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李克強:不該管的事 放給市場 | 記者何蕙安/綜合報導/經濟日報 | 大陸國務院總理李克強20日在首次國務院會議上表示,政府應把不該管的微觀事項堅決放給市場與社會,該加強的宏觀管理切實加強,讓市場充分發揮能動性。 經濟學博士出身的李克強對於大陸未來經濟發展的基調愈來愈清晰,「把錯裝在政府身上的手,換成市場的手」,給市場與社會更多空間,都意味著讓中國經濟重回市場軌道。 人民網報導,李克強周三召開國 ......  | |  | 大陸外匯占款增量 兩年新高 | 記者劉永祥/綜合報導/經濟日報 | 中國人民銀行最新公布的資料顯示,今年1月份央行外匯占款增加人民幣3515.06億元(約新台幣1兆6,835億元),該新增量創下了自2011年4月以來的新高。 顯示短期內大陸面臨較大的資金流入壓力,今年整體的跨境資金流動格局仍具較強波動性,需警惕國際資本流入逆轉的風險。 外匯占款是中央銀行及商業銀行收購外匯資產而相應投放的本國貨幣,統計上,分為央行外匯占款及央行與金融機構全口 ......  | |  | 雙強結盟 重建大陸產能重鎮 | 記者曾迺強/綜合報導/經濟日報 | 產能曾達到全球半數以上的大陸太陽能產業,在市場龍頭尚德宣告破產後,同業紛提倡產業鏈合作、加速開發大陸國內市場等措施,要以「產能優化、產業升級」的發展模式,重回全球市場產能重鎮。 新華社報導,2002年開始,大陸太陽能產業以每年平均30%速度遞增,在最繁榮時,全球最大15家太陽能企業中,就有10家來自大陸。 大陸另一家太陽能產業巨頭英利綠色能源公司,與全球四大多晶矽 ......  | |  | 兩岸集裝箱運價指數 明年發布 | 大陸新聞中心/綜合報導/聯合報 | 福建省交通運輸廳港航局表示,廈門港與上海航運交易所日前簽訂廈門口岸航運市場規範協調和指數開發工作合作協議,由雙方共同編製的「海峽兩岸集裝箱運價指數」預計將於明年年初發布。 新華社報導,目前,閩台間已開通集裝箱班輪航線9條,10家班輪公司的12艘船舶參與經營,年吞吐量超過70萬標箱,約占兩岸海上直航集裝箱吞吐量的三分之一;散雜貨年吞吐量達2200萬噸。按照計畫,明年年初 ......  | |  | 撐7年 寧夏陽光破產 | 記者曾瑋琳/綜合報導/經濟日報 | 大陸太陽能企業陸續傳出虧損、破產,紅極一時的太陽能企業將如何繼續發展備受關注。 繼尚德電力宣告破產後、太陽能龍頭賽維集團也估計去年虧損人民幣35億元(約新台幣158億元),此外,江蘇陽光集團也宣布旗下子公司寧夏陽光破產,金融時報預言,尚德破產事件為大陸太陽能電池板生產商前景惡化的象徵。 過去幾年,政府曾大力扶持發展新興能源,光伏企業可擁有國有銀行廉價信貸,許多 ......  | |  | 人行正回購 五周收5兆 | 記者劉永祥/綜合報導/經濟日報 | 中國人民銀行昨(21)日再度進行人民幣480億元(約新台幣2,304億元)正回購,連續第五周透過公開市場操作收緊市場流動性,累計凈回籠資金人民幣1兆110億元(約新台幣4.8兆元)。 分析人士認為,雖然資金面整體仍無憂,但大陸央行的主力操作由逆回購轉向正回購,顯示出資金面出現轉折。另有市場人士指出,改變逆回購為正回購是方向性的變化,值得重視。 瑞信香港董事總經理陳昌華稱, ......  | | | | |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