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經濟有持續下行之勢,宏觀調控的各種招數都用了,不僅不大管用,還出了亂子,比如股市。中共最高領導層痛定思痛,決定還是要打開兩道大門,一道叫開放,一道叫改革。當然,這開放和改革,不能再像過去十多年來那樣,口惠而實不至,必須要有全新的內涵。習近平訪美,有很多意義,但最深遠的意義,是去叩新一輪開放之門,這開放將是有「新深度」的開度。而改革方面,「全面深化」大旗已經豎起來了,第一步要跨出去的,是國企改革。
9月13日,中共中央和國務院聯合發布《關於深化國有企業改革的指導意見》,那既是國企改革的動員令,又是下一步國企改革的框架性文件。
但那份文件很長,詳細內容難以細陳,但其目標還是可以簡單總結,大致有三個,一是要求國企透過改革「做大做強做優」,二是國企改革是推進以市場化為中心的改制;三是要加強國企中共黨的領導。
國企改革在中國,今次有四個關注點,一是因這改革關乎中央和地方逾15萬家國有企業、100多兆元人民幣資產和3,000多萬職工利益;二是國企改革自1985年改革由農村進入城市開始,改了不知多少輪,沒一輪成功;三是這輪改革,透過激烈利益博弈後取得妥協,大家要看妥協成什麼樣;最後是當局希望透過國企改革,達致救市目的,不知這是否又是個「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國企改革是塊難啃的骨頭,大家就關注兩個具體問題,一是誰來具體推動這項改革,二是改革怎麼個推法。
北京傳出的一則最新會議新聞,回應了這兩個關注,那是國家發展改革委員會召開了一個「改革專題會議」,劉鶴以國家發改委副主任的身分召開這個會議和講話,會議專門研究的,正是國企改革「指導意見」。
這回應第一項關注,即國企改革推動者的問題,國家發改委負責改革,所以由發改委來「牽頭負責」,原來傳說的國資委主導之類說法自然就沒有了。而在國家發改委中,主持人是劉鶴而不是另一位副主任連維良,稍令人意外,但反而說明最高層極度關注國企改革,而劉還有另一個職務即中央財經領導小組辦公室主任,可協調更多部門。
因為國家發改委這個專題會,是要把那份改革指導文件,轉換為具體的部署,推動改革起步,所以又回答了第二個關注,即國企改革,由國有企業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起步。而電力、石油、天然氣、鐵路、民航、通信、軍工七大領域的中央國企,先行一步試點「混改」。
所謂混合所有制經濟,在中國定義為國有資本、集體資本、非公有資本等交叉持股、相互融合,是基本經濟制度的重要實現形式,被認為有利於國有資本放大功能、保值增值、提高競爭力,有利於各種所有制資本取長補短、相互促進、共同發展。
中共十八屆三中全會上,提出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其主要用意,正是將之作為深化國有企業改革的重要舉措。雖然剛開始熱鬧了一下, 但其推動不是那麼熱烈,去年初巨無霸國企中石化第一個試混合,其後中石油、中電投、國家電網都放風要大力混合,但多雷大雨小。今次國企大改革,能否由混合突圍,一旦突圍中國經濟走向何方,值得觀察。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