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工」一詞和其制度的緣起,可說是因應二次大戰後因福利主義興起導致政府財政支出崩塌,進而發展出義務工作,以利解決社會需求。然而,台灣社會早期普遍貧窮,只能靠宗教團體或有錢的慈善家成立醫院診所、收容之家,提供免費的義診和教育。在社會日漸富裕後,人們便有多餘心力付出,回饋社會和國際。根據統計,台灣每年有四百萬人投入志願或義務服務。 而災難更是驅動人心為善的關鍵。一九九五年,日本發生阪神地震,這一年被視為日本的志工元年;台灣人大動員救災、重建,甚至大批青年下鄉駐點參與社區營造,也在九二一大地震這年。 包含慈濟基金會在內的民間團體,也將「做志工」變成了社會朗朗上口的實踐用語,讓志工台灣的精神更活躍。 送炭到泰北,開啟意外人生 廿多年前的台灣,「志工」觀念剛萌芽,一句「夜深了,快回家吧!」在黑暗中勸撫了年輕人徘徊的心;二○一○年拿下金馬獎特別貢獻獎的孫越,是台灣第一代志工拓荒者,其人生故事比電影還精采。而兩度榮獲總統獎的台大碩士生沈芯菱,小小年紀竟已投身公益十二年,是全國最年輕的志工先鋒,更被《世界年鑑》、《台灣名人錄》及高中、國中小學等八本教科書列為青年典範。 一九七○年代,是孫越演藝事業的高峰,兩年內拍上兩百部電影,紀綠無人可及。他名利雙收卻不快樂,曾三次想自殺。一九八三年,他代表宇宙光「送炭到泰北」的行動,意外成了他人生的轉捩點。「眼睜睜看著孩子在面前死亡,任何人卻都無能為力!」中國青年軍出身的孫越,打過仗、看過死亡,但他開始思考,人不該只為自己活。 他回國後宣布「八個月做公益、四個月拍電影」,一邊演戲一邊當志工,但是卻發現兩者難以兼顧。一九八九年,就在沈芯菱出生的那一年,孫越正式結束了四十年演藝生涯,白天宣導戒菸、捐血、捐贈器官、安寧緩和醫療等公益,晚上則留給家人:「這輩子我最喜歡演戲,不管是小舞台還是大場面,我都夢想成真做到了,所以我不太在意自己了,想為弱勢向社會發聲。」 路邊攤教育,體會自己富有 早熟的沈芯菱,則毫無一般人的快樂童年。她坦承,自己一直很自卑,小時候擺攤賣汽水、花生、菱角等微不足道的小東西,賺錢有限、居無定所。「有一天,一個小妹妹來買汽水,一樣都是五、六歲,她穿著漂亮洋裝,反觀我卻一身髒兮兮……」 幾天後,沈媽媽神祕從身後拿三本舊書送她,語重心長地說:「我們應該去想需要的東西,而不是想要的東西。人總是喜新厭舊,衣服外在舊了就丟了,很多東西卻是別人一輩子拿不走的。」 「我長大真的發現,知識、親情、關懷和善良才是一輩子拿不走的東西,因為有父母的陪伴,我慢慢從貧窮生活中體會自己的富有。所以,路邊攤的貧窮教育,是我最大的養分!」 十一歲,媽媽發現她的電腦天分,向親友借錢卻飽受譏評,最後變賣玉飾買了中古電腦。沈芯菱幾經苦學,十二歲架設網站幫忙賣衣服,更為愁眉不解的阿公和雲林斗六農友成立文旦產銷網,成為台灣第一個農產品直銷網站,大開公平交易的先例,十年來已成功銷售一百多萬斤文旦。 「十年前投入時,我不知道這就是志工,只是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從生活周遭開始而已!」沈芯菱自覺,只有自己可以幫助自己,也只有自己可以放棄自己,怨天尤人沒有用,但積極改變就會不一樣。 (以上推薦文為節錄,更多精彩內容請參考《台灣關鍵字》) |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