察身體的變化,達到療癒效果。且它能讓人達到身心靈平衡境界,而非只是單純的可以解決便祕、失眠、腰酸背痛等毛病。
本電子報著作權均屬「聯合線上公司」或授權「聯合線上公司」使用之合法權利人所有,
禁止未經授權轉載或節錄。若對電子報內容有任何疑問或要求轉載授權,請【
聯絡我們】。
免費電子報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權聲明 | 聯絡我們
udnfamily : news | video | money | stars | paper | reading | mobile | data | city | blog | job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您或許對這些文章有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