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年前的台北電影節,我曾在「名導初體驗」單元選映英國導演丹尼鮑伊的首部長片「魔鬼一族」,一開始觀眾會以為只是講同居友情的青春YA電影,沒想到後來因一具屍體和一袋錢,變成3人勾心鬥角的驚悚片。最近看到他的新片「索命記憶」,有那麼點回歸到類似的創作狀態,又是一部類型變奏的黑色電影。 「索」片第一場戲,開場於詹姆斯麥艾維飾演的拍賣助理,他透過旁白,從容地講述自己的工作,以及預防名貴拍賣品可能被搶劫的處理機制。然後他真的遇到一場大劫案,還因此受傷昏迷。原本觀眾可能以為,這會是一部與收藏、拍賣名貴藝術品有關的電影,結果其實不然。
故事發展一直在挑釁觀眾的預期心理,「轉彎」不斷:從似是「瞞天過海」般的黑吃黑盜匪片,轉變成講催眠、記憶與意識流的心理劇,最後又有想像不到的愛情元素貫注進來。它最終的母題,講的還是「記住」與「遺忘」,影片持續在辯證這兩者之間的必然性,男主角的「遺忘」在片中的意義不停被拆解顛覆,既是搶案的關鍵,又是記憶中的謎。
丹尼鮑伊既往的作品中,一向擅長靈活的攝影機運動與快速剪接,從「猜火車」到「貧民百萬富翁」,都有類似MV般的明快節奏。「索命記憶」裡如九彎十八拐的敘事結構,正好契合他的強項,讓一段段虛虛實實、記憶中的記憶,不停在電影情節的行進中,產生跳躍與對照的關係。觀眾一下子跟著男主角的困惑走,一下子又跳出他的思維產生質疑,這也讓影片中故弄玄虛的曖昧,擁有影像形式上的貼合。
就像把一向演文藝片的詹姆斯麥艾維,和帶有陽剛動作片形象的文森卡索放在一起,似乎本來就想讓觀眾對這部片的「想像」,導向一個難以直接預測捉摸的五里霧中。如果說克里斯多夫諾蘭從「記憶拼圖」到「全面啟動」,是有計畫性地處理有關記憶與夢境這些複雜的人類意識主題;那麼丹尼鮑伊的「索命記憶」就比較像借力使力,把催眠做為手段、虛晃一招,不過是在「玩」一個疊床架屋的遊戲,希望觀眾樂在其中,拆解的趣味其實遠大於深究的意義。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