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也許會認為,臉書塗鴉牆是私領域,想怎麼表達就怎麼表達,干卿底事,其實也對、也不對。 為何? 首先,我們先來聊聊所謂的網路圍觀現象。 2006年,彰師大王智弘老師,便從網路心理學的角度,將部落格的自我揭露行為,與網友圍觀現象,稱為【薄紗舞台效應】--- 部落格像是夜色中掛著薄紗連接著陽台的小房間,主人於房間內的一舉一動,透過迷濛的燈光及薄紗的舞動,而若影若現,吸引著無數窗外的行人目光,網路上的【虛擬圍觀】現象因而產生。 部份主人對此抽象的舞台了若指掌,懂得於其上形塑自己如同於實體世界中的好形象,另一部份的主人則似乎弄不清公領域與私領域的差異,將部落格視為一己之數位日誌,想到甚麼就寫甚麼,因此,兩人同樣在部落格上經營,一段時日之後,某人累積了盛名,某人則聲名狼籍,爭議不休。 時序轉到2012年,臉書的虛擬圍觀風潮更數倍於部落格。但是,人們卻似乎還是沒有真正了解到,網路與真實世界的隔閡僅如薄紗一般。 接著,我們來談談網路的匿名/實名制。 我有一位合作多年的業界朋友,自從幾年前msn出現我將她加入之後,便從未回應我丟上去的任何訊息。無論是打聲招呼、活動的邀請、專業的就教,對方一概不予回應。原本,我想可能她只是不喜歡網路上的應對或是某種科技冷感(像是喜歡實體接觸甚於虛擬互動),直到某天,當她在臉書上不斷用各種遊戲來主動跟我玩耍,我才驚覺,網路世界裡的背後,人們可能反射出的多種人格形態。 眾所皆知,臉書並不是第一個成功的社群網站,起碼,在台灣我們便曾經歷過奇摩交友、愛情公寓、無名小站等等不同的社群平台,裡面也曾出現了若干極具爭議、值得進一步研究的議題。而造成爭議主要的原因之一,便在於部份網友分不太清楚網路實名/匿名之間的差異。 本我、自我與超我是精神分析學家佛洛伊德在心理動力學中,所提出關於精神的三大部分結構理論。「本我」代表慾望,受意識遏抑;「自我」負責用意識處理現實世界的事情;「超我」則是良知或內在的道德判斷。有趣的是,此三種面向似乎也會反映網路世界裡的使用行為。 某種程度而言,打從一開始,網友的匿名性在奇摩交友中便是被默許的default值,匿名就好似帶著面具說話,因此它亦十分反映網路世界中的「本我」。網友在裡面大量使用不知是否在現實世界中相同的別名 ? 擺明是謊言的自我條件描述,如身高200公分、體重200公斤、年齡90歲還未婚或是年齡20歲卻已離過3次婚的少女(照片上至少呈現出的是少女照片)、粗魯直接的三字經(在自我介紹及日誌裡)、標榜著喪偶的婚姻欄位,從這裡面可以約略看出某個隱匿於現實身份下的潛在內心世界,令人好奇的是,他們在現實世界裡是否也會如此呈現? 有個朋友曾經氣極敗壞的說,為何網友們都不相信他剛好是100公分、100公斤,我笑答︰「因為他們習慣在網站上用潛意識去玩耍自己的身份,當然也就不相信別人的話」,他沒說謊,因為他得了小兒麻痺症坐在輪椅上,所以是100公分、100公斤! 但是,臉書卻可能是一個較偏向實名制,也因此較反映真實「自我」的地方。網友們希望在網路上找到以往的朋友,以及認識朋友的朋友,因此當然必須使用現實生活裡的身份,而較少有匿名。也因此,網友是以較自我的方式來呈現。就是某人利用應用程式與你玩耍,你也不會認為他真正具有惡意,因為雙方都是「明」人,也就是說,雙方都在玩一個在現實社會中可被接納的社交遊戲。這便是匿名/本我、實名/自我間的重大差異。 同樣的交友社群網站,卻有著如此大不同的差異,一個反映了「自我」,一個則反映「本我」。若搞錯方向,便可能在虛擬世界惹上許多麻煩。 說到頭,網路社群既然隔層紗,橫豎都要被圍觀,何不搔手弄姿、起舞弄清影,讓人流連忘返;批評老闆或友人,或是撩起一些無謂爭端的摳耳垢,削腳皮,挖鼻屎的動作,還是當免則免吧。 |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