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0月10日 星期五

文學紀念冊/我乃中原人士

聯副電子報

【美麗佳人時尚電子報】不僅告訴你最新流行服飾與美容訊息,更要讓女人看見自己,發現世界!! 橫跨東方與西方的資訊撞擊,【英語島電子報】最適合想在英語裡找到知識、趣味和品味的商管人士。
無法正常瀏覽圖片,請按這裡看說明   無法正常瀏覽內容,請按這裡線上閱讀
新聞  專題  理財  追星  社群  Blog  哇新聞  電子書  
2014/10/11 第4792期  訂閱/退訂看歷史報份直接訂閱

今日文選 文學紀念冊/我乃中原人士
人文薈萃 書評.新詩/最初的魔術時刻
書評.散文/編輯人的專業與志業

  今日文選

文學紀念冊/我乃中原人士
康芸薇/聯合報
從重慶南路進入武昌街,有家俄國人開的明星咖啡,他們還賣俄國西點,終年穿著黑褲白衫詩人周夢蝶的書攤就在那裡。

再往前走是當年有名的排骨大王,那時去咖啡店喝咖啡很昂貴,大約要花剛進社會的年輕人一個月三分之一的薪水,如果再叫一份西點更為可觀。

我去武昌街都是去排骨大王吃酸菜排骨麵,那時沒有食料雞和食料豬,炸排骨的油鍋放在門邊,豬排在油鍋中散放的香味教人陶醉,我吃完了一大塊排骨,還把麵和湯統統吃光。

周夢蝶那時已經很有名,書攤前有一些人在看書,有些人在同他講話。周夢蝶是河南人跟我是同鄉,他鄉音很重,我有些懷疑那些跟他講話的人,是否都聽得懂他的話?

我從排骨大王出來,有時也會站在他的書攤前看一會書,如果白先勇的《現代文學》出刊了,我會多站一會,那時台灣經濟還沒有起飛,即是已經工作的年輕人,也不隨意花錢。

我有個好朋友也是河南人,她常跟我講河南人很笨,河南話很難聽。我同意她的話,但是聽多了很煩,民國38年到台灣來,我還是小孩,如今已是大人,對河南博愛老家我仍深深懷念。

有天我從排骨大王出來,周夢蝶書攤沒人,穿著黑褲白衫的周夢蝶孤獨的坐在書攤旁邊一張小椅子上;我走過去自我介紹我也是河南人,和他是同鄉,就同他講起話來。

來台灣十多年了,周夢蝶的鄉音一點沒變,那濃濃的鄉音讓我不覺問他:「周先生,我們河南人是不是很笨?」

他想了一下,很認真的回答我:「我們河南人不是笨,我們河南人遲鈍。」

我說:「笨和遲鈍不同嗎?」

他正在思考怎麼跟我解釋,有人來買書我就告辭了。

後來我換了工作就不去排骨大王吃排骨麵了,周夢蝶的書攤不知何時收了!再見到他是二十年後的事了。

星雲大師辦了一個《人間福報》,副刊編輯向我約稿,我寫一篇〈誰拆了我家的房子〉。訴說78年政府開放在台的大陸人,可以返鄉探親的悲痛。

周夢蝶看了請一個文友約我吃飯,那天我們去信義路的中心餐廳吃西餐。談了許多河南老家的事。我記不清周夢蝶說他哪一縣人(編按:淅川縣),只記得他說他們家鄉很窮,不出產主食,出產芝麻。

我聽過北方許多地方只產雜糧,不產米、麵之類的主食。我以為雜糧指的是高粱、玉米和小米,如果周夢蝶家鄉只產芝麻,那要怎麼過日子!

我們家鄉博愛縣有河南小江南之稱,出產大米、小麥還有竹子,竹子可以做竹器賣到外地,很有經濟價值。

周夢蝶住新店,有個文友黃月琴住他附近,很照顧他。月琴愛寫作,周夢蝶文藝界的朋友她差不多都認識,周夢蝶有事去台北會請月琴陪同,我們常一起吃飯。

周夢蝶吃東西簡單,一碗開陽煨麵、幾個小籠包,或者兩碗小米稀,兩個韭菜盒子就吃得很喜歡。他送我兩本詩集,我不懂詩,加上河南人口拙,連幾句讚美的話也忘了說。

我送了他一本九歌出的書,《我帶你遊山玩水》,扉頁上寫著夢蝶鄉兄賜教。他看完了有次一起吃飯,他帶著我的書,書中夾了一支筆,大概是想給我一些指點。對我說我書中說徐文長懂鳥語,彷彿另有其人,他聲音低我沒聽清楚,立即率直的說:「我小時候大人講故事,說徐文長懂鳥語就寫了,我不知道對不對;我小時候正逢中日抗戰,跟大人東奔西逃,我沒有讀什麼書。」

周夢蝶也是直話直說的河南人,聽了我的話無言相對,他把筆放在書中,把書合起來放進他的包包裡。

除了周夢蝶,文友中我還認識瘂弦和歸人兩個河南人,我覺得三個人的名字都好,都很有中原文化之氣。

瘂弦最會講話,不僅國語說得好,連河南話也好聽。他見了我喜歡喊我老鄉,對我說:「咱們的開封話絕對比北京話好聽!」

我說:「你不是開封人,怎麼會說那麼好聽的開封話?」

瘂弦說:「我去大陸回老家都坐河南航空,空中小姐都說開封話,我跟空中小姐學的。」

瘂弦的聰明和語言天分令人佩服!八年對日抗戰時在重慶開同鄉會,兩個河南人見了面有句很有名的話:「老鄉見老鄉,兩眼淚汪汪。」

到了瘂弦口中變成了:「老鄉見老鄉,兩眼淚汪汪;你口袋沒有錢,俺也沒有關餉。」更為動人。

瘂弦編《聯副》向我約稿,他說:「老鄉,你好好寫,我替你的作品提供園地,負責把關。」

瘂弦是我見過最會講話的河南人!六四天安門事變時他說:「我們河南人真好!連趙紫陽都好!」令我感動不已。

月琴家有土地,院子大有好幾棵很大的桐花樹,還有一個長長的令人羨慕的爾雅書房,裡面有許多爾雅出版社的書,和一些詩人、作家送給她的作品。月琴說:「冬天天冷的時候我喜歡生個爐火,在這裡看書,或者寫作,有時也會請幾個朋友來喝茶聊天。」

凡到過月琴家的人沒有不喜歡的,她在她家的土地上開闢了一個菜園,種了許多有機蔬菜,她熱情好客常常請大家去她家吃飯。我們怕麻煩她,她說:「菜園裡有青菜,炒幾個菜,煮鍋湯一點也不麻煩。」

月琴哥哥有車,我和隱地初去她家,她都請她哥哥接送我們。詩人商禽也住她家不遠,我們初次見面他送了一本他的英文對照詩集給我。

月琴喜歡請一些愛寫詩的年輕人來她家吃飯,這些年輕人都是周夢蝶的粉絲,他們坐在周夢蝶的身邊,也不與我們講話。

大概周夢蝶九十歲生日,我在電視上看到他和馬英九總統,他低著頭坐在一張椅子上,馬總統坐在他對面,親切的問他的飲食起居。

周夢蝶偶爾微笑,一直沒有講話,馬總統見他不講話,把雙手放在他的膝上。我看了不覺微笑心中想:「在台灣大概只有這兩個人一路走來始終如一。」

不太講話的周夢蝶,有時大家一起吃飯,如果有酒,他會喝點酒。有次不知他是否喝多了酒,說了一段很長的話。

「以前我常去南海路教師會館,我去了總是叫一杯咖啡,有個女士也常去那裡。好像知道我是誰,偶爾會同我點點頭,我也點頭回禮。大概看我每次叫咖啡,有天她端了杯果汁放在我桌上,我看著那杯果汁不知如何是好!我想如果我喝了那杯果汁,以後見到一定得講話,很麻煩!如果不喝還給她,不太禮貌!想了很久決定把果汁還給她,對她說:『謝謝,我不喝果汁。』以後教師會館也沒有再去了。」

因為沒有聽過周夢蝶講這麼多的話,大家一時不知如何反應,他鄉音重不知他說的大家聽懂了沒有?我雖聽懂了,但是不敢問這個可愛的小故事有沒有寫在他的詩中。

周夢蝶九十四歲離開人世,以他的自律、自愛,大家都以為他會活到一百。他以一生的孤獨留給世人那麼多好詩,在追悼會上大家依依不捨的說:「以後不會再有周夢蝶這樣的人了!」


  人文薈萃

書評.新詩/最初的魔術時刻
林婉瑜/聯合報

推薦書:孫梓評、吳岱穎主編

《生活的證據——國民新詩讀本》(麥田出版)

吳岱穎說:「它(這本書)是我們的實驗紀錄,記錄我們如何試圖重現原作者的創作過程和寫作目的。」確實如此,讀《生活的證據》最享受的部分,是讀兩位編者的編者筆記,孫梓評、吳岱穎兩位六年級詩人都是第一次編選詩選,但他們的筆記深入而完整,介紹詩的背景來由:譬如點出江南案和楊牧〈有人問我公理和正義的問題〉的關係;國光石化開發案和吳晟〈只能為你寫一首詩〉的關係;樂生療養院被迫拆遷和鴻鴻〈我現在沒有地址了〉的關係……他們也熟知每一位詩人的風格:「陳雋弘的詩少有費解的字。」「在中生代的詩人當中,陳黎向來最以具備實驗精神著稱。」「孫維民的詩向來以具有哲學的深度與思維的難度著稱。」感覺他們在許久以前就做足了準備,而這次的編選是他們底蘊功力的展現,對讀者來說,這是兩位專業、稱職的引路人。

一直以為,絕不是因為文字空了行斷了句就立地成詩;而是飽滿的詩意、新鮮的念頭,使文字成為詩。這本詩選裡,唐捐、張曉風、林群盛、蛋堡、陳綺貞等人的作品,乍看不是傳統新詩的「模樣」,讀後卻覺得意念特出、前衛顛覆;

〈家.族〉一輯選入的親情詩作沒有習以為常的溫馨:湖南蟲〈人造人〉、騷夏〈弟弟〉、何俊穆〈娘〉、游書珣〈甕裡的母親〉、詹佳鑫〈無聲的催眠〉,都不是訴諸溫情的親情詩,反而為「親情」一詞帶來一種陌生感、疏離感,這種陌生感、這種拆解「習以為常」正是詩最需要的。

除了大眾熟知的經典詩人外,也選入張繼琳、簡年佑、林育德、印卡、黃立元等等低調而風格獨樹一幟的詩人。被選入的51位詩人中,1970∼1979年生者占13位;1980∼1989年生者占13位;1990後出生的有3位,換言之這本詩選超過一半以上的篇幅是六年級、七年級、八年級詩人的作品,台灣當代年輕詩人的風格,在這本書裡做了很好的展現。書末附的「台灣新詩發展小史」梳理從台灣新詩發端期一直到現在為止的脈絡,有利讀者追索新詩歷史和演變。

我們對詩最早的認識是,那種瞬間改變我們心理狀態的奇妙文字;那種瞬間把我們從無聊當下帶往能量充盈、神祕體驗的魔術文字,那不就是我們對詩最初的喜歡嗎?也許後來,這種對詩純粹的喜歡會因為一些因素而有了壓力:對創作者而言,也許那是得不得文學獎的壓力、詩能否刊登發表的壓力、發表後從讀者那裡傳來好的壞的回應的壓力;對學生而言,也許是考試時遭遇的新詩題目讓他挫折,必須了解新詩的「標準答案」的某種壓力。但不要忘記最初的魔術時刻,一首詩溶進心頭時瞬間膨脹的滿滿感動;不要忘記詩是如何一塊一塊推動我們心中僵硬堆疊的石頭,讓心的形狀有了新的排列方式。

凌性傑在主編序中說:「此書最大的意義是,傾聽生活的聲音,直接面對我們生存的世界。」孫梓評在編者序中引用瘂弦:「詩是一種生活方式。」亦引用鴻鴻:「詩是一種對抗生活的方式。」詩來自生活;詩對抗生活。而其實兩者皆是。拋去刻板印象帶來的壓力,找回對詩最初純粹的喜歡,所有詩選的出版、詩句的解釋和運用,都是在帶領我們去尋找動人的,詩最初的魔術時刻。


書評.散文/編輯人的專業與志業
向陽/聯合報

推薦書:封德屏散文集

《荊棘裡的亮光——文訊編輯檯的故事》(爾雅出版)

1983年《文訊》雜誌創刊,迄今已然持續卅一年。這份以挖掘、蒐集、保存、整理當代台灣文學史料,記錄、傳播台灣文壇動態資訊為職志的文學刊物,雖然走過不少坎坷路途,中間數度面臨裁撤、停刊、改組、搬遷……的諸多考驗與頓挫,但終究還是能突破困境、再開新路,展現風華。《文訊》雜誌內容豐富、活潑,已成為台灣文壇的公共媒體,受到不分統獨藍綠的文學人認同;以《文訊》雜誌人力為基礎的文學資料庫、文學史料彙編、作家全集和研究論述的出版,更是厚重、精細,受到全球台灣文學研究者的肯定;而其所承辦的紀州庵文學森林,連同紀州庵古蹟的重建,更是創造出了台北城市文化的奇蹟。

很難想像,這些事功居然都源出於一份在市場中被認為冷門的文學雜誌;更難想像的是,這是一個對文學懷有夢想、當成志業的文學傳播守門人,率領一個小團隊,持續、堅持並且不斷投入想像,付出體力心神、認真實踐的結果。這個小團隊,專職人員不到十人,加上幾位專案助理,為台灣文壇留史料、記史事,為台灣作家及作品存影像、紹傳承,居功厥偉。

本書的作者封德屏,就是《文訊》雜誌的掌舵者,她在《文訊》創刊次年加入團隊,迄今整整三十年,從編輯到社長兼總編輯,一直孜孜矻矻於編輯檯上,不懈不怠,曾獲金鼎獎最佳編輯獎以及金鼎獎特別貢獻獎的高度肯定。本書收錄她自2003年以迄2014年所寫〈編輯室報告〉109篇,記錄十年來她與《文訊》雜誌同悲同喜的心路歷程,以及與文壇作家的互動相重。109篇〈編輯室報告〉隨著不同期別的《文訊》內容而生,並非特意而為,因此真實存留了十年來不同階段的台灣文壇生態,也展現了台灣文學在這十年中生發演變的圖像,直可視為這十年間台灣文學發展的縮影,具有相當值得參考的史料價值。

從另一個面向來看,本書一如副題「文訊編輯檯的故事」所示,詳實敘述了一個文學媒體守門人對台灣文學傳播的竭心盡力。從首篇〈何處是無家〉寫十年前《文訊》面臨停刊之際,作為一位編輯人的驚愕、悲傷與不解,到最後一篇〈文學之重,文學之慟〉寫對歷五十年仍繼續耕耘的《笠》詩刊的敬重,對詩人周夢蝶、小說家李渝先後辭世的不捨,每一篇都具現了封德屏作為一位文學媒體守門人,在文學傳播陷入低谷之際,依然奮鬥不懈,猶然關懷文學同儕的真性真情。這109篇作品,可以看成是一位編輯人的編輯月誌,訴說著對文學人的深情、文壇事的關心,清楚勾勒了一位編輯人的專業與志業。

這是一本了解當代台灣文學與文壇的動人之書,情真意切,毫無矯飾,讀來生動感人;109篇作品,隨著雜誌主題、文壇人事的變異,顯映了時間的光影,流露出情感的溫熱,篇篇動人心弦,視為台灣文壇掌故,也別有韻致。


本電子報著作權均屬「聯合線上公司」或授權「聯合線上公司」使用之合法權利人所有,
禁止未經授權轉載或節錄。若對電子報內容有任何疑問或要求轉載授權,請【
聯絡我們】。
免費電子報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權聲明 | 聯絡我們
udnfamily : news | video | money | stars | paper | reading | mobile | data | city | blog | job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您或許對這些文章有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