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度極高的城市中,仰望天際線總是離我們好遙遠,人因為時代發展漸漸遠離自然,卻又對天然的想望,原木家具、天然萃取的親膚用品如雨後春筍的出現,種種現象令窩居於城市的建築師不免思考建築究竟是遠離侵襲的避風港,還是人類與環境的畫區界線。日本的城市景觀跟台灣有許多相同的特色,地狹人稠壓縮了居住品質,動線與採光規劃受限,設計大都從實用的機能著手,而忽略美感與設計的勾勒。
S House 坐落於日本東京的小巷內,建築師Yuusuke Karasawa以「隱形」作為主題,透明的玻璃環繞建築,以精密的物理計算擘畫近乎無柱的建築結構。佇立於寧靜的窄巷,與週邊的木平房相比格外清新,在陽光迤邐中,光影變化成瞬息萬變的自然光景,透明的結構將視覺的焦點拉長於天際,開放的圍塑歡迎過路人的探索互動。
建築師在本案中大玩視覺遊戲,外觀線條幾何對稱,如同傳統的樓層分佈,實際是縮小了比例尺,將一層樓幻化成兩層的手法,線條並非建築結構,而是視覺錯置的效果,角落大門的大比例正是透露著建築師童心的線索。中間對稱的線條是建築中連接的梯階,創建網狀錯綜的空間。拔地而起的結構,動線也從地下室向上規劃,半邊挑空使空間感寬闊如天井,空間的使用形成一樓在右側挑空至二樓;二樓在左側挑空至三樓……,依序規劃上頂樓露台的分層網路。建築師說,動線看似序列,卻是充滿探索與環繞;儘管通透,但短距離與長距離的路徑互相嵌入,造就強大的流動脈絡。剛硬的水泥彷彿變成能自由凹折的紙張玩弄於建築師的手掌間。
擅長社會觀察的他也說,S House正也是反射日本社會的現象,日本在經濟泡沫後經歷了一段辛苦的日子,這兩年來量化寬鬆政策使日本人再度有感的經濟復甦。許多年輕人正在傳統與規矩中尋求突破、在秩序中尋求創新,就如建築師並非用特殊的造型吸引注意,而在建築的框架上反轉思考,為住宅空間開創新氣象。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