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世界報》以「中國式大發展 在廣州仍沒停歇」為題,報導記者眼中從1994年至今的廣州。
20年前廣州人口約600萬,如今已是兩倍。許多外來移民在這裡工作、生活、消費,住房數量翻了一番,老城外不斷出現新社區。即使在「舊」廣州,從前的街道很多也已面目全非。騎自行車的人幾乎不見了,人們匆匆踏進新建成的地鐵站,或鑽進私家車。城市顯得更加安靜,不再那麼混亂。
如今,許多標識牌不僅標有中文,還有英文,街道上聚集了各國的商人、遊客、外國人迫切想更深入認識這座城市。著名建築師扎哈•哈迪德為這個城市設計了歌劇院,對面則是外國建築師參與設計的廣東博物館新館和廣州塔。
德媒認為,這個中國南方最大的城市,不想再站在北京和上海的影子下,對於西方的影響,廣東人積極地面對,它的口號是「更高,更快,更遠」。
妥善規劃 借力亞運增進發展
1998年,廣州市委、市政府意識到,實現城市面貌的變化,首先需要增強城市的經濟實力,廣州轉變經濟發展刻不容緩。為實現這個目標,廣州動起來了。廣州從原來以輕工業、加工業和服務業為主逐步轉變為輕重工業協調發展、現代服務業增長迅猛、核心企業競爭力不斷增強的國家級中心城市。
當然,廣州近年來快速發展,不可或缺的其中一個動力就是2004年的亞運會,借力亞運,廣州城市建設至少加速了10年。廣州市府人員表示,「當時我們堅持把廣州亞運場館建設與城市發展布局結合起來,在場館建設上提出在每個區、縣級市都建一個亞運場館,並圍繞場館比賽功能預留其他多種發展功能」。
事實上,廣州亞運城的規劃建設本身就是一個創新。著眼於廣州發展布局,廣州市把亞運城的建設與「南拓戰略」實施結合起來,同時擴大發展地鐵,堅持以場館建設帶動周邊地區發展,按照「政府主導,成片開發,完善配套,整體出讓」的模式,把亞運城規劃建設成為一個集體育、文化、會展、旅遊、商務於一體的大型綜合社區,規劃出能居住100萬人的廣州新城開發建設,奠定下基礎。
籌辦亞運前後,廣州一邊顧經濟轉型,一邊顧慮環境建設,先後搬遷珠江水泥、廣州造紙等一大批高能耗、高污染的企業,大力支援汽車、電子資訊、石化、先進裝備製造業等支柱產業,積極推動現代物流、金融保險、商務會展、資訊服務、科技服務、文化創意、服務外包和總部經濟的發展,努力發展綠色經濟。
產業再升級 抓緊機會起飛
當時廣州借舉辦亞運之東風,提升城市形象,改善投資環境,促進經濟發展。亞運後,更妥善利用這些建設,將城市發展更完善,成為中國大陸第三大城市。
如今,廣州市有了完善的基礎建設、產業發展,同時也具備穩定的金融發展條件。更期待以產業促進金融發展;金融引導產業發展,讓廣州成為更完善的國際城市。
隨著現代化城市的不斷發展,廣州也全面開始實施「智慧廣州」戰略,著力打造新設施、新應用、新產業、新技術和新生活。試想有一天在廣州城市裡隨時隨地可以接入高速互聯網,每個居民和企業擁有自己的個性化服務,生活將變得更加便捷、智慧。
【完整內容請見《兩岸商情》月刊2014年7月號】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