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所知最早的西藏曼荼羅訂於3月14∼23日荷蘭馬斯特里赫特第27屆歐洲藝術博覽會(TEFAF)展出,推出此展品的Rossi & Rossi已有長達40年的經營史,專擅印度及喜馬拉雅藝術,並聚焦於古代及當代的西藏藝術。 展出之公元11世紀〈金剛界曼荼羅〉(125×125公分),其特出之處不只是非常稀罕且年代很早,還在於其龐大的尺寸,其自1980年代便在歐洲私人收藏中,並先後於2003、2004年假美國芝加哥藝術中心(The Art Institute of Chicago)和華盛頓特區史密桑尼恩機構中的沙可樂美術館(Arthur M. Sackler Gallery)巡迴的「喜馬拉雅:一種美學的躍進(Himalayas : An Aesthetic Adventure)」特展展出,並且收錄進眾多的著錄之中。圓形的曼荼羅在印度教和佛教是精神性的象徵,代表著宇宙,並且用作觀想和傳法的工具。 此一重要且複雜的曼荼羅例子代表著金剛界,五方佛以印度怛特羅教派的方式安排於其中。最基本的特色是位居中央充滿裝飾和象徵的宮殿,其中端坐一位由金剛杵和火焰圍繞身光所保護的毗盧遮那佛,其於四方佛各自有一邊四位、共16位金剛薩埵所圍繞,內部宮殿的角落則分據四位女神,內外宮殿的牆壁之間另有四組,外牆門邊則有護法守衛。唐卡最底部左側繪有喇嘛和四位供養人。此曼荼羅可能是最早以繪畫呈現佛教象徵主義、印度觀念和美學的範例,這些佛教和印度的內涵分別於8∼9世紀和11∼14世紀由梵文經典傳入西藏。 17世紀晚期∼18世紀早期蒙古〈鎏金銅金剛薩埵與明妃像〉(高25公分),臉部五官及頭髮上施以彩繪,屬於蒙古札納巴札爾(Zanabazar)派風格中上乘的作品,品相極佳,尊像包含原來的底座,且從未被打開過。此像的題材為蒙古作品中僅見的例子,在金剛乘中十分重要。此像呈金剛薩埵擁抱著雙手雙腳環繞其身的明妃,端坐於仰覆蓮瓣座上。金剛薩埵通常單獨出現,故此像為罕見的例子。兩神祇相互的擁抱與注視透露出一種溫柔,兩者的結合暗喻著怛特羅冥想後期望的結果。其他雙修像中的明妃通常很微小,此像則顯得較為平衡。 札納巴札爾(1635∼1723)是一位十分重要的藝術家,並且也擅長政治、工程和文學,如同文藝復興時期大師達文西一般。他的造像靈感來自西藏寺廟中所收藏與崇敬的尼泊爾中部和印度東部的神像,而身為偉大並且具創新能力的大師,札納巴札爾將之重新改造並注入新的生命力。雖然他畢生之作似乎完全不見,但仍有少數塑像被認為由他所作。此像鎏金富厚、模塑精細──輪廓線條流暢、細節裝飾仔細,賦予了佛像一種自然與充滿活力的感覺,正是札納巴札爾風格的極佳範例。 全文未完,摘錄自【典藏•古美術】三月號•258期 |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