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來他才明白,要解決交通問題,他早比別人多一項有力的工具,那就是寫程式。 柯維然從高一開始接觸寫程式。一開始是在作家侯文詠的書中讀到一個奇怪的名詞「C語言」,興沖沖上網搜尋,才知道除了英語,還有種東西叫「程式語言」。 柯家爸媽學歷不高,但全力支持小孩買書,柯維然就這樣買下第一本程式語言書。往後一有不懂就往書鑽,一本本動輒400、500元、厚如磚塊的書,他買來毫不手軟,一塊塊築起程式基礎能力。 高中時,柯維然每天都很期待國文課。一上課,這個對程式充滿好奇的少年就偷偷將書攤在腿上,低頭在筆記本上抄程式碼,邊想像著,當這串符號輸進電腦,螢幕會秀出什麼結果。 乍看不難,其實耗時。多數人學程式的第一個作品是在螢幕上輸出「Hello, World」(你好,世界!),柯維然也不例外。 只是當螢幕上終於順利跑出這串字,他一點也沒想像中的興奮,只覺得「終於能動了!好累!」他搞笑做了一個「癱坐」動作。學寫程式的人才能理解,在一個程式順利運作前,一定會經歷一連串挫折,只要少或多一個符號,程式就動不了,只好反覆檢查。 讀警大 每天看線上資訊課 原本柯維然想就讀一般大學資訊系,卻因家人堅持進了警大。但他仍熱愛寫程式,大學四年幾乎全把時間拿來寫程式。大三後,MOOC(大規模線上開放課程)逐漸普及,他更是每天都要聽幾堂資訊課。 日積月累下,當老師談起交通事故鑑定,國外風行的「資料導向警政」就跳進柯維然的腦袋。 警察是民眾最常接觸的公務員,也因此能蒐集到許多珍貴資料。只可惜,多數資料只是被儲存,年底再拿出來寫分析報告;「資料導向警政」則是將數據的地位提升到決策,根據及時分析結果,採取對策。 因此,柯維然大三就開發出「視覺化交通事故分析平台」雛型。畢業加入新竹市警局後,他天天利用下班時間抓資料、輸入數據,兩個月後就在Google地圖上標註出新竹的交通事故熱點,並定時更新,讓第一線員警一眼就能看出財損(綠點)、受傷(紅點)發生地點及易肇事路口(藍色泡泡),而決定該在哪裡值勤。「警政知識和資料結合,最powerful!」他得意的說。 柯維然的好奇心還沒滿足。他發現,每年地方政府都會公布最多事故的「十大易肇事路口」。但是這些路口通常車流量最大,發生事故自然較多;加上警方會加強指揮、設交通號誌等,導致易肇事路口雖然事故多,但不一定「高風險」。 分析新竹40個路口 找出高風險路口 他推測,真正危險的,是事故發生率高於平均值、又少人執勤的路口。於是又建立一套模型,將新竹市40個路口交通流量加入參數,算出各路口的合理事故件數;超出範圍的,就是高風險路口。 結果意外發現,不起眼的新竹光復路與金城路口,一年竟發生17件事故。原來這是T字路口,許多騎士懶得待轉,就被光復路上的直行快車撞個正著。 「哪怕只是降低一點點事故風險,長期下來,也能減少很多傷亡,」憑著對交通安全的熱忱,即便沒加班費,柯維然對寫程式仍樂此不疲。 因為這套「視覺化交通事故分析平台」,他24歲就曾獲邀至交通部演講,有六個縣市警察局詢問,連程式高手雲集的交大、聯發科社團和台灣資料科學愛好者年會,也曾請他分享。 …想了解更多請點擊 | | |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