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大醫學院骨科教授/楊榮森 任何感染源,無論是天然或疫苗的病毒,都可能是引起免疫反應的刺激物質。但有些論文提及,紅斑性狼瘡、類風濕性關節炎病患對流感疫苗的耐受力良好,且其使用情形與一般人並無兩樣。另有研究證實,未出現疾病活性的紅斑性狼瘡病患在接種H1N1疫苗時的反應,與健康對照組相似;但具疾病活性者的血清反應率較低、疾病活性越大者,情形越差。研究證實,使用有些免疫抑制劑或加上一些生物製劑抗體時,會顯著降低疫苗的免疫反應。 但先前研究證實,紅斑性狼瘡、類風濕性關節炎、或其他自體免疫風濕病的患者,發生病毒或細菌感染的風險比一般人高,其可能原因包括使用免疫調節藥物如類固醇、抗風濕病之疾病調節劑、生物製劑等、以及疾病本身。這些病患一旦發生感染,常會增高死亡率,尤其是肺部感染。 2013年1月的Tohoku J Exp Med.,塞爾維亞學者Milanovic M等發表有關在自體免疫風濕病患者接受流行性感冒疫苗注射的研究,邀請病情穩定的紅斑性狼瘡、類風濕性關節炎及Sjögren氏症候群(乾燥症)病患參與。2010年11月,這些病患中共有 47位接受流感疫苗注射(使用去活性疫苗),包括35位在2006至2010年每年都接受疫苗注射者;而52位病患則在該期間內未接受疫苗注射。 結果發現一些重要促發因素會造成發生流行性感冒,包括最近5年內發生過呼吸道感染和疫苗注射、年紀、性別、疾病種類和罹病期間、使用的藥物、吸菸等。在接受疫苗注射的病患中,發生流行性感冒或細菌性感染(支氣管炎)的情形顯著少於未接受疫苗注射者。重要的是,這些病患的疾病活性都未因注射疫苗而加重。研究證實,紅斑性狼瘡、類風濕性關節炎或Sjögren氏症候群(乾燥症)的病患,在接種現代的流感疫苗時,仍可有效且產生足量免疫反應,且相當安全。 2013年2月美國風濕病醫學會的The Rheumatologist,美國學者Collins TR討論風濕病患者可否接受疫苗接種的問題。他指出,這些風濕病患者即使仍在使用免疫抑制藥物期間,也要考慮接種流感疫苗和肺炎球菌疫苗,但通常不使用活疫苗。 由於使用免疫抑制劑會減低病患對疫苗的反應,因此最好在用藥初期,注射疫苗比較會得到較佳反應,若病患目前不需使用免疫抑制劑時最好先行注射疫苗,以免日後需使用該類藥物時才注射,則可能會影響功效。 (選錄自《健康世界》447期,文章相關訊息請上健康世界e學苑) |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