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處中國大陸中原腹地的河南鄭州,素有「中國鐵路心臟」和「中國交通十字路口」的美譽。這座河南的省會城市,擁有亞洲最大的列車編組站鄭州北站,和中國最大的零擔貨物轉運站鄭州貨運東站,以及亞洲唯一運行時速350公里的高速鐵路十字樞紐站鄭州東站。
然而,當地並不滿足中國鐵路交通重鎮的地位,積極推動航空港經濟區的建設,目標是未來十年,變身為航空都市及國際航空貨運樞紐。
隨著大陸經濟快速發展,每年大幅增長的航空客運、貨運以及各地紛紛啟動的機場新建、擴建,都顯示著各地對航空經濟的渴求。資料顯示,截至2013年,大陸共有57個城市依托50個機場,規劃了58個臨空經濟區;最終,鄭州脫穎而出,其航空港經濟綜合實驗區成為大陸首個上升為國家戰略的航空港經濟發展先行區。
為什麼會選擇鄭州?鄭州航空港經濟綜合實驗區負責人指出,能夠成為大陸首個上升為國家戰略的航空港經濟發展先行區,得益於鄭州十省通衢的地理中心位置、競爭力強的航空貨運基礎、便捷的空陸聯運體系,以及開放度高的新鄭綜合保稅區。
大陸最繁榮的城市、最忙碌的機場,第一首選當屬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三大經濟區的中心城市,北京、上海、廣州。然而,以這三座城市為中心,半徑1000公里劃一個圈,幾乎都只有一半是陸地,另一半是海洋。而作為大陸中部新興崛起的中原經濟區中心城市鄭州,這個圈內全是密集人口的陸地,一個半小時航程可覆蓋大陸2/3主要城市和3/5人口。
鄭州新鄭國際機場是大陸八大樞紐機場之一,開通航線129條,其中國際地區客運航線14條;貨運航空公司已達15家,開通貨運航線24條,其中國際地區貨運航線20條;客運通航城市79個,貨運通航城市25個。截至2012年底,年旅客吞吐量1200萬人次;貨郵吞吐量15萬噸。在這一年,大陸民航旅客和貨物吞吐量同比增長9.5%和3.6%,而鄭州機場的增長分別高達到15%和47%。
2012年,大陸中部第一家綜合保稅區鄭州新鄭綜合保稅區成立,包括富士康、中外運、海程邦達等多家電子製造和物流企業入駐;當年累計完成進出口報關單12.7萬票,進出口總額在大陸31個綜保區中排名第二,在110個海關特殊監管區中排名第五。僅該區的進出口貨值,就占據了河南全省外貿進出口總額的55.1%;同時,也成為河南首個超過千億元人民幣的產業園區。
隨著中原經濟區在大陸產業轉移大潮中快速崛起,依托航空物流而集聚的電子資訊、精密製造、光學材料等產業,正加速向河南轉移。
對於未來的發展,鄭州航空港經濟綜合實驗區有著明確而宏大的目標。根據該區2013-2025年發展規劃,到2017年,實驗區基礎設施、公共服務、產業體系初步形成,主要功能區開發建設初具規模,航空港經濟發展初見成效;機場二期工程建成使用,國際航空貨運能力大幅提升,連接實驗區內外的主要交通通道基本建成;航空設備製造維修、與航空關聯的高端製造業和現代服務業快速發展,集聚一批具有國際競爭力的知名品牌和優勢企業,航空港開放門戶地位基本確立;市政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設施支撐有力,航空都市框架基本形成。
到2025年,鄭州航空港經濟綜合實驗區將成為「大樞紐」-航空貨郵吞吐量達到300萬噸,躋身全大陸前列,國際航空貨運集散中心地位顯著提升;擁有「大產業」,也就是形成創新驅動、高端引領、國際合作的產業發展格局,與航空關聯的高端製造業主營業務收入超過10000億元;建成「大都市」,營商環境與國際全面接軌,建成進出口額達到2000億美元的現代化航空都市,成為引領中原經濟區發展、服務中國、連通世界的開放高地。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