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4月3日 星期三

美術館為誰而開,又為誰而「閉」?


【跟我學日語—中級報】以插圖搭配句型文法說明,讓你不僅瞭解文法,更可輕鬆、愉悅地學會實用的生活日語。 【心靈小憩電子報】讓上網不再只是自我疏離,更期待對文學、藝術、音樂、電影...等的真誠書寫!
無法正常瀏覽圖片,請按這裡看說明   無法正常瀏覽內容,請按這裡線上閱讀
新聞  專題  理財  追星  社群  Blog  哇新聞  電子書  
典藏藝術網_首頁 典藏藝術網_今藝術
2013/04/04 573  訂閱/退訂  看歷史報份
直接訂閱
本期索引
□ 美術館為誰而開,又為誰而「閉」?
北美館不知從何時(想當然爾,被擋在「門」外的我及我們,自然無法得知細節)開始,流行起舉辦「閉門」的活動,動輒來個閉門研討會、閉門座談會。

□ 1934年,潛在歐洲與間接歐洲
不論是直接歐洲或日本殖民稜鏡折射出來的間接歐洲,在世界史的構造下,歐洲帶給台灣社會的衝擊,首先是資本主義的擴張與帝國主義的統治。

□ 幻城
在這些談話之中,反映了未來生活在太空中的人類,其實要處理或追求的不是科技的進步與外星生物的接觸過程,相反的,是在無限的時間與空間之中,人類如何面對自己,如何找尋存在的意義?
《典藏史作檉》
史作檉深度剖析:
接露藝術之美,
直至人生哲理的沉澱

找尋存在的意義~
 

 
本期精選

中央研究院歐美研究所副研究員 吳金桃

美術館為誰而開,又為誰而「閉」? top
文/中央研究院歐美研究所副研究員 吳金桃

這幾年來,北美館似乎是一直處在風雨飄搖中,先是館長的人選,難有適當的人擔任,有時就是當官的或者公務員來暫代職缺,有時位子還未坐熱,又被換了下來。去年底又爆發了威尼斯雙年展台灣館的外籍藝術家事件,引起了台灣當代藝術圈罕見的爭議及大動作,雙年展辦公室因此而被裁撤、主任被撤換。局外人很難看清這是場擁外力來搞內鬥,還是洋將的使用真的罪及至此(因為「威尼斯劇」尚未真正上演),然而這些事件及其後續的影響仍在持續地發展中,其中最引人遐想的是北美館最近吹起的「閉門風」。

北美館不知從何時(想當然爾,被擋在「門」外的我及我們,自然無法得知細節)開始,流行起舉辦「閉門」的活動,動輒來個閉門研討會、閉門座談會。「門」是個有意思的比喻,所謂「閉門」也者,門裡是北美館認可、受邀、握有通行證、可以參與(通常是相當少數)的一些人,而被擋在「門」外的,就是不受邀、甚至可能是不受歡迎的聽看「多」眾。至於,為什麼要關起門來說話,說給誰聽,目的為何,就只有北美館及主事的幾個人心裡有數了。

然而,「雞蛋再密也有縫」,顯然閉得了門,卻閉不了旁人之口。在執筆時,北美館正在進行有關威尼斯雙年展台灣館的一系列「閉門」座談會,而去年底更辦過有關謝德慶的「閉門」研討會,邀請幾位學者專家討論,而這些受邀者可再邀請幾位親朋學生前往(說穿了,無非是用老鼠會的概念來經營美術館的所謂「學術研討會」!)

本來,有些會議難免要關起門來討論,譬如評審之類,原也無可厚非,但作為公部門的機構,美術館責無旁貸地負有大眾教育的責任,與反對者溝通,讓北美館行事的理念能夠被理解,未嘗也不是大眾教育的一部分。如果說,有關威尼斯台灣館的諸事,曾鬧得沸沸騰騰,北美館想關起門來說話,諮詢專家學者的意見,雖不一定能認同,勉強還可以理解,但有關謝德慶的研討會,為何也必須要關起門來討論呢,就令人十分費解,尤其謝德慶去年3月在北美館的座談所掀起的一陣旋風,當天起碼有三百多人出席,座無虛席,顯現一般關心台灣當代藝術發展的視聽大眾,對於謝德慶這個主題有著濃厚的興趣,北美館利用納稅人公帑所辦的謝德慶研討會,為何一定要把這些熱情的聽眾擋在門外呢?何況,即使是「開門」的研討會,是否開放提問、開放的時間多久,也是主辦單位可自行訂定的遊戲規則,這些座談會、研討會的內容,真的不宜公開嗎?北美館在怕誰?怕什麼?防誰?防什麼呢?

全文未完,摘錄自【典藏•今藝術】四月號•247期。

 
FEATURE

歐洲重要嗎?

1934年,潛在歐洲與間接歐洲 top
文/龔卓軍 GONG Jow-Jiun

歐洲重要嗎?對於台灣而言,歐洲做為一種直接作用與影響的政經與文化實體,除了因為台灣在地緣位置上,處於歐亞大陸、日本與東南亞之間,形成各國船貨停泊轉運的要衝,致使荷蘭與西班牙在大航海時代對台灣西部的佔領與經營(1624-1662)之外,跨過漢人大量移民的明鄭時期(1662-1683)、清治時期(1683-1895),1880年代中期,中法戰爭期間法軍也曾短暫佔領基隆與澎湖。這是直接歐洲的具體形貌。到了19世紀末、20世紀初葉早期現代性的形成階段,由於甲午戰爭後〈馬關條約〉的簽訂與清帝國的割讓,日本由1895年展開對台灣的50年殖民,歐洲至此轉變為潛在與間接的存在,透過日本的完全統治與先前兩百多年中國文化界質的中介,歐洲現代性開始以日本為折射鏡的現身方式,作用與影響著台灣。但是,以台灣早期現代性的角度來看,若因為這種折射投影的現身方式,即以否定句來回答「歐洲重要嗎?」恐怕又過於簡化。

不論是直接歐洲或日本殖民稜鏡折射出來的間接歐洲,在世界史的構造下,歐洲帶給台灣社會的衝擊,首先是資本主義的擴張與帝國主義的統治。自19世紀,歐洲列強打開中國、日本與東南亞的門戶之後,台灣在1860年也在歐洲列強的壓力下門戶洞開。透過台灣的四個港口:基隆、滬尾(淡水)、安平、打狗(高雄),台灣逐漸進入世界經濟體系。台灣的特產:蔗糖、樟腦、茶葉,運銷到全世界各個角落,成為世界農業原物料的提供者。台灣在歐洲所雙重投影(資本主義/帝國主義)所形構的世界經濟體系內,慢慢走向資本主義社會。

日本的殖民政體構造,基本上具有間接歐洲的雙重投影性質。日本仿效歐洲帝國主義與資本主義的治理模式,在1895年統治台灣之後,實施田野、資源、人力、風俗的調查,將台灣納入日本帝國主義的體系之內。同時,也進行資源開採、生產積累、近代教育、改風易俗的種種現代化措施。台灣隨著日本國力的發展,經濟力量逐漸增強,也隨著日本政經軍事綜合體對佔領地區的壓抑與擴張,以被治理者的角色,將觸角伸往世界各地。

本文將透過這個被治理者的角度,選擇三位日治時期的女性:張李德和(1892-1972)、謝雪紅(1901-1970)、陳進(1907-1998),以她們的1934年做為一個時代切片,以凸顯潛在歐洲與間接歐洲的作用和影響。

1934年的三位台灣女性

為何選擇1934年?在這一年,42歲的張李德和,在1910年代歷經先後四年公學校的教職,並成為畫家陳澄波在嘉義公學校時的老師之後,此時辭去教職,在夫婿開設的嘉義「諸峰醫院」進行「嘉義產婆講習所」的衛生教育,同時於樓上的「琳瑯山閣」進行漢詩國畫創作,並於後院庭園「逸園」召引各路藝文墨客歡談雅集;同樣在這一年,34歲彰化窮苦工人家庭出身的謝雪紅,在1920年代參與了台中文化協會抗日活動、上海五卅反帝愛國運動、上海大學與莫斯科東方大學日本班的學習,回台後因涉及「台共」案,在日本台北地方法院被判刑13年;在同一年,27歲旅日求學的陳進,歷經1927年入選台展東洋畫部,與林玉山、郭雪湖合稱「台展三少年」後,這一年以《合奏》一畫成為第一位入選日本帝展的台灣東洋畫家,並在同一年返台任教於屏東高女,成為台灣第一位擔任高女教師的台灣女子。

這三位台灣的早期現代女性,容或不具「潛在歐洲與間接歐洲」的全面代表性,但是,之所以選擇三位,而不是一位,正是因為歐洲相對於早期現代台灣的潛存與間接狀態,首要特徵之一,便是歐洲是以片面的、破碎的、折射的、想像的整體性出現,而從來不曾有純粹整體的直接歐洲臨現於台灣。換句話說,台灣與歐洲的關聯,自早期現代開始,便帶有想像與投射的成分。另外,這三位台灣女性,雖然分別出生於19世紀末十年與20世紀初始十年,或許也不具有系譜上的確切意涵,但是,就階級、性別與國族,就民族主義、資本主義與帝國主義,就歐洲投影與中國(共產主義)與日本(帝國主義)而言,三位在文化與政治場域的實踐上,卻涵蓋了由左至右的光譜的兩極端點。

全文未完,摘錄自【典藏•今藝術】四月號•247期。

 
優惠推薦
 
幻城 top

作者:王大閎
譯者:王秋華

這不是一本你所認為的「科幻小說」,卻是把你從想像的世界帶回人間,思索與體會人生所有美好感受的寓言。

在這些談話之中,反映了未來生活在太空中的人類,其實要處理或追求的不是科技的進步與外星生物的接觸過程,相反的,是在無限的時間與空間之中,人類如何面對自己,如何找尋存在的意義? read more

     
訊息公告
人民幣保單 後收型來了
人民幣保單火紅上路,業者不約而同瞄準投資型保單。保險公司在一片「前收型」浪潮中,逆勢推出「後收型」保單,讓要保人有更多錢可用於投資。

溫昇豪 都會男聲
溫昇豪在第二屆men's uno模特兒大賽時就嶄露頭角,轉戰銀幕演出眾多戲劇作品後,這次在偶像劇《金大花的華麗冒險》中的插曲〈何苦〉,終於圓了他想唱歌的夢。
 

其他相關新聞請見典藏藝術網  聯絡e-mail:service@artouch.com 廣告刊登:02-2560-2220 ext.310

本電子報著作權均屬「聯合線上公司」或授權「聯合線上公司」使用之合法權利人所有,
禁止未經授權轉載或節錄。若對電子報內容有任何疑問或要求轉載授權,請【
聯絡我們】。
免費電子報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權聲明 | 聯絡我們
udnfamily : news | video | money | stars | paper | reading | mobile | data | city | blog | job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您或許對這些文章有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