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定澎/政大及中山大學國家講座教授
最近吳寶春因學歷限制無法報考國內EMBA,凸顯國內教育制度的缺乏彈性。
昨天馬總統指示教育部應修法,留下人才。相關單位也願意檢討證照入學機制,讓專業人才有機會在國內受到更好的教育,讓國內的管理教育有更高彈性,值得肯定。但是以證照入學,也應該有必要的配套措施,才能夠讓EMBA教育發揮更好的效果。
首先,證照代表某領域的專業能力,但是否適合入學EMBA成為專業經理人,仍要有適當把關機制。國外入學制度通常會有些彈性,但也不是全面放鬆。過去,中山大學與香港中文大學合作的亞太EMBA,便有證照申請的途徑,但是無大學學歷或要以證照通過該校的入學許可,必須在全校的招生委員會上提案討論通過,並不是EMBA委員會可以決定的,以確保學生品質。
其次,EMBA的教育目的是培養未來的企業領導人,教學內容雖然比較實務導向,但是也必須要有必要的基礎,才能夠順利學習。目前國內EMBA入學,已經幾乎沒有筆試,如何確保進來的學生,能夠有足夠的基礎,在校期間有效的學習,是在設定入學制度時,必須考慮的。例如,對基礎學科的先修要求,或是基本學科能力的筆試,仍然有其必要,否則可能讓進來的學生跟不上進度,程度參差不齊也可能造成老師教學的困擾。
我希望EMBA,是Executive MBA,不要變成Easy MBA,或是Everybody's MBA。
翁御棋/日本北海道大學工學研究院助理教授(新北市)
吳寶春固然有值得尊敬的專長技能,但或許不宜硬要正規學術教育去配合他。
如果他選擇報考的,是餐飲烹飪技術相關學門,就可用他的獎項做為申請利器;但如是EMBA,可能還是不太適合,遇到統計學、經濟學、管理數學等必要科目,對他將是非常大的挑戰。
他的案例,或許和國內EMBA太氾濫有關,EMBA的設立,應避免該學程變成社會人提升自己地位和人脈的工具。大學固然不能是學術象牙塔,但也不宜太市場化、商業化。
EMBA爭議,教育主管單位應該檢討的是,學校缺乏經費或人脈,該有其他好的做法,以避免EMBA成為部分人士做為學位漂白的工具。大學提供真心想進修人士學習機會,當然是美事,但在各階段也該嚴格把關,以保障所有學生的權益。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