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世紀的歐洲,海上貿易頻繁,然而因為沒有測量經度的精準技術,海難不斷。當時,包括牛頓、哈雷等著名的科學家,都無法解決這個難題,歐洲國家為此困擾不已。英國政府於是在1714年設立經度獎,結果在一百多個提案中勝出的,是英格蘭鄉下的木匠兼鐘錶工人哈里遜(John Harrison)設計的經線儀,它能以精準的三角測量方式定位,哈里遜因此抱走了15,000英鎊的獎金。這種集結眾意、解決問題的方式,在當時被視為極具創意之舉。現在,企業面臨劇變而複雜的環境,更需要集結跨領域的群眾,才足以解決愈來愈多的難題。本期雜誌的重點之一,即是在探討企業正關注的這股群眾力量。 然而,在運用群眾的力量時,要相當小心,不是將每個難題丟給群眾,解決方案就會源源而出。首先,必須先規畫好,哪一類問題給哪一類群眾。比方說,如果企業面臨相當先進和複雜的問題,卻不知道哪種技術可解決,即可用上述競賽的方式,常可獲得令人驚喜的解決方案(見〈創新伙伴滿天下〉)。如果問題的癥結相當明顯,涉及的利害關係人也很明確,企業領導人則應扮演群眾召集人,努力凝聚各方相關人士,成為一個社群,以解決問題。以聯邦快遞為例,為了運送捐贈器官用的活體組織,必須在分秒不差的情況下送達,因此它連結了安排手術時程的人員、病人、醫療器材供應商、聯邦快遞貨運,完成一次又一次的艱鉅任務(見〈社群解題力〉)。 從暢銷書《追求卓越》到《從A到A+》的出版可看出,人們不斷想追尋企業卓越的真正原因。是因為正確的策略嗎?做對了市場區隔嗎?偉大的創新嗎?用對了人嗎?這些因素都看似重要,但放在複雜的環境中,很難解釋各因素間的互動關係。本期雜誌的一項研究,試著不從企業採用的方法,而從它背後的思維,來分析企業卓越的原因。結果發現,卓越企業都遵循兩個原則。一是提升品質先於削減價格,一是增加營收先於壓低成本。在競爭激烈的情況下,企業很難抗拒用削減價格、降低成本,來立即增加獲利。這個研究提供的觀點值得深思(見〈A+企業的3個簡單法則〉)。 本期雜誌也探討促進組織學習與進步的一些力量。例如,員工每天都要決定要當「付出者」或「取得者」。「付出者」不求回報地貢獻,包括無私地分享知識等。但這與許多組織中鼓勵競爭、以求進步的風氣,是相牴觸的。其實,不必然如此。組織可以試著了解是什麼因素,讓「付出者」處於不利地位,並協助他們將此轉化為優勢(見〈互助造就組織成功〉)。 台灣企業現在面臨的難題,是如何在過度飽和的市場中再成長。目前,在競爭最激烈的零售業,已有業者成功地找到第二成長曲線,帶動了成長動能。本期雜誌帶您看看這些零售業者是怎麼做到的。...【閱讀全文】 |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