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一陣子,應某私立大學出版中心之邀,到該校相關系所做了一場演講。演講結束後,和邀約者吃飯,閒談間,聊起他對於學校出版中心的發展規劃,聽完之後很是佩服。因為,該校出版中心雖然只有他一個人主事,且學校並非全力支持,而是有條件的支持並觀望,卻不氣餒,反而在有限條件底下,試圖規劃出一套能兼顧出版品牌與銷售獲利的經營方案,雖然日後推廣上必然有諸多的困難與挑戰,但已經心裡有底,頗有勝算。 反而是閒聊天之間,談到的某公立大學出版中心的發展模式,讓人備感憂心。該中心最近一兩年來,得到校務基金的支持,加上主事者規劃的藍圖大餅美夢十分誘人,於是在短時間內出版了大量書籍,雖說品質都很不錯,但由於主題相對冷門小眾,令人憂心銷售量。 如果,以出版產業擅長的協力網絡模式分散出版成本,或許仍有放手一搏的機會,偏偏聽說並非如此,該出版中心在短時間內,擴充人力編制,目前組織人力已經超過20人,不由得令人擔心,隨著出版品數量增加,庫存也增加之後,居高不下的人事成本與退書之後的庫存與負數帳問題,應該很快地會回頭衝擊該出版中心的營運發展。 試想,以一個人平均三萬元月薪計算,一個月光是人事成本就得支出60萬,得出/賣多少書才能賺到?還不算其他的各種庫存成本、保留款、水電房租與編務成本支出。 公立大學雖然支持出版中心的願景,卻也面臨政府補助款日漸減少,校務財源自籌的問題。如果快速擴張能替出版中心賺錢,至少能夠損益兩平,自負盈虧,校務基金或許樂見其成,若是不能創造收益,反而不斷支出,會否換了校務基金的主事者之後,就改變學校對於出版中心的支持政策也未可知? 並非我杞人憂天,而是在台灣,即便是赫赫有名的出版社,也很少組織內正式聘用人數會超過20人之譜,絕大多數都是十人以下的規模。人事成本一直是出版社最大的負擔,除非是擁有大批長銷書的老字號出版社或大型出版集團,否則很少出版社能夠有如此財力,能夠養超過20人的出版團隊,即便是超有錢的金主型出版社都不見得願意如此做。 記得多年前,一位同業好朋友創辦出版社,為了情義相挺,除了我自己的某一本書給該社出版(幸好不辱使命,該書年年再刷,成了長銷書,沒給該公司虧錢),還幫忙規畫該社的第一本書的上市衝刺活動,後來也順利的幫這本書衝出好成績,一年內賣出了四萬多本,替出版社賺進了安家的第一桶金。 或許是求好心切,希望社務快速上軌道,且能接二連三推出好作品創造好成績。我這位朋友在第一本書開出好成績後,接連聘了兩位全職的員工,辦公室也換大了。沒想到,接下來推出的作品,大多叫好不叫座,很快的第一本書創造的利潤就被人事費與行政費榨乾了,最後不得已慢慢縮減規模,而今又回到老闆一人兼撞鐘的出版社,其他的編務或行政工作大多外包為主。 在台灣經營出版社,組織規模和業績未必成正比。例如雅言和鸚鵡螺,公司規模雖然不大,卻是本本都暢銷,善於利用協力網絡的經營模式,可以讓更多利潤留在公司裡,不至於因為固定成本過高而被吞噬,畢竟出版是很難預料的產業,公司這本書暢銷未必下一本書也還能跟著暢銷。就算本本都暢銷,以現今台灣市場的折扣戰,還有代工為主的經營模式,出版的利潤也很微薄。 或許是公立大學支持的緣故,人事與房租等固定成本由學校的校務基金負擔,加上大學出版社主要以做品牌口碑為主,希望做出有社會影響力或品牌價值的學術書的願景,讓學校的校務基金願意砸大錢補貼出版中心。 只不過,長期來說,沒有任何金主願意看到自己的錢有出無進,或者空有市場口碑卻無實質收益的情況發生。如果出版中心的陳義過高,卻不懂介入能夠賺取利潤的教科書或暢銷書市場,只是一味的出版高品質的學術出版品,最後恐怕不敵現實的殘酷,遲早得面臨帳務檢討,被迫縮減規模,甚至停止部分業務的窘境。 出版從來不是一個快速暴衝的產業,縱然暢銷書可能一夕爆紅,開出銷售佳績,但是,那對於維持一個組織的正常運轉的幫助也很有限,除非每個月都能衝出暢銷書,且爾後還能持續長銷,手上還有足夠多的長銷商品替組織賺進日常營運所需的開銷成本,否則,短暫爆紅的單一暢銷商品的出現,決非讓組織主事者快速擴充組織架構的理由,根據過往的經驗,因為暢銷商品的出現而選擇快速擴充組織規模的出版社,未來營運風險係數只會飆升。 好大喜功,快速擴展,向來是出版社營運最忌諱的做法.一本書暢銷或引發話題不代表往後本本皆能如此.保守以對,緩步推進,逐步擴大,會比一口氣衝大出版量或擴充出版社規模來得更有機會存活!畢竟光要靠出書養活組織內部的正式員工,是需要非常龐大的銷售量才能夠支撐其人事成本的支出,每一次的擴充都需要非常審慎評估才對,不該貿然躁進。 |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