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言論市場上有幾個議題是死穴,一開了話頭,必定落入互相攻擊的局面,什麼難聽話都出得來。兩岸、核電、死刑存廢等硬議題是必然清單,愈辯愈怒急攻心,為「言論的自由市場,最後產出的並不都是真理」做了佐證。但有個議題也像是黃蜂窩,千萬捅不得;它不是什麼經世濟民的路線之爭,也無關台灣未來五十年,雙方發言者卻常怒到視對方為野蠻人。
這個奇妙的「言論黑洞」主角事關兒童,地點常是捷運、高鐵、餐廳等公共場域;成人揪打不休的事一言蔽之:寧靜權利vs. 包容兒童的同理心。
近日PTT有人貼文說捷運上遇到狂叫不止的小孩,媽媽低聲安撫「快到囉」;顯然安撫無效,網友請家長管一管;但媽媽說:「那妳是要我摀住他的嘴嗎?」
果然再度引爆論戰。在人人都成為「自媒體」的時代,這種對「小屁孩」容忍度的衝突文已成固定出現的網路哏,只是場景不同。比如,淡水餐廳出現的公告:「請不要再以小孩本來就會吵鬧當藉口,養育是父母的基本責任,請尊重其他人的用餐權益。」被網友評為「超霸氣」公告。
或者桃園牛肉麵店貼出「如果您的小孩會吵鬧影響別人用餐,本餐廳不歡迎」,引起家長圍剿,控訴「歧視」兒童。
台灣高鐵曾經讓抱怨同車廂小孩太吵的乘客,免費升等到商務艙;也有列車長要求長輩帶幼兒到車廂外安撫,但此舉遭投訴。顯然高鐵也缺乏理想的SOP。
既然台灣最美的風景是人,也自詡比某些國家文明,這個社會怎麼就在「哭鬧小孩」這件事上無計可施呢?
美國近年有類似討論。在無法中途下車長途飛機上,乘客通常暗自會祈禱:可別坐到「鐵肺嬰兒」附近。貼心父母於是為稚齡孩童或嬰兒預先「打通關」,對旅客送上禮物袋,內有巧克力及耳塞,並附上以孩子口吻寫的道歉信:「這是我們此生第一次飛行,我會努力克制,但氣壓變化可能讓我大哭,如果我真哭了,請用我們的爸媽為您準備的耳塞。」
收買人心是有效的。飛機沒起飛,收到禮物的乘客立馬在推特大讚好貼心,再大哭聲似乎也變得可忍耐。至此,大概可確認一件事:小孩哭鬧是一回事,父母態度是另一回事;常常突破旁人忍受界限的,是後者。心理效果大於分貝數。
話說回來,帶著哭鬧小孩的家長得承受白眼,壓力也是挺大的吧。最好的解決方式,應不只是要求父母練就完美教養術,或是要求大眾都有「車廂就是你家」的同理心,來維持脆弱的和諧。
近日立委呼籲設立「親子廁所」之外,能讓父母、孩子、乘客都鬆一口氣的「親子車廂」也勢在必行。如同日本的「阿蘇男孩號」火車,設有遊戲間、球池,整個火車都是遊樂場。更可仿照歐洲列車為想要安歇、思考、閱讀的乘客設置「寧靜車廂」,以不同價格買到不同等級的安靜,大聲講手機、聊天也在禁止之列。
以空間設計及訂定規則來解決社會問題,即是近日火紅的「社會設計」的基本理念。空間及交通工具的經營者該好好考慮,以好的設計來移除「寧靜vs.吵鬧」這個不時引爆的火線了。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