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開Baby的戀物情結 嬰兒與母親 6月號 NO.452 採訪撰文/郁筱惠 諮詢/林口長庚醫院兒童心智科臨床心理師 李依親 攝影/樂芙米寶寶攝影 模特兒/可愛寶寶 陳懋騰 為什麼Baby易有戀物情結? 1.有別於成人的特殊戀物癖 林口長庚醫院兒童心智科臨床心理師李依親指出,寶寶對物品依戀的傾向,事實上並非「戀物癖」。因為「戀物癖」是指成人對特殊物品的收集癖與玩物癖,患者常在拿到物品時會產生某種「興奮感」。但寶寶對於小被子和奶嘴的依戀,則屬安全感的慰藉而非興奮感,因此並不等同於戀物癖。 2.有別於自閉兒的行為表現 然而臨床心理師特別要提醒的是,某些幼兒「特別專注某一台小車車」、常隨身攜帶「收集來的紙張」,或是常把玩手指,加上對人的興趣明顯偏低、互動性弱,那麼家長則必須額外留意孩子是否有疑似自閉症的特徵行為表現。 3.主因:媽媽關愛的替代物 剔除成人戀物癖、兒童自閉症傾向外,大部分寶寶的戀物情結多半是屬於正常發展中由依賴進展到獨立的過渡行為。寶寶約滿6個月大至1歲半時,逐漸了解爸媽即是「安全堡壘」,並鎖定在「安全堡壘」的範圍內放心的玩。 例如放寶寶自己爬行、走路,不到半分鐘或1分鐘時,寶寶就會回頭看看媽咪還在不在,若看見媽咪還在,也就會持續的玩。這也就是寶寶對「安全客體」最明顯的依戀表現。 臨床心理師李依親表示,孩子2歲左右進入「分離」與「獨立」的發展里程轉換,亦即寶寶與主要照顧者(媽咪客體=安全堡壘)要展開一場「分離」與「獨立」的掙扎過程,在寶寶開始探索環境、學習獨立的同時,需要持續確認「安全堡壘」的存在,也才能令寶寶安心的擴大探索範圍。 在此階段,寶寶同時逐漸長大,有些狀況下必須與媽咪分離,例如必須上幼兒園或去保母家,這種不能隨時都能看見媽咪的狀況下,某些孩子就會發展出藉由「依戀物品」來補足媽咪安全客體的角色,以便能獲取安全感,而出現依戀某些物品才能安心的行為表現,像是寶寶在自行入睡前,必須吃奶嘴、捏著小被子或抱娃娃等。 寶寶對物品的依賴強度,也有輕重。如果對於依戀的物品,已經到了白天、不在家裡、上學的時候,都還表現過度強烈的依賴,例如把寶寶執著的物品拿走時,寶寶甚至會尖叫、大聲哭泣等反應強度過大的話,就屬於情境蔓延的過度依戀。 臨床心理師李依親表示,這類情境蔓延的過度依戀,若從心理學的角度來看,可能與「安全感不滿足」有關,某些特質的寶寶,即便家長提供了符合一般客觀標準的安全感,寶寶卻仍然很有可能還是會覺得不足夠,而仍然表現出過度依戀物品的傾向。 Baby何種氣質,容易過度戀物? 在寶寶九大氣質的評測向度中(可詳見嬰兒與母親5月號),若寶寶的情緒品質較偏負向、情緒反應強度較激烈,且情緒的主要表現多屬於焦慮,則較可能出現過度依戀的行為表現。 不過,臨床心理師李依親說,也有些孩子情緒品質傾向溫和,但仍然會有他特別喜歡的小被被喔!只是當寶寶的氣質屬於注意力不易分散、堅持度較高類型,物品依戀行為比較容易令家長感到頭疼與困擾。 比如說,同樣是習慣吃奶嘴尋求慰藉的寶寶,當爸媽想進一步訓練寶寶戒奶嘴,或取下奶嘴以便清洗時,普通堅持度的寶寶可以順利接受,但注意力集中、堅持度高的孩子則會持續跟爸媽力爭到底。因此,寶寶若注意力分散,容易被其他事物吸引,則很快會忘了吃奶嘴而選擇玩玩具,因此戒奶嘴就對他容易多了。 戀物情結重,並無好壞! 臨床心理師李依親表示,寶寶戀物並無所謂的好、壞,即使程度偏重也可能只是與寶寶的先天氣質有關,代表這個特定的依戀行為較不容易被處理,不代表寶寶是心理不正常,絕不能因此去斥責孩子。 對於物品有過度依戀的孩子,其實也有正確的引導模式可供參考。臨床心理師李依親建議,通常約等到寶寶3歲起,孩子成熟度較高時,家長可以考慮是否需要開始讓寶寶學習脫離這類的依戀物。諸如下述「奶嘴」、「小被子」為例來引導: 1.逐漸消退(奶嘴) 像是家長可以跟寶寶輕聲細語的說:「哇!妳看奶嘴髒髒了,我們拿去洗。」然後,慢慢拉開寶寶和奶嘴的距離,並且逐步拉開和奶嘴的短暫分離時間。 例如,一開始家長可跟寶寶一起清洗奶嘴,下一次則漸漸改為在寶寶的面前清洗奶嘴,然後下次就是媽媽單獨拿去洗,然後再下一次,奶嘴洗完還要等晾乾了才能吃,甚至於下次還可以告訴寶寶,奶嘴晾乾要再多等個幾天;亦即是讓寶寶離開奶嘴的時間要慢慢拉長。 2.逐漸替代(小被子、娃娃等) 若孩子很執著小被被A,那麼家長不妨再拿另一條小被被或小手帕B,與他原本喜愛的小被被A放一起,每次都讓A與B重複出現,並讓孩子同時配在一起,配久了以後,試著把B替代掉A,即便寶寶變成執著B也沒關係,只要再利用替代方式,繼續加上另一條小被被C、D、E。 那麼漸漸的,寶寶就會有很多的依戀物,但是真正的依戀是屬於單一性的專注於一個,當依戀的物品變多的時候,那麼依戀的程度也就會下降了。 家長的正確心態 寶寶依戀物品,會對寶寶造成什麼不良的影響嗎?臨床心理師李依親答,其實這種情況對學齡前的幼兒來說,並沒有什麼所謂不良的影響。但除非寶寶的依戀傾向,持續蔓延到學齡期,像是有些寶寶會把自己的依戀物,要求堅持要一起帶去上學的話,那就會比較容易造成生活適應與團體生活的影響。 當然,上述的例子發生機率並不高,但若家長想要改變孩子依戀物品的行為,則以下正確的心態及作為可提供教養參考: 1.不要強烈禁止寶寶 避免直接跟寶寶說不可以,或者直接把寶寶的心愛物給偷偷丟掉,然後在孩子回家的時候,突然發現東西消失了。因為「依戀物」代表的是「父母的關愛」,也是安全感的來源,如果突然消失,可能造成孩子與父母關係的緊張狀態,孩子也較容易出現情緒不穩定、躁動不安的表現,像是孩子晚上會睡得不好,甚至有些孩子也變得愛哭等等。 2.給寶寶有品質的陪伴 寶寶依戀物的存在,歸根究底代表的是父母的關愛及安全感,過度依戀物品則可能在提醒父母的愛還不夠滿足寶寶完全的需要。每個孩子被關愛的需求程度不同,當孩子有這樣的行為並非就是家長有問題;也可能是寶寶被愛的需求量較高。 當被愛的感覺不夠滿足時,除依戀「人」之外也會同時依戀「物」。所以,寶寶有戀物的傾向時,也代表是一種「需要更多爸媽關愛」的訊號,故幫寶寶把對「物」的依戀,再轉為「人」,那就要靠父母多陪伴孩子,並且是有品質的陪伴,不在於陪伴的「量」,而是重在於陪伴的「質」。 像孩子有需要時,家長第一時間,即應立刻清楚回應寶寶心聲、同理孩子或撫慰孩子,即是陪伴上較佳的「質」;但這並非意指在第一時間,就要立即滿足孩子的每個需求。 例如,當孩子嘴饞想吃時,家長不見馬上就要提供給寶寶一包餅乾,因為太快被滿足的寶寶,往往挫折忍受度也無法提升,甚至發展出過度依戀的需求。 反之,家長卻可以回應說:「喔,好餓對不對,可是我們現在沒有餅乾,你再忍耐一下下就好了,好不好?」這樣即使父母沒有立刻滿足孩子,仍可讓孩子感受到你了解他,讓他感受爸媽就在身旁,這也是一種有品質的陪伴。所以家長常有迷思,覺得自己都有滿足寶寶了,卻還弄不清楚寶寶為何仍不滿意。 3.擴展寶寶多元的興趣 現代的父母帶孩子,經常都是靠著3C產品來陪伴度過一天,若沒有3C產品的陪伴,孩子也就顯得老大無趣。若孩子一旦感覺無聊的時候,那些依戀物,往往也就立刻被孩子想起來了。因此,若能培養寶寶多面向的興趣,也就比較不容易沈迷依戀物。 4.易依戀的物品,早備替代品 就上述提及的,依戀物屬於單一專注的物品,若家長幫寶寶多準備一些可替代的物品,從小就讓寶寶輪流使用,當然也就較不易養成寶寶戀物的癖好啦! Take Home Message 1.依戀物品是依賴到獨立的正常發展過程,不須特別處理會自然消失或轉移。 2.若是有情境蔓延或反應過強的表現,才可能與特定氣質或安全感不滿足有關 3.處理方式:(1)勿強力禁除、(2)增加有品質的陪伴、(3)擴展興趣。 李依親 學歷:台灣大學心理學研究所臨床心理學組碩士 經歷:花蓮門諾基金會善牧中心諮商員 現任:林口長庚醫院兒童心智科臨床心理師、長庚科技大學兼任講師 更多完整精彩內容,請參考【嬰兒與母親】6月號! |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