弱者可以贏,也的確會贏,而且次數常比你想像的多。致勝的關鍵就是不要去對付明顯強大且厲害的對手。而是要設法繞開、回避或略過他們,不是直接對抗。想贏就得如此。
戰爭是人類決定勝負的最後手段。政治學家伊凡.阿瑞根 - 托夫特在分析過去 200 年間超級大國和蕞爾小國間的每場戰役後,得出一些有趣的結論:
■當雙方使用常規戰術,較強的軍隊獲勝次數達 71.5%。
■當較弱的一方採用非傳統或游擊戰術,他們獲勝的比例從 28.5% 提升到 63.6%── 足足增加了 3 倍!
湯瑪斯.愛德華.勞倫斯是這個論點的最佳明證,他因為「阿拉伯的勞倫斯」之名而家喻戶曉。他領導阿拉伯起義,推翻一次世界大戰後試圖占領阿拉伯的土耳其軍隊。土耳其人有一支裝備精良的強大軍隊,而勞倫斯率領的貝都因人,則是一群目無法紀的烏合之眾。
在著名的亞喀巴戰役中,土耳其人預期在西部巡邏的英國船艦(支持阿拉伯起義)會發動攻擊。勞倫斯反而決定從東面進攻,帶領部下在盛夏時節穿過沙漠,艱苦跋涉地走完不可能的 600 哩路。在戰鬥中,勞倫斯成功殺死或俘虜超過 1200 名土耳其人,自己只損失 2 員,同時阿拉伯人占領了亞喀巴。
看輕外行人的迷思不只容易發生在戰場,同樣的原理也適用運動場上。關於這點的一個最佳案例是電腦工程師維韋克.雷那迪,他為了 12 歲的女兒安佳莉決定加入一支全國少年籃球七、八年級組的球隊。雷那迪決定擔任女兒球隊的教練,儘管他自己從來沒有參加過比賽。
雷那迪在印度孟買長大,17 歲移民美國。他從小看板球和足球長大。雷那迪不了解,為什麼美國籃球隊要先退到自己的半場,並且消極地等待對方球隊運球進攻,才要開始對付對手。相反的,雷那迪建議他的隊伍「矽谷金髮少女」隊──全是怪咖和程式設計師的女兒──應該有不同的打法。雷那迪懂得不多,所以他教女孩們打全場緊迫盯人,阻擋對方從邊線發球,或在 10 秒內帶球越過中線進攻。
當紅木市隊開始運用這種非傳統的方式贏得比賽,輸球的教練們火了。有人覺得雷那迪隊的女球員沒有用公平的方式對待 12 歲的對手,他們純粹只想從比賽中學習。雷那迪根本不予理會。
就像勞倫斯或阿拉伯人,他們不在乎正統軍事部隊怎麼看待他們,維韋克.雷那迪只是想贏球。出乎意料地,紅木市隊一路打進全國盃,並贏得前兩場比賽。他們在第三場輸了,因為他們碰到兩名裁判,只要他們阻擋對方球隊從邊線發球,裁判就判他們犯規。雷那迪被迫從全場緊迫盯人改打區域防守,他的球隊輸了。
阿拉伯的勞倫斯和紅木市籃球隊說明了,人類習慣高估先天優勢會有的影響。有時候,資源不如他人時,可能讓你更堅強。它會迫使你更加努力,如果運氣好一點,還更聰明。
更多本期內容請點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