傾身向前傾聽,如同家人一再叮嚀,
二十七年來以院為家的黃呂津醫師,
奉獻一生,將病苦人疼入心,
沈靜寡言、真心相待的身影,
永留病人心中。
「有睏飽沒?」「有吃飽吧?」「肚子還會痛嗎?」這些對病人的招牌問候語,花蓮慈濟醫院肝膽腸胃內科病房護理人員聽久都會背了,今日卻遲不見主角出現。
八月八月凌晨一場車禍,硬生生將你帶走,來不及向大家道別。在慈院二樓內科檢查室,一大早氣氛異常低迷,當肝膽腸胃科主任胡志棠對眾宣布噩耗,醫師們心情沈重,難以接受;然而龐大的工作量催促大家向前,雷尉毅醫師繼續帶隊到銅門部落進行IDS巡診服務,技術員劉金娥打開所有機器運轉,靜待各個主治醫師做超音波、胃鏡、大腸鏡等檢查。專師吳雅萍難過地說,前一天才看著你查房,怎麼闔個眼、你就已消失世間……
奉獻花蓮,念舊與重情
一九八六年八月花蓮慈濟醫院啟業,與臺大醫院建教合作,次年七月,王正一教授指派你前來支援,那時你已升上臺大第五年住院醫師。
詢問王教授當初為何選上你?他答,在內科四位總住院醫師中,你沈靜、善良,做事認真,與慈濟氣質頗吻合,就這樣從三十一歲那年,在慈院篳路藍縷最缺乏醫師的時候,開啟了與花蓮的深緣。
二十七年來,把全部青春和精力都奉獻給這塊土地,從黑髮做到白髮。你低調、寡言,總是安靜地來,查閱電腦病歷、帶領專師巡房、探看病人後,又靜靜離去。
十三年前因採訪與你結識,病房內的護理人員都喊你「呂醫師」,那是因早期腸胃科有三位黃醫師,一喊三人全回頭,為了區別,大家取中間字稱呼你;而內科檢查室人員和同科醫師,則習慣喊你「二哥」。
「二哥」在檢查室內有一隱密辦公室,窗前的桌上擺放著一本桌曆和一個有蓋玻璃杯,杯內水尚未喝完;桌底下留有一雙包著防護套的藍白拖,那是你為病人做檢查時會換上的。杯子據說是從你來慈院用到現在,二十七年了,從日常物件看到你的節儉愛物。我想,與其說你簡約,倒不如說是念舊與重情。
呵護傾聽,疼病患入心
二○○八年五月四川發生汶川大地震,你首度參加海外賑災。在那一週的義診服務中,你與洛水鄉親結上很好的緣;當要離去時,有位為你翻譯方言的小志工,還追上車去親吻你的額頭,讓你熱淚盈眶。
那年冬令發放,你又選擇去四川,就是想再看看那群小志工;隔了一年,你又去四川,不知情者還以為你那邊有親人,其實是放不下那一分情啊!
你曾跟我分享,有一年冬天,你買了好幾條圍巾和好多雙手套寄去四川,就是不忍那群小志工凍著。你雖終身未婚,卻無礙於父愛精神的自然發抒。
對於花東義診,沒有家累的你同樣是跑第一。東區慈濟人醫會總幹事林永森說,你每回參加義診都笑容滿面。十多年下來,你跑遍偏遠地區,若加上早年跟隨上人進行冬令發放暨巡迴醫療,次數更是可觀。那屈膝蹲下,與年長者幾無距離的近身接觸,令人印象深刻。義診現場、醫院診間,你或彎腰聽診、或按壓腹部找尋疼痛處,細膩動作中都可看出醫者的溫柔心。
常陪同病人看診的志工蘇足說,你問診仔細,碰到腸胃不好的人,還會叮嚀少量多餐、要飯水分離,且不斷說明用藥方式;遇有獨居年長者,還要對方重複一次,有時不放心又會追出診間外再交代一遍。
對於B肝帶原或肝硬化患者,超過期間沒來做追蹤檢查,你比他們更緊張,甚至親自打電話通知。為病人進行超音波檢查,必須塗上涼涼的潤滑液好滑動探頭,你都刻意把空調調高兩、三度,操作前將掀開衣服,還會輕聲對病人說:「歹勢,會冷喔!」
就是這樣視病如己,才讓病人聽到你車禍驟逝的消息,便忍不住號啕痛哭。在花蓮慈院助念堂,不時有病人前來你的靈位致意。因看病與你結識二十三年的梁阿姨每天報到,醫病關係已昇華如母子;梁阿姨看到你隻身長住花蓮、以院為家,常會拿東西給你吃。如今望著遺照,她忍不住感慨:「我被看病的人都還活著,怎麼你當醫生的人卻比我先走呢?」
住在萬榮鄉西林部落的謝二妹,十幾年來的腸胃問題,也是給你治好的。女兒楊秀花以前是腸胃內科的護理同仁,現已轉任社區健康中心服務,「過去母親一打噴嚏就滲便,看遍花蓮的醫師仍難以根除;那種痛苦不僅影響了生活品質,也自覺很沒尊嚴。很感恩『呂』醫師!」
楊秀花每回看到你,都喜歡與你開玩笑。「『呂醫師』雖然害羞、靦腆,卻十分有禮!」原住民純真天性使然,讓楊秀花很敢與你親近,你們的共同話題還有慈濟人醫會,慈濟每年都會去西林部落義診,她也一定參與。這次你出事的消息,令她震驚不已,當轉述給母親聽時,母親還大罵:「晚上不睡覺,跑出去幹什麼?」那是出於慈母的心痛,將你當成兒子一樣看待啊。
志為菩薩,相約在慈濟
除了臨床外,你也認真於教學。實習醫師時代就來到花蓮慈院接受訓練的林振雄醫師,提到恩師驟然離世幾度哽咽,在他心中,你就像老派的「紳士」,持重、沈穩,他相當傾慕。「大家都講老師木訥寡言,但其實老師話不少,只是要找到對的人、時機和地點,否則不輕易高談闊論。」
隨著年紀漸長,你體力稍有下滑,作為學生的他,也願意幫忙,如利用十二指腸鏡取膽結石,他做起來更順手就會代勞。提起你那部開了二十多年的老爺車,林振雄說,很多英國老紳士也都喜歡駕著老車,沒有安全氣囊並不是問題;只能說是命中注定,在那一刻就讓你碰上了!
比較心疼的是你一直過得很孤單,內心也很孤獨。相對而言,同樣是四川與河北賑災團員的黃秋良師兄,就能扮演鼓勵的積極角色,他導引你往志工的方向走,讓你視野變大、心胸變寬,個性也不再那麼拘謹。
二○一二年初,你受證成為慈誠隊員,法名「本穆」;接下來你又參與「法譬如水」經藏演繹,比著不擅長的手語,雖然過程磨人,幾度令你想放棄,但堅持下去的成果豐碩。看著站在臺上的你有模有樣地比著手語,又在〈開經偈〉和〈讚佛偈〉中手捧佛像莊嚴走位,脫胎換骨,完全變了一個人。
這種改變是好的,你性格開朗了,也常面露微笑,與同事相處更加融洽。就在一切好像步上坦途之際,卻遭遇了不幸,所有與你相識和有交集者,至今都還難以相信。多麼想再看看你靦腆的一笑、聽聽你輕柔的聲音,只是,哭過、擦乾淚水後,還是要理智地祝福你早日乘願再回。
八月十五日院方為你舉辦追思會,最後全體合唱你最愛的「外婆的澎湖灣」為你送別,不知你是否已接收到?
我還沒有真正看過穿上慈誠隊服,立於精舍山門站崗、迎接訪客的你;也沒見過在急診室推床,擔任志工遞送病歷的你:但在慈濟的大圓跑道上,只要有緣,一定還會再相逢。黃醫師,一路好走,祈願你早日歸來,接續未了的菩薩志願。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