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場太陽花學運凸顯台灣經濟環境讓年輕人產生被剝奪感與失落感,反應台灣經濟已走到了瓶頸,不僅過去讓台灣引以為傲的產業正面臨龐大的國際競爭,缺乏新興產業也讓年輕人的薪資長期走跌。若深究何以走至此步,台灣無法產生類似Google、Facebook等能帶領經濟成長的瞪羚企業乃是主因之一。
瞪羚企業 經濟發展的領頭羊
瞪羚企業意指在高科技領域已跨越創業死亡之谷,而進入快速成長階段的企業。矽谷之所以用瞪羚企業表彰這些高科技產業領域的新創事業,最主要的原因在於這些企業具有與瞪羚類似的特徵,也就是公司規模不大(體型嬌小),但公司成長速度快(跑得快)、創新活躍(快速應變)、可跳躍式發展(跳得高),如同瞪羚能跑、擅跳、快速應變,並以十倍、百倍甚至千倍的速度成長。微軟、蘋果、Google、Yahoo!、eBay、Facebook等,過去都是典型以智財為本的瞪羚企業。
如今,身為瞪羚企業的前輩,他們更慧眼識英雄。例如:Google以5千萬美元收購瀕臨破產的Android Inc.,締造今日的安卓系統王國,現在更積極以高價快速併購機器人、無人駕駛飛機、智慧家庭等新創公司,以掌握這些新興產業。
相反的,台灣創投業卻是萎靡不振、每況愈下,已經無法再創昔日光芒。國內創投投資總件數,不但從10餘年前每年動輒破千件,到如今不到百件,總投資金額也頻創歷史新低。根據報導,全台上市高科技公司中,超過50%曾在創立早期,接受過國內創投的資金挹注,也締造台灣的竹科奇蹟;在90年代,台灣創投業更曾創下全球募集金額和投資金額前3名的紀錄。然而,創業不振與缺乏瞪羚企業,使得台灣創投業投資持續萎縮,從2000年的125億元,到2011年僅剩9.3億元,件數也從687件掉到57件。
此外,若比較國內外年輕人的創業熱誠與創業目標,則可發現兩者之間存在著明顯的差異。國外年輕人創業往往以智財為本,並以具有創新科技與高成長動能為主的瞪羚企業為目標,由於這種企業能積極運用智財實現創意,不但吸引大量的創投基金投入,更可以迅速成長或被收購。相對的,許多台灣年輕人的創業目標,則往往只是以開民宿、餐廳、咖啡館或工作室為主。雖然這種創業形態可以實現年輕人的夢想,卻難以吸引創投基金的投入,當然也很難開創新產業或是帶領產業向前快速發展。
政策性鼓勵 大陸創業10 年有成
除了美國矽谷,中國大陸在開創瞪羚型企業方面,也明顯地跑得比台灣更快且更具彈性。
中國大陸為解決科技型中小微型企業融資難題,大力推動瞪羚企業的成立與發展,例如:大陸中關村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實施「瞪羚計畫」10年來,由於幫助科技型中小企業拓展融資管道,使得大陸瞪羚企業快速發展。根據統計,僅在中關村示範區內已有3,295家瞪羚企業,其在2012年的總收入高達2750.5億元人民幣,為2003年的3.77倍,年平均成長率高達15.90%;而這些瞪羚企業在2012年的獲利更高達354.2億元人民幣,為2003年的4.21倍,年平均成長率更達17.32%。在此基礎上,北京更進一步推動天使投資大道與創新創業孵化一條街計畫,以進一步推動北京經濟發展。除了北京之外,其他大陸88個高新區也將重心放在培養瞪羚企業之上。
另外,相對於台灣新創事業雖有智財但融資難的問題,大陸在智財融資貸款方面也有極大的彈性,例如,根據大陸知識產權局統計,2013年大陸金融機構針對專利權質押貸款的金額就高達254億人民幣,較2012年成長80%,這也代表自從大陸國家知識產權局配合大陸國家知識產權戰略綱要,從2008 年推出智慧財產權質押融資試點,並在2010年實施專利權質押登記辦法以來,大陸企業利用專利權質押融資已獲得638億人民幣的融資。
除了專利之外,其他智慧財產權也可以透過質押貸款取得融資,例如,北京軟體和資訊服務交易所也聯合金融機構推出了「軟體貸」、「知產貸」等10餘款金融產品,僅在2013年該所就協助136家企業獲得11.8億元人民幣融資。雖然大陸的智慧財產權質押貸款的大幅增加,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來自於利息補貼與政策誘因,但其效果較台灣的直接獎勵或補助政策,更能產生乘數效果。
台灣創業的兩大罩門:智財與資金
不過,相對於國外各國,台灣年輕人縱使有志創業,卻得面臨融資與智財等方面的限制與挑戰。由於國外創業風氣蔚為盛行,並具備以智財吸引創投與國際大廠紛紛搶進的熱絡氣氛,台灣年輕人創業則相對辛苦,其原因在於台灣年輕人不太熱衷創業,也不太會運用智財;縱使有好點子,也無法透過現有制度與體制尋求保護。此外,在無法掌握智財或是智財保護不足的情況下,台灣年輕人難以募集基金,縱使能獲得資金,也難以獲得較高溢價。簡而言之,資金與智財是造成台灣創業門檻高的兩大罩門。
罩門1:智財觀念落伍
首先在智財方面,雖然政府知道智財的重要性,但就實際成效觀察,卻呈現口惠而實不至的現象,無法真正發展出適合台灣的智財加值運用模式。就本人過去1年多參與台灣文創卓越發展中心,超過2 百家公司的評審經驗觀察,台灣年輕人雖然創意十足,卻沒有智財的知識與考量,縱使有,智財布局也明顯不足,多半僅在台灣申請商標或專利,許多專利更是不需審查且含金量極低的新型專利,若是要以此吸引創投或機構投資人的資金,說服力明顯不足。
台灣走到此瓶頸的原因在於,未能因應國際發展趨勢快速調整,反而沈醉在過去的成功經驗中,以致政策墨守成規、缺乏創新,相關法律的制定不但沒有幫助,反而限制新產業的出現與發展,此種情況在創業所須的智財領域更是明顯,不但學校的相關課程不能與時俱進,缺乏創新應用之課程,所辦理的實務訓練課程或研討會所邀請的國外專家也過於狹隘,許多政府委託舉辦之活動所邀請的國外專家10 多年來幾乎沒有變化,凸顯出台灣的問題所在。
在學校教育方面,大多數學校的法學教育偏重於傳統的基本智財課程,缺乏進階的智財教育;而就與產業界關係密切的商學院而言,更缺少配合科技發展的整體配套,以及新興的創業管理、智財管理等課程,相較於國外如美國、歐洲、韓國等學校已經紛紛開設智財策略管理(Strategic Management in Intellectual Property)
課程,哈佛商學院的智財策略(Intellectual Property Strategy) 課程一周更要價7千美元,在台灣卻不曾聽聞有任何智財策略管理的課程,產業布局也甚少談論智財策略,連具有指標性的政大EMBA 創業組也不談論智財,試問在這種低迷的產業風氣中,該如何創造出引領產業發展趨勢的瞪羚企業?
更諷刺的是,政府推動的重點發展領域,不論是生技醫療、電子通訊,甚至是文創產業,通通都與智財有關。投入此等產業的新創公司若無法確保智財,不但無法保護自己的研發成果,更無法吸引創投或外界資金,往往只能靠政府或是銀行支持;縱使有智財作為爭取融資或投資的基礎,這些業者卻得面臨國內新創事業智財布局不足的問題,縱使政府完善鑑價機制,其所能獲得的價額仍然無法與國外新創事業相比。
更麻煩的是,國內對於智財仍然停留在國外早期的舊觀念,亦即只知道要爭取智財、掌握智財,至於如何有效應用卻毫無頭緒,以致於許多學校或研究機構即使擁有智財,卻只能孤芳自賞。此外,許多學校或研究機構即使成立育成中心或技轉辦公室,卻由於經濟規模不足、專業人才缺乏,以及法規的限制(例如對授權或是移轉國外業者的限制),以致於無法充分發揮智財的潛在價值。更嚴重的是,隨著國外開放式創新模式的興起與成熟,智財所扮演的角色越來越重要,台灣卻尚無法將智財與開放式創新整合。
罩門2:創業融資困難
對於無擁有智財的公司而言,難以獲得金主的青睞雖然不在話下,但擁有智財的台灣新創事業,卻一樣不容易獲得資金奧援,亦即就算年輕創業者滿腦子創意,也找不到資金援助,甚至有創投業者滿手是錢,卻找不到投資標的之畸形現象。台灣新創事業的資金活水不足,當然難以成長為瞪羚企業。
雖然政府有注意到此問題,因而運用政府基金(特別是國發基金)投入生技與文創產業各1百億元,科技部、經濟部(包括技術處與中小企業處等)、教育部(特別是過去青輔會改制的青年發展署)等單位也都有提供各種補助、獎助計畫,例如青年創業貸款、創業競賽、智財權質押貸款、信用保證、大專畢業生創業服務計畫(U-START 計畫),但是這些補獎助不但金額過低且限制過於嚴苛,以致於難以達成預期目標。
舉例來說,本人指導過的團隊曾獲得教育部U-START計畫50萬元獎助金,由於原定擔任董事長之成員的父母親反對,因此團隊想要推派其他成員擔任董事長,卻因為更換董事長此事無法獲得教育部同意,團隊最終只能放棄創業。此外,在實務運作上,由於受到重重審查機制的限制,創業之優惠貸款管道並不見得暢通,例如,自2011年至2012年的2年間,縱使政府大力支持文創產業發展,卻僅有40件獲貸案例(其中還包含大型業者)。
雖然政府提供融資管道,但由於限制過多且金額不足,再加上支援創業之新興金融商品明顯不足,使得資金取得困難,不見得有利年輕人創業。年輕創業者若欲改由民間獲得融資,其投入的產業卻不一定為金主或創投業者所了解,以致發生相當大的落差。這是因為台灣創投仍維持過去的投資模式,也就是有七成的創投基金集中在高科技與製造業,對於引領產業創新的Web 2.0電子商務、數位內容、文化創意產業和服務業的投資,除了電子商務之外,其他領域則低於2%,顯示出台灣創投業不僅生鏽還很落伍。
在取得資金方面有另一個值得重視的趨勢,亦即群眾募資(crowdfunding)平台的興起。美國的Kickstarter、Indiegogo、Quirky等平台不但提供年輕創業者嶄新的募資管道,更引發各國主管機關的配合與跟進,如英國已將群眾募資合法化,也出現Crowdcube、Seedrs等知名的股權型群眾募資網站,還透過租稅減免獎勵投資人投資新創事業。
如何強化年輕人的創業熱誠與協助創業者成長,創造出引領經濟成長的瞪羚企業,是政府責無旁貸的責任。除了學校要加強創業與高階智財教育之外,政府也應打破法規所設下的框框架架,特別是融資方面的法律,如此才能讓台灣年輕人將創意與創業及智財結合,進而發展出台灣的瞪羚企業,重新帶領台灣走向經濟繁榮。
【本文出自《能力雜誌》2014年5月號;訂能力電子雜誌;非經同意不得轉載、刊登】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