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是人類最基本的欲望,長久以來,人們採集撿拾、挖掘捕撈,豢養牲畜,以得到自然的餽贈,不同地域的人們也藉由各式烹調方式,將食物化作一道道風味佳餚。從個人角度來看,飲食行為展現了階級、信仰和價值觀,從文化角度觀之,飲食又和風俗習慣、禮教儀式息息相關。 台北市立美術館現正推出《食物箴言:思想與食物》展覽,串連廿一組創作者,以精彩的藝術創作和表演計畫,打造一場結合視覺、聽覺、味覺等五感體驗的展覽,邀請觀眾啟動全身感官,來場不一樣的美食饗宴。
八大主題 結合劇場概念
展品可以區分為八個場景主題,包括「信仰」、「欲望」、「文化」、「記憶」、「關係」、「墮落」、「知識」及「消費」。
在「信仰」的場景中,藝術家張恩滿和半路咖啡邀請多名主廚,打造多個藝術計畫,呈現出結合公民思考的上菜秀。在「欲望」的場景中,李明學的作品〈甜甜圈〉將人們熟悉的甜點製成巨大模型,欲望就藏在粉紅色的誘人糖霜中。仔細一看,裝點用的彩色巧克力米,竟是一個個小士兵模型,讓瞻仰式的觀看增添了趣味性。何采柔的錄像作品〈記憶過曝〉,拍攝女子揉捏擠壓柳丁的影像,當柳丁宛如洗滌中的衣服般被反覆搓揉,改變了原有的狀態,反映出過度的欲望。
在探討「關係」的食物劇場中,涂維政複合媒材裝置〈情人節快樂〉表現情人間的危險關係,坦克車、手榴彈、手槍等武器造型的巧克力,暗喻愛情看似甜蜜,實則充滿不安、危險與衝突。袁廣鳴的餐桌裝置〈預言〉,主體為精心布置的餐桌,桌上有蠟燭、餐盤、水杯,看起來溫馨又有情調。就在大家推測這靜默背後的意象時,餐桌卻突如其來發出巨響,作品反映出所見不為所得的意念,原來共餐的和諧表面下,其實隱藏著不穩定的關係。
在關於「墮落」的場景中,林其蔚的作品〈靈芝仙草繪〉表現了亢奮、麻痺、著魔等生理體驗;陳慧嶠則打造大型裝置〈罌粟花〉,罌粟是製作鴉片的原料,讓人墮落,充滿危險;但在神話中,罌粟花具有「生產繁殖」的意涵;在戰爭中,死亡士兵埋葬之地常會長出罌粟花,因而使它具有「重生」的意象,更衍生出愛與和平的象徵意義。陳慧嶠製作了《罌粟花指南》手冊,希望以開放的文本,讓觀眾以自己的角度來詮釋罌粟花的意義。
在今日這個注重飲食養生的年代,各種飲食知識被分門別類的建構。琳瑯滿目的飲食指南也成為人們信奉的圭臬,藝術家的作品也傳遞出「知識」。身兼藝術家及騷莎舞者身分的邵樂人,啟動網路社群,發展出結合飲食與舞蹈的健康生活指南APP軟體〈騷莎人生─騷莎人生活指南應用軟體〉;廖堉安則帶來六幅壓克力的卡漫風格繪畫,以招牌的鳥人圖案為主角,嘲諷當下世代讚頌的健康飲食方式。
關於「消費」的場景,表現食物透過「消費」,進入了人們的生活。林明弘的〈又涼又甜〉以彩色風車、街頭小販用的自行車,營造出販售咖啡、甜點的小攤景象,將消費行為的模式搬到展場。劉信佑的黑白攝影作品〈超級市場〉,表現逐漸腐壞的蔬果,批判了資本主義下市場供過於求的後果,也暗喻時間是食物的死敵。王俊傑的作品〈十三日羊肉小饅頭〉,虛構出傳統中國宮廷料理的食譜,並以一系列看似正經,實則詼諧的錄像廣告,為這些菜餚打廣告。影片中,一道道料理被端上桌,穿著古裝的仕女介紹著:「假如你有了錄影帶和菜卡,就可以在自己家裡享用了。」模仿商業運作模式,模糊了真實與虛擬的界線,也激起消費者對古代宮廷上層階級物質的渴望。
民以食為天,我們所品嘗的食物,卻能以不同形式迸發出豐富的意義。就走進美術館吧,體驗藝術創作與表演計畫如何將「食」轉化為全面的感官體驗。
《 食物箴言:思想與食物 》展覽
時間╱即日起至5/3
電話╱市立美術館 1A ~ 1B展覽室
活動詳情╱週一休館、週二至週日09:30 ~ 17:30(週六開放至20:30)
【完整內容請見《臺北畫刊》四月號567期】。
手機、平板請下載
【《臺北畫刊App》iOS版】。
【《臺北畫刊App》Android版】。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