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無家可歸、曾經流落街頭,俗稱「街友」。嘗試過各種街頭販賣,從廉價玩具到日用品,他終有機會選擇了一個他認同的雜誌,一本一百元、內容用心精采。
走在人潮川流不息的城市街道,一位西裝筆挺的男士,停下了匆忙腳步,決定光顧買本雜誌。那面容看來幾許熟悉,推測應是附近的上班族,不時路過此地。男人從體面的皮夾裡拿出一張千元紙鈔,好意的告訴販售員:「買一本,不用找了。」
「用一千塊錢,只買一本?」販售員先是一愣、表情滿是狐疑,卻也馬上理解情況。但內心不免衝突掙扎,不知道該收,還是不該收?畢竟一千元的收入,等同賣出二十本雜誌的收益。
「如果妳是我,妳收,還是不收?」
當我們再次並肩坐在捷運站口,他隨口聊起曾經發生的這段故事,試著把問題拋過來,要我接球。
好難啊,「難以抉擇。」我搖搖頭。
理智上,超過數倍的價錢、有違價格原則,收下確實不妥。但論買賣雙方皆是你情我願,且人若處在需要的時刻,毋須拒絕別人的善意,更何況不偷不搶不騙,也無不法,實沒必要跟錢過不去。
我試圖說些溫暖的話語、不帶批判,卻止不住好奇:「結果你怎麼做?」
沒錯,在與男士兩相對望數秒後,販售員決定收下了千元鈔票。
他拄著拐杖緩緩站起、遞上一本雜誌,再從口袋裡掏出摺疊整齊的紅色紙鈔,慎重從中抽出九張,堅持將錢交給男士,不忘順便開個玩笑:「下次要汙辱我,請汙辱多一點。」微笑話語中的滋味,極其複雜濃烈。
我可以想見當下男士的表情,必定和我一樣無比震撼。
「這不是一本博取同情的雜誌,我也不是一個求取施捨的販賣者。」他說。
當一個人想跨出步伐往前走,需要的不過是一個機會、一份工作。然而,這樣的作法,不過就是同情,並不是尊重。
我想起這本雜誌的英國創辦人,過去也曾流落街頭,也曾這麼說過:「我對同情沒有興趣。除非它是一門生意,否則不幹。」
曾經露宿街頭、經歷過最困窘的貧窮,想要自食其力、不為「接受」所奴役,即便被世界視如敝屣,仍奮力站起。
社會上確實需要急難慈善,但關於善的想像,別讓它成為廉價的施捨衝動。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